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穎哲



[摘要]高素質館員是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保障。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承辦首屆卓越聯盟圖書館新館員培訓班,從需求分析、培訓目標、師資來源、培訓內容、評估反饋5個方面,闡述卓越聯盟合作新館員培訓體系設計,進而總結此次新館員培訓具有團結合作、系統全面、緊跟前沿、案例豐富的特點,最后指出尚需改進之處。
[關鍵詞]圖書館聯盟;館員培訓;培訓體系設計
%,信息資料占20%,而圖書館員占75%[1]。重視圖書館人力資源建設已成業界共識,筆者以“圖書館館員培訓”為主題詞在CNKI中進行檢索,得到299條檢索結果。2000—2007年每年均有5~16篇文章,2007 年以后相關研究成果大幅增多,均在20篇以上,2014年最多,為39篇。數百篇研究成果從館員培訓的目的、意義進行了闡釋,對現狀和問題進行了分析,對相關的培訓方式、內容、優缺點進行了介紹和描述。但在這些論文中,對新館員培訓的論述往往只是其中一部分。在實際工作中,新館員培訓也常因缺乏規劃、師資不足、每年新館員數量少而擱淺。鐘宇等對2012年中國一流大學排行榜的前26所大學的圖書館調研中發現,僅有4個圖書館(清華、浙大、華中科大、南開)開展了新館員培訓[2],一流大學圖書館尚且如此,遑論其他。圖書館聯盟組織新館員開展合作培訓,則可整合各館優質資源,提升館員培訓的水平和效率,節省人力資源。基于此原因,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承辦首屆卓越聯盟高校圖書館新館員培訓班,積極探索聯盟新館員合作培訓這一新形式,為中國高校圖書館培養出一批有眼界、有能力、有創新的骨干專業人才,促進我國圖書館事業健康、高效發展。
1卓越聯盟圖書館新館員合作培訓的實施概況
卓越聯盟是“卓越人才培養合作高校”的簡稱,成立于 2010 年,包括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東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湖南大學 10 所“985”高校,自成立以來以“追求卓越、共享資源”為原則,以共同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與卓越人才培養作為目標,在卓越人才培養規律和模式、招生改革、國際合作與圖書館知識共享上均做出了有益探索。2012年卓越聯盟圖書館知識共享平臺開通,是國內第一個高校知識共享平臺,通過此平臺,師生甚至可以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共享聯盟圖書館豐富的文獻資源,且搜索界面簡單便捷,使海量文獻可隨身攜帶,觸手可及,真正打破了高校間的資源壁壘,整合資源共享機制,強化協同創新機制。2013年11月卓越聯盟圖書館館長年會就《卓越聯盟高校圖書館館員培訓與能力提升計劃》達成共識,2014年11月24—28日,首屆卓越聯盟高校圖書館新館員培訓班經過一年多的醞釀與籌劃順利舉行,來自10個聯盟館的26名新館員經過一周集訓,順利結業。
2卓越聯盟圖書館新館員合作培訓體系設計
技術變革和高等教育的變化對讀者利用圖書館的方式產生巨大影響,要求圖書館員具備更加多樣化的能力:致力于圖書館事業和高等教育,靈活、積極、創造性地為讀者提供高質量服務;信息專家和終身學習者;良好的項目運作能力,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尊重用戶和觀念的多樣性,能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提供資源與服務;學科知識和專業技能;時間管理和組織管理能力[3]。在籌劃此次新館員培訓時,除考慮到這些能力要求外,更結合我國圖書館實際情況,使培訓更系統、科學,并貼近新館員的職業發展需求。
2.1 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可從圖書館整體、工作崗位、新館員個人三個層次開展文獻調研和個體訪談等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高素質館員是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保障,是推動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和根本手段,新館員培訓與圖書館的發展戰略緊密相關,是圖書館最重要的戰略投資,為圖書館服務創新提供堅實的基礎和動力。工作崗位層次培訓需求要求培訓內容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突出專業內涵,注重實踐能力,提高人文素養,適應圖書館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各高校對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給予越來越多的重視,圖書館得以吸收高學歷、多專業人才,近年卓越聯盟高校所招新館員均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圖書館員的整體素質有顯著提高,此次培訓的對象是面向卓越聯盟合作館最近五年新入職館員。新時代的高學歷圖書館員更加關注個人成長、職業榮譽、國內外最新動態和職業發展空間,應與館員職業生涯規劃聯系起來。
2.2 培訓目標
卓越聯盟圖書館新館員合作培訓的具體目標包括以下4個方面:1)為高校圖書館培養有圖情專業知識的人才,確保學員全面了解圖書館以及信息的基本理論、技術和實踐,理論知識水平顯著提高;2)使學員系統掌握圖書館業務流程、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組織、圖書館服務規范與評價、信息服務實務、科研數據監管、移動服務等從基礎到前沿的實務技能,能夠開展支持教學科研的各種服務工作;3)通過案例展示和啟迪,使學員能將所學方法和工具切實應用到工作實踐,推動所在圖書館服務的創新和飛躍,進而體現高校圖書館新的價值和作用;4)提升圖書館員的合作能力與職業榮譽感,強化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增強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
2.3 師資來源
所有授課老師均來自卓越聯盟圖書館的館員,共11位教師,其中(副)館長4位,10位副研究館員以上職稱。教師均有多年豐富的圖書館管理、讀者服務、信息服務以及創新服務的經驗,所授課程內容有理論,有前沿,有經驗,有案例,生動鮮活,而且教師自身工作經歷更是新館員的榜樣和楷模。
2.4 課程內容
每個圖書館均有自己的歷史與特色,卓越聯盟新館員培訓在分析其培訓需求的基礎上尋找共同點,主要分以下幾個主題:職業道德與職業修養,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圖書館前沿熱點。為了讓受訓館員全面、系統地把握圖書館學專業的相關理念、知識與技能,成為合格的圖書館員,課程設計重點聚焦圖書館基礎服務與創新服務的實踐需要,吸納海內外圖書館最新動態,將培訓內容分為4個主題,共11門課程(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