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信 張少飛
(山西省陽城縣畜牧局,山西陽城048100)
2014年年底生豬價格低迷的原因及分析
劉國信張少飛
(山西省陽城縣畜牧局,山西陽城048100)
摘要:目前,消費旺季雖已來臨,但豬市延續了2014年的疲軟態勢,這導致養殖戶虧損嚴重,壓欄現象普遍,打破了豬市規律;當前養殖戶出欄積極,豬市短期內上行乏力。預計未來的生豬產業將進入微利時代。
關鍵詞:生豬價格;養殖虧損;生豬產業
歲末年初,天寒地凍,按照往年的情況,應當已進入傳統的豬肉消費旺季,豬價也應步入上行通道;但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豬價仍是不溫不火,局部地區雖有了上漲跡象,但反彈動力明顯不足,具體情況如下。
2014年以來,全國的生豬市場長期被低迷氛圍所籠罩,雖然在五六月份出現逆市反彈,八九月份也有一波上漲行情,但都是曇花一現,未像人們預期的那樣,隨著產能下降和中秋、國慶的節日效應而進入上行通道,反而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入冬以來,更是再度陷入“旺季不旺”的尷尬境地。
據調查了解,從10月份開始豬價就步入了新一輪“磨人”期,看似要漲,卻又堅決不漲,進入12月份后更是出現“開月跌”;此后,雖然市場上的豬肉需求量在逐漸增加,但并未像往年一樣起到明顯的拉動豬價上漲作用,只是緩和了豬價下跌的幅度。
12月中旬以來,隨著冷空氣來襲,氣溫驟降,多地迎來大雪天氣,預示著真正進入寒冬時節。然而,傳統消費旺季的來臨未使慘淡的生豬市場旺起來,反而帶來新的一輪降價潮并很快從東北向南方擴散。
據農業部定點監測,12月份第一周全國活豬平均價格為14.00元/kg,與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12.4%;全國仔豬平均價格為20.66元/kg,同比下降20.2%;全國豬肉平均價格為23.06元/kg,同比下降8.5%;相關監測數據顯示,12月末全國豬市仍然延續了疲軟態勢,目前大部分地區瘦肉型生豬的出欄價為13~14元/kg;截止到12月24日,黑龍江、重慶、河北、遼寧等地區跌幅明顯,四川豬價略有下滑,河南、甘肅、陜西等地暫時企穩。
在最近舉行的第二屆豬產業鏈市場風險預警年會上,業內人士給出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出欄肉豬年度均價為12.66元/kg,較2013年的14.3元/kg下跌11.47%;2014年全國仔豬年度均價為19.92元/kg,較2013年的25.13元/kg下跌20.73%;2014年全年養豬平均盈利水平為-158元/頭,打破了之前2006年年平均虧損22元的歷史紀錄。由于全年整體價位明顯低于2012—2013年,使整個行業處于嚴重的虧損狀態。
在養殖業嚴重虧損的同時,屠宰行業的經營狀況也不樂觀。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的屠宰量為1 971.54萬頭,同比下跌0.71%,從2014年6月份開始,屠宰量的同比一直為負。屠宰企業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出來后,連雙匯都著急了,召開新聞發布會宣稱要轉型,目前不少屠宰企業都處于去庫存的階段;同時由于市場銷量不佳,各地屠宰企業為確保2014年預期利潤,都會控制原料成本,因此近期壓價動作頻繁,也造成了豬價的被動下滑。
2014年生豬養殖環節虧損大,虧損時間長,下半年的生豬產能也在不斷下降,因此,不少養豬的朋友認為2014年冬令的傳統消費旺季和節日效應將大幅提升豬價,因而都在期望豬價提升后買個好價錢來填補虧損。然而,冬至過后,豬價并未上漲,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業內人士分析,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大家都熟知的生豬供應量仍高于市場需求量。雖然從數據上看,能繁母豬的存欄量在不斷下降;在生豬存欄方面,豬價的下跌使養殖戶退市或轉型的情況從未停止,但生豬價格卻未能扭轉下滑的趨勢,原因是2014年壓欄現象較為普遍,打破了豬市的常規運行規律。據調查,現在豬價不上漲跟2014年養殖戶始終存在的壓欄心理有關,而養殖戶辛辛苦苦地養豬,不想虧損也是正常。由于之前的五六月份豬價淡季逆市反彈,當時幾乎所有的預測都認為豬周期拐點已到,下半年肯定是一個好行情,諸如“豬價上漲看第四季度”、“豬價上漲在12月”的輿論導向太強勢,加之年底又確實是豬肉的消費旺季,養殖戶們受輿論引導或者期待消費旺季豬價上漲,普遍看好“十一”至元旦之間的豬價,大家都咬牙堅持。據了解,目前很多地區生豬壓欄嚴重,且出欄豬平均體重多在150 kg以上,而壓欄是微利模式導致的。現在全國大部分地區豬價在12~14元/kg之間,而150 kg以下的豬料肉比一般在3.5︰1左右,錢肉比還在6︰1以下,所以隨著飼料成本下降,壓欄現象越發普遍。因此,目前市場豬多不僅僅是指飼養數量多,壓欄豬體重大也是導致豬肉增量、市場供大于求的原因之一。
有業內人士表示,長期以來,豬價低迷,原因往往會歸咎于供大于求,但近年來,規模化養殖企業的崛起,改變了生豬市場的供給節奏和格局,也悄然改變了“豬周期”,目前豬市已經很難用常規的推測方法來預測,壓欄1個月甚至2個月的豬場屢見不鮮,完全已經打破了豬的出欄計劃。豬市極其復雜,任何一個養殖場(戶)都不可能知道真實的消費情況和市場供求關系,屠宰企業卻有多種途徑進行調控。因此,養殖場(戶)始終處于被動弱勢的地位。
冬季本是豬肉的傳統消費旺季,南方地區歷來又有腌制臘肉和灌制香腸的習慣,加之元旦、春節因素的疊加效應,因此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帶動豬價的快速攀升,可2013年這個延續多年的規律被打破。2014年本應是拐點之年,豬價應該進入上行通道,可直至當前全國豬價仍然走勢偏弱,進入12月份后,豬市在“開月跌”后又陷入跌價潮,養殖戶再次在保本線上苦熬。因此養殖戶的心理預期被打破,開始陸續出欄壓欄豬;還有的養殖戶對當前低迷的行情徹底絕望,對未來豬價不再有所期待,甚至清欄歇業,這都導致短期內出欄量增加。
另外,需求不及往年也制約著豬價的上行。每年冬至前后是南方地區腌制臘肉和灌制香腸的時期,但在經濟疲軟的大環境下,加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習慣改變,南方不少地區的臘肉制作量較往年減少一半甚至更多,這也嚴重影響著對豬肉的需求量,導致當前豬價走勢以窄幅震蕩呈現。
針對未來豬價走勢,業內人士表示,新一輪上漲周期或將來臨,不必過于悲觀。當前盡管壓欄豬大量上市,使需求增加的效果打了折扣,但畢竟已進入嚴冬,豬肉消費仍在微幅上漲,且隨著后期惡劣天氣影響,將使長途運輸受阻;加之元旦、春節的相繼到來,消費需求必然增多,將對豬市形成有力提振,預計后期豬價將呈溫和上漲態勢,養殖場(戶)將擺脫虧損;但從總體來看,未來生豬產業將進入微利時代。
從生豬產業近幾年的行情看,2012—2014年國內生豬市場格局調整動作明顯,豬市行情由旺轉淡;2012年國內生豬市場供需層面相對平衡,豬價全年走勢穩定,淡旺季特點鮮明;2013年豬價波動幅度較大,一年之中的比較差高達5.54元/kg,年底市場豬價“旺季不旺”現象初現端倪;而到了2014年,市場一直被需求不振的氛圍所籠罩,豬價持續低迷,全年整體價位明顯低于2012—2013年。對于即將到來的2015年,業內普遍認為,目前生豬市場已經出現輕微反彈跡象,預計2015年市場行情相對樂觀,有可能進入已經被延遲的新一輪上升周期。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2014年整個生豬產業行情慘淡的情況下,過剩的母豬產能基本淘汰完畢,因此2015年生豬存欄量較2014年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且下降勢頭有可能持續至2015年底。由于2015年全年處于新周期的上漲期,預計2015年的生豬供需缺口有望從年初的基本均衡一直擴大至2015年年末的10%以上,其對應的豬價可能是2015年上半年走出虧損,保持在成本線附近微利狀態,下半年將會有相對大的反彈,而此輪豬周期的高點則可能出現在2016年。但從總體來看,由于規模化養殖快速發展和中小散戶逐步退出,生豬產業的產能波動和價格波動將更趨平穩,預計本輪周期價格回升高點不會超過以往,生豬產業的暴漲時代已經終結,未來將長期處于薄利和微利時代。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伴隨著生豬規模化養殖比重的不斷上升,加上生豬調控政策的逐漸寬松,今后“豬周期”勢必會更加平緩,輪回時間也會延長,由此帶來的波動也將越來越不明顯;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受多重因素制約和影響,今后生豬市場仍將變幻無常,難以捉摸,特別是市場各方參與者已很難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豬價走勢。然而,看不懂的是豬市,管得住的是成本,養殖利潤將更多地來自于良好的管理,低投入和高產出將是唯一出路。由此可見,生豬產業的希望從來沒有消失過,就看您未來能不能很好把握,有沒有能力把握。
中圖分類號:F326.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4645(2015)01-0042-03
收稿日期:201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