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光
(山東省淄博市豪藝養豬場,山東淄博255000)
冬季仔豬腹瀉病的綜合防控建議
韓春光
(山東省淄博市豪藝養豬場,山東淄博255000)
摘要:仔豬腹瀉病冬季多發。目前未有良好的治愈藥物,豬場只有做好管理方面的細節工作,才能降低死亡率,比如格外留心后備母豬群,使用的玉米要除塵并選用優質脫霉劑,做好保溫、消毒、常規免疫工作,產房內加強管理等。
關鍵詞:仔豬腹瀉病;后備母豬;脫霉劑;免疫
仔豬腹瀉病自2010年陸續在我國各省市暴發以來,至今仍未平息。該病對仔豬的致死率隨著時間的推移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有升高趨勢,各種藥物和常規治療方法對此基本無效。尤其是北方,每年到了冬季,仔豬腹瀉病對于生豬來說都是一個“鬼門關”,致使一些養豬人談病色變。筆者多年從事一線養豬生產,所在豬場也見證過數次仔豬腹瀉病,因此在慘痛的教訓之后吸取了一些實際經驗。通過以下措施,雖然不能根治仔豬腹瀉病,但是可以將損失降低,現總結如下。
每年冬季,整個產房的腹瀉病大多是從后備母豬開始的。后備母豬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其抗病力遠不如經產母豬,因此要格外留心。
1.1配種日齡和體重
傳統的后備母豬是在滿7個月,體重達110 kg以上時進行配種。近3年,筆者所在豬場的后備母豬都飼養至130~140 kg再配種使用,達到這樣體重的后備豬群的整體生產能力要比傳統選育的后備母豬強許多,而且使用年限延長,一胎淘汰率比較低,抗病能力較強。
1.2后備母豬的免疫
在每年10—11月,要逐個清點整個豬群里的后備母豬,做免疫計劃,準備加強免疫,主要免疫豬偽狂犬病和豬瘟疫苗。因為根據近年的臨床經驗和實驗室診斷結果,大多數發生仔豬腹瀉病的豬場都混合感染了這兩種疾病。因此,要在冬季來臨前,把后備母豬的免疫力調到最佳狀態。
1.3暫停后備母豬的供給
仔豬腹瀉病多發在農歷的臘月和正月,此時北方天氣極其寒冷,滴水成冰,正是發病的高峰期。因此,配種部門從每年10月起,一個月內不應再提供后備母豬,這樣就不會有后備母豬生產,從而把此病的危險系數降到最低。
每年入冬前,要注意盡早維修鍋爐和管道,尤其是在氣溫變化幅度大,陰雨天多時,注意天氣突變帶來的應激。要選擇質量較好的取暖設備,最好是恒溫暖風設備;選擇優質的煤炭;選擇責任心強的鍋爐工,防止他們在天冷的后半夜悶爐睡覺。
2005年,筆者在豬場時發現,初生的仔豬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仔豬一生下來就帶病。那時,盡管已經出現了這種現象,但是豬病的流行還沒有現在這么嚴重,即使玉米不除塵、不添加任何脫霉劑,仔豬也都沒有較明顯的健康問題。
但是現在,很多豬場的仔豬肝源性腹瀉很嚴重,玉米必須要除塵以及添加脫霉劑,否則容易引起“底色病”,這是所有養殖同行都應重視的。因此,要嚴把采購質量關,控制玉米水份,選擇優質玉米和麩皮;選用震動玉米除塵篩,降低原料的霉菌含量;選擇優質脫霉劑,適當加大劑量添加,決不能不添加。
未發病豬場選擇滅活流行性腹瀉和傳染性胃腸炎的二聯疫苗進行免疫,已經發病的豬場可以考慮活苗進行免疫,但是注意防疫時的消毒工作。防疫此活苗時,要至少3天連續消毒,防止活苗散毒,發病嚴重豬場可以考慮返飼。每年10月,可選擇流行性腹瀉和傳染性胃腸炎的二聯滅活疫苗進行普通防疫。臨產前20天加強免疫,以使仔豬獲得被動免疫。
養豬場的PSY高低,絕大部分取決于產房的管理,因為其余豬舍的情況相對穩定。而產房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就在于冬天是否能平安度過,讓產房中的仔豬成活率提高是豬場的終極目標。
入冬前3個月,要淘汰老弱病殘母豬,杜絕這部分母豬再次進入產房為患;加強工作人員的管理,強調責任心,尤其是職業養豬道德的培訓;選擇好的催乳添加劑,想辦法提高母豬的泌乳量;入冬后延長仔豬吃奶天數,從原來的21天斷奶延長至28天,讓仔豬再壯些、再大些;仔豬躺臥的地面上加電熱板,上面加保溫燈;減少仔豬應激,盡量少抓豬;注意母豬的驅蟲。
冬季要進行環境大消毒,選用10%氫氧化鈉。消毒工作要徹底,每周2次。在產房,冬季改用干粉消毒劑,每周2次。
仔豬腹瀉病自發生以來,至今未有良好的治愈藥物,目前的治療方法也只是拖延死亡時間,疫苗免疫效果不佳,日齡越小的仔豬,死亡率越高。豬場只有做好細節工作,才能減少損失。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4645(2015)01-0049-02
收稿日期:201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