


改革封閉辦學模式,大力推進校企合作;改革單一的政府投資模式,積極建立多元投資辦學機制;改革職業院校管理體制和機制,切實增強辦學活力;抓好職業教育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設,帶動職業教育辦學水平提高;構建開放融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升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的能力。2008年以來,河南省緊緊圍繞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這一主題,大膽探索,先試先行,積極開展改革試驗,創新職業教育體制機制,形成了“三改一抓一構建”的發展思路,強力推進職教攻堅。
201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全國率先出臺了《河南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試行)》,打開了改革辦學模式、推進校企合作的新局面。先后建立省校企合作促進委員會和15個行業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加強職教集團建設,先后成立了62個行業型、區域型的職教集團,推動職業教育向集約化、規模化、緊密型方向發展。省財政每年專門列出專項資金,表彰和獎勵校企合作成效顯著的行業、企業和職業院校。
河南省積極改革單一的政府投資模式,建立了公辦民助、民辦公助、股份制等多元投資辦學機制。如許昌市政府鼓勵行業、企業、社會力量投資職業教育,按照BT模式(即“建設——移交”)和BOT模式(即“建設——經營——轉讓”),建起了嶄新的許昌護理學校,許昌技師學院,許昌電氣職業學院,實現了辦學主體多元化和辦學形式多樣化。
近年來,河南吸納社會資金40多億元,催生出各具特色的民辦職業院校263所,在校生達23.6萬人。
探索改革公共資源的供給機制,實行省屬中職和高職高專生均財政撥款預算改革,依據在校生規模和就業質量,按生均標準撥付教職工獎勵性績效工資和公用經費,有效提高了財政經費的使用效益。
目前,河南省已在中等職業學校建立了以國家免學費、國家助學金為主,以校內獎助學金和學費減免、頂崗實習等為輔的較為完善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2008年至2014年春季學期,河南省累計發放中職學生資助資金70億元,資助學生918.9萬人次。年平均資助金額約為10.8億元,年平均資助人數約為143萬人次。從2015年秋季學期起,河南省將對各類中職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在校生全部免除學費。
實施河南省職業教育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設行動計劃,2012年至2014年,在全省重點支持100所左右示范職業院校和200所左右特色職業院校建設。建成一批服務能力強、辦學條件好、教學質量高、特色鮮明、發揮骨干、示范作用的職業院校。以建設具有品牌效應的示范院校、特色院校和職業教育園區為抓手,促進全省職業院校結構再優化。
——摘自《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
借鑒國際職業教育先進經驗,積極引導和推進職業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河南在37所中職學校開展了德國“雙元制”模式的本土化實驗,共舉辦“中德班”74個。按照校企人員“主編1+1、編者1∶1”的構成,組織編寫了一批校企合作精品教材,打通了校企合作的“最后一公里”。
積極構建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體現終身教育理念、職業教育特點,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外部開放、橫向融通、縱向貫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黃淮學院、黃河科技學院入選教育部應用科技大學改革戰略研究試點,許昌學院等1 5所本科院校列入河南省轉型發展試點學校;“文化知識+職業技能”招生考試改革有序推進,全省77所職業院校實行了“單獨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每個院校的部分專業實行了“文化知識+職業技能”的考試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