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紅
摘 要:隨著信息化、網絡化水平的不斷加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單純依靠教師經驗式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下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了。而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實質上就是通過信息技術創設一個可以保證學生盡可能獲取情感體驗的情景模式,讓學生融入到教學的過程中,借助于信息技術實現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資源的優化,開闊學生視野、拓展閱讀訓練以及增強生活體驗。為此,本文基于信息技術視角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整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具體涵蓋了拓展閱讀內容,培養信息素養、創設閱讀情景,激勵主動學習、多維閱讀交流,促進協作互補以及豐富閱讀感受,推進創新發展四個方面。其主要的寫作目的在于為今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工作提供一個具有參考價值的文獻基礎,保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整合研究
近幾年,初中語文教學在觀念上、教學模式上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其中信息技術整合初中語文課堂內容成為了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1]。而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實質上就是通過信息技術創設一個可以保證學生盡可能獲取情感體驗的情景模式,讓學生融入到教學的過程中,借助于信息技術實現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資源的優化,開闊學生視野、拓展閱讀訓練以及增強生活體驗等等。
1 拓展閱讀內容,培養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拓展學生閱讀的內容,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參照新課程的標準,初中語文閱讀是一個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以及獲得審美情感體驗的重要途徑。信息技術用于初中語文閱讀恰好適應了信息時代對閱讀的具體要求[2]。借助于多媒體和網絡信息量大、傳輸快等特點,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另外,信息技術進入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和思考的對象不再局限于文本語言,還有大量的圖像、圖片。因此,教師一定要通過發揮出引導的作用,根據學生閱讀的內容針對性的建立一個信息庫,讓學生進行共享。同時也可以推介一些優秀的網站供學生瀏覽,提升學生對信息的敏感度,節省搜索特定信息的時間[3]。
2 創設閱讀情景,激勵主動學習
創設閱讀情景,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是信息技術整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另一種有效手段。學生作為初中語文閱讀的主體,是閱讀活動的能動參與者。因此,讓學生能夠在一個相對寬松、和諧、愉快的環境中進行閱讀,不但可以排除閱讀急切感,而且還可以大幅度提升閱讀的效果[4]。雖然傳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也能夠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但是信息技術整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下學生主體性地位顯得更勝一籌。以往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采用的是文字教材、錄音教材、錄像教材等等形式,信息組織結構基本上都是一個線性的。而實踐工作發現,這種線性的結構大大限制了學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的發揮。而信息技術整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一種網狀式的,有利于激發出學生的積極性,彰顯個性,推進學生獲取知識的速度[5]。
3 多維閱讀交流,促進協作互補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如果按照建構主義理論,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協作和交流是關鍵所在。信息技術整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為學生盡可能創造了多元及多維交流的空間,從而可以讓學生在交流中實現知識的互補和共享,促進學生進行有效的意義構建[6]。此外,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通過與教師之間的討論,可以自由選擇協作的伙伴進行問題的探討。當一個學生在閱讀探討的過程中出現了疑問時,就可以通過便捷的網絡交流,在最短的時間內保證問題得到解決。信息技術環境也可以將性格內向的學生包容進去,實現學生之間對問題的爭論,在互動中互補,最終獲取閱讀上的最大收獲。
4 豐富閱讀感受,推進創新發展
信息技術整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需要以創新為前提條件。其中,豐富學生的閱讀感受,從而推進創新發展是一個有效的途徑[7]。作為學生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的基礎,創新能力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質量。運用信息技術來強化學生看聽的機會,同時巧妙運用文圖聲擴充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信息量,可以實現學生課內外溝通、思維發散以及能力遷移。隨著信息技術運用的多渠道化,學生閱讀感受也慢慢的充實起來。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視角闡發、評價、質疑閱讀的問題,充分發揮出主觀能動性,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及創造力,最終實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最大化[8]。
5 結語
概言之,信息技術整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不但有許多的好處,而且跟傳統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并不是一個對立的關系,相反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補關系。隨著信息化、網絡化水平的不斷加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單純依靠教師經驗式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下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了。需要通過信息技術支持實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人文性,讓學生能夠從閱讀當中盡可能多的獲得更深層次的感悟,提升語感能力和審美境界。本文基于信息技術視角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整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具體涵蓋了拓展閱讀內容,培養信息素養、創設閱讀情景,激勵主動學習、多維閱讀交流,促進協作互補以及豐富閱讀感受,推進創新發展四個方面。其主要的寫作目的在于為今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工作提供一個具有參考價值的文獻基礎,保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邵世敔.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磨合”[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10)
[2]閆芳.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語文教學[J].中小學電教.2008(05)
[3]艾奉平.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2001(09)
[4]林旭.試析初中語文課堂如何實施合作學習[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02)
[5]吳西海.淺談初中語文課堂學習的理想狀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07)
[6]王虹.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才智.2012(35)
[7]張群.初中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途徑探析[J].文學界(理論版).2012(12)
[8]張銳.如何讓初中語文課堂充滿活力[J].學周刊.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