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維君 朱蘭
【摘要】青年教師是一群在教學工作中探索未來發展方向、逐步增強自身能力的特殊群體。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問題關系著高職院校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主要包括:教學科研工作以及教師自身教學能力薄弱、理論脫離實際等問題。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探索促進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 青年教師 專業發展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在教育中起關鍵作用的是教師。要衡量一所學校教學質量的好壞,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評價因素就是師資配備情況。在師資配備中青年教師占較大比例,是高職院校未來發展的主力軍,肩負著教學和科研的重任。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對改善學院教學水平、發揮學院的優勢和潛力、提高學院整體競爭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僅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也包括他們對相關專業知識的擴展。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在工作中通過反思、總結和積累的過程。在現實環境中,青年教師處于工作能力的提升階段,他們面臨的困難正制約著他們的專業發展。
一、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1.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專門技能人才。教師要向學生傳授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加強學生的技能培訓。這就表明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更強調實用技能的培養。然而目前青年教師的來源看主要是高校畢業的師范生和非師范生兩類。前者雖然學習過專業的教學理論知識,對教學的各種理論及方法進行過研究,也參加過學校安排的各種實踐教學活動,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但是就職后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仍然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原因在于沒有接受完整系統的職前培訓以及崗位實習;后者在大學學習期間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學理論教育,也沒有完整的教學實踐經歷。雖然在入職前參加了高校教師資格考試,并獲得了相關資格證書,他們在教學情境中表現不佳。青年教師在入職工作后參加了學院組織的崗位培訓以確保他們在崗位上能更好地履行教師的職責。崗位培訓結束后,青年教師將走上講臺開始在工作中體驗和學習。經過實踐鍛煉,他們的業務素質會不斷提升。但是大多數青年教師的教學任務過重,還面臨著職稱評定、薪資報酬等壓力,他們對自己的專業發展以及學歷提升并不積極。近年來,在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攻讀博士學位的人數沒有明顯增長的跡象。大部分青年教師的職稱因工作年限及科研項目等問題仍處于初中級階段。多數青年教師在工作了5-10年之后,仍處于教育工作的成長階段。即使在高職院校學歷情況良好的青年教師面臨職稱評定和工作競爭等壓力仍有迫切提升學歷的需要。
2.雖然青年教師有較高的工作熱情,能在教學實踐中探索教學方法,但是大多數教師在實踐教學的環節中仍然感到很吃力。高職院校的教學要求是:理實一體化。對于偏向理論研究的青年教師而言,他們要滿足這樣的教學要求難度很大。在實踐教學中,青年教師要改變原來的專業研究思路。部分青年教師因為自己的專業研究方向與目前的教學工作不符感到壓力重重。在科研方面,青年教師的積極性不高。大部分青年教師在課堂的教學時間每周超過11個小時,課后還要進行作業批改、課后總結、備課以及參加教研活動。他們幾乎沒有時間兼顧科研任務。所以青年教師科研積極性不強、科研成果較少。科研工作的被動使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處于停滯狀態。
3.青年教師在工作中接觸的環境單一,缺乏校外培訓和對外交流的機會。青年教師通過崗位培訓和老教師的傳幫帶等學習過程,已經適應教師這一角色的任務,也有提高業務素質的積極性,但是僅僅只局限于校內指導是不能讓青年教師擴展知識,開闊眼界的。不了解高職院校整體教學情況以及目前職業教育理論發展趨勢是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專業技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并且大部分青年教師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教學工作感到倦怠,對自身科研能力和教學理論水平產生懷疑。
二、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青年教師入職工作后,沒有根據學院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職業規劃,而且在角色轉變過程中心理未能調整好。大多數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是各所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心理還是學生的姿態。在職前崗位培訓中,雖然對青年教師進行了教育理論方面的培訓,但對青年教師的提高還遠遠不夠。他們需要時間從實踐教學中找到新角色的意義。在教學工作中,老教師的指導對青年教師以后的發展也很重要。高職院校在實習教學階段不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引導,這會對青年教師自身行為和外界環境認知產生消極的影響,妨礙他們的專業發展。
2.學院的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過重,這對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利。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對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有硬性指標。要求教師在一學期內完成規定的任務量。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做大量的工作,包括備課、批改作業、課后反饋及答疑,還要參加教研活動。這些工作都是隱形的,也是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必須完成的。沉重的教學工作使青年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來提升自我,開展科研工作。對一部分非師范類畢業的教師而言,教學理論薄弱,再加上現實環境的局限妨礙了他們的專業發展。但是職稱評定的壓力迫使青年教師必須開展科研工作。從科研工作上看,青年教師還處于探索階段,科研的方向還未確定、經驗不足、沒有掌握具體科研方法。教學工作、科研任務及職稱評定嚴重阻礙了青年教師專業發展。
3.青年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教學要求相沖突,并且青年教師缺乏師資培訓的機會影響了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雖然目前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基本都是碩士學歷,但是這些具有良好學歷的老師在教學實踐中無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高職院校是以培養專門技能人才為主要目標的,強調實訓教學。在實訓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在實訓工廠教授學生相關儀器的操作,教學場地是學院的實訓工廠。青年教師對實訓教學的準備不足達不到預計的教學效果。不僅如此,高職院校鼓勵教師提升學歷和訪學進修的機制不全。青年教師工作任務重、經濟收入相對較低、生活壓力大。他們即使內心有提升專業水平的愿望,也沒有堅持下去的動力。長此以往,青年教師會喪失對教師這個職業的信心,只是把這個職業視為謀生的手段。
三、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景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雖然面臨諸多障礙,但也不能說其前景不樂觀。目前國家對專門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較大,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的各項教育體系還不完整,對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但這是可以改變的。主要從當前出現的問題著手:
1.高職院校要有針對性地調整辦學思路,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給青年教師施加積極的影響,鼓勵他們教學和科研的熱情。根據實際情況對青年教師進行崗位培訓,及時了解青年教師內心訴求,幫助教師解決生活困難,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教學設備及學術研究資源,促進青年教師內心樹立主人翁的意識。并且從科學民主的角度出發,征集意見適當調整教學工作量,減輕青年教師的工作壓力,讓他們能抽身開展科研工作。對初次開展科研工作的教師進行指導,使青年教師理清專業研究方向、及時了解本學科的發展現狀、從高職院校的實際出發來開展科研工作。在提高理論水平的同時,也關注實踐操作技能的提高。在職稱評定上,學校能根據教師的崗位類型作相應調整,對不同教學類型的青年教師進行不同標準的評審。高職院校還應加大對師資培訓的投入。給青年教師提供訪學和進修的機會,鼓勵青年教師繼續學習、提升學歷。通過優化外部工作環境,讓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加強他們開展科研工作的自信。
2.青年教師要從內心調整自己,盡快適應教學環境。青年教師要充分發揮自主性,積極參與到學校的教學活動中。無論是在知識結構還是在實踐能力上尋求發展和突破。并且,青年教師還應該加強自我修養、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正確認識教師的社會價值。在課余時間,青年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擴大知識接收來源、勇于創新,培養終生學習的習慣。在科研工作方面,青年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開展科研項目,將最終成果服務于教學。
高職院校為青年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平臺,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關系到高職院校未來辦學質量的優劣。但是青年教師不能只單一靠學校和社會的努力來實現自身發展目標,其個體自身的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青年教師應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努力提高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來實現專業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本敬.困境與轉向: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環境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03).
[2]黃穎.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問題探析[J].前沿,2012(6).
[3]李春燕.推進我國高校教師專業化的對策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