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洋洋
摘 要: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本文以豐臺花園子站2010年-2013年的氮氧化物監測數據為基礎,對氮氧化物濃度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并指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氮氧化物;變化趨勢;應對措施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社會各界對環境質量的關注程度也不斷加大。豐臺區作為北京市城市功能拓展區,近年來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空氣質量改善仍然面臨嚴峻的形式。在機動車總數持續增長的新形勢下,汽車尾氣排放成為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源。燃油汽車在行駛中排放的尾氣當中,氮氧化物占30%以上,機動車等流動源增加造成的氮氧化物污染問題日益突出。2012年2月,環境保護部頒布了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北京市作為首都率先實施新標準。新標準規定二氧化氮的年平均濃度較舊標準更加嚴格,氮氧化物治理達標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氮氧化物來源于煤炭、油品和天然氣等燃燒過程。最大來源是機動車和非道路燃油機械,其排放量占北京市總排放量的52.7%;其次是供熱采暖和工業,各占總排放量的16.5%,燃煤、燃氣電廠排放占總排放量的14.3%。氮氧化物包括多種化合物,如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 (N0)、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 (N203)、四氧化二氮(N204)和五氧化二氮(N205)等。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均極不穩定,遇光、濕或熱變成二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形成硝酸鹽氣溶膠,導致能見度下降,出現灰霾現象。
豐臺花園子站是豐臺區列入市控考核空氣質量子站之一,位于豐臺花園內,北側是豐臺北路,西側是西四環南路高架橋,南側是近園路,東側是莊維花園小區。本文以豐臺花園子站2010年-2013年的氮氧化物監測數據及歷年采取的應對措施為基礎,對氮氧化物濃度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并指出新形勢下的應對措施。
1 氮氧化物的時間變化趨勢
(一)氮氧化物濃度年變化趨勢
2011年至2013年豐臺花園子站氮氧化物年均濃度較上年同比變化率分別為19.6%、8.2%、6.2%。由此可見,燃煤鍋爐改造、煙氣脫硝、小客車搖號政策和限行措施等大氣污染控制措施的實施,有效地減緩了氮氧化物濃度的增幅。
(二)氮氧化物濃度月變化趨勢
空氣污染特征主要由污染源排放規律和氣象變化規律所決定。豐臺區多年空氣質量監測結果表明,氮氧化物濃度冬季較高,夏季較輕的年變化規律十分明顯。2010年-2012年氮氧化物平均濃度變化季節性變化顯著,詳見圖1年呈“U”型變化趨勢。采暖季節11月至次年3月顯著增高,非采暖季節明顯下降。由于豐臺區地處華北大平原北部,西北靠山,冬季受高緯度內陸季風影響,以西北風為主,寒冷干燥,污染物不易擴散,秋冬兩季污染嚴重;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以西南風為主,高溫多雨,是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春夏兩季污染較輕。
圖1 2010年-2012年豐臺花園子站氮氧化物月平均濃度變化圖
圖2 豐臺花園子站周邊9公里生態環境遙感圖
由圖2可以看出,豐臺花園子站周邊9公里范圍內樓房區占55%;綠地和水體面積僅占6%,此類生態環境更加不利于氮氧化物的擴散。
(三)氮氧化物濃度日變化趨勢
從圖3豐臺花園子站氮氧化物小時濃度呈明顯的雙峰雙谷型變化趨勢詳見圖3。這與氮氧化物排放源的活動水平和日氣象條件變化密切相關。從氣象日變化來看,北京盛行地形風,風向早晨南轉北,下午北轉南;夜間易形成逆溫,午后氣溫達到最高時對垂直對流有利,綜合來看,午后水平與垂直擴散條件均較有利,是一天中濃度最低的時段。從排放來看,豐臺花園子站西側的西四環路,北側的豐北路,全天車流量較大,早晚上下班車流量達到18198輛/小時,是機動車污染排放的高峰期,氮氧化物同步出現污染濃度的高峰,疊加氣象條件變化則呈現上午和傍晚出現兩次高值。夜間貨運交通對空氣質量也有明顯的影響,使夜間2:00至3:00 氮氧化物濃度處于較高水平。
圖3豐臺花園子站氮氧化物濃度日變化趨勢圖
2 歷年采取的應對措施
(一)壓減燃煤。全年實施燃煤鍋爐改造1218蒸噸,并通過采取優質無煙煤訂購、煤改電、液化石油氣罐配送、“五個一批”工程等方式,累計壓減燃煤35.2萬噸。
(二)控車減油。累計淘汰老舊機動車7萬余輛,完成全年計劃4.5萬輛的155%;更新純電動環衛車215輛、個體出租車21輛、建筑垃圾運輸車395輛;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建設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將新增2000輛公共自行車投入使用;全年租還車215萬次,共辦理一卡通1萬余張,累計消費46萬元。
(三)治污減排。嚴格執行《豐臺區禁止和限制新增產業的目錄》要求, 控制“兩多三高”新增業態,已完成對40家工業污染企業調整退出的年度任務;全年拒批不符合環保要求企業295家,其中對3家無手續、無資質的攪拌站實現關停。截至目前,已完成結構調整項目108項,預計可削減揮發性有機物199.61噸,共征收排污費1678萬元。
(四)嚴格執法。自今年年初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對重點檢查嚴重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的餐飲、工地、汽修、家具等行業污染源,對存在的大氣環境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解決一起,對屢查屢犯、惡意違法、逾期不改的要加倍處罰、罰無上限,共檢查單位561家,發現問題89家,對14家嚴重違反大氣環境違法行為的單位處罰計36.5萬元,并對25家典型案例進行了曝光,處理各類環境信訪1699件,辦理人大建議、政協提案6件,維護了區域群眾的環境權益。
(五)清潔降塵。轄區內86家符合安裝要求的建筑工地已全部安裝自動監控探頭(共計125臺),通視率達100%;98%土方施工工地已安裝和使用洗輪機、防塵墩等清潔設備,工地達標率達到95.4%;道路清掃保潔共計1400萬平方米、其中沖刷1123萬平方米、噴霧降塵317萬平方米;植樹造林3520畝,栽植喬、灌木共計13.8萬株。
3 豐臺花園子站氮氧化物控制應對措施
(一)開展交通微循環系統試點工作。在豐臺花園子站北側豐北路周邊開展試點工作,均衡路網流量,緩解交通壓力、提高道路運行效率,減少因擁堵造成的機動車尾氣排放污染。
(二)加快淘汰高排放老舊機動車,促進機動車結構調整和污染減排,積極推廣新能源車和清潔能源車,嚴格在用車監管。擴大黃標車禁行范圍、增加尾氣排放檢測頻次、加強行業管理和加大執法檢查力度等措施。到2015年底淘汰區域內全部黃標車,鼓勵更換混合動力汽車和小排量客車,到2017年淘汰老舊機動車11.6萬輛。2014年起,新增和更新的汽油出租車全部執行更嚴格的強制報廢標準。鼓勵出租車更換三元催化器,更換周期最長不超過兩年。配合做好加氣站、充電站(樁)等配套設施建設,滿足車輛發展需求。加大對在用車輛的尾氣排放抽查力度,強化路檢和入戶抽查,重點監管夜間行駛的柴油貨運車和渣土車,每年抽查機動車尾氣排放34.2萬輛以上。加大對轄區汽車維修企業監管。
(三)加強油品質量監管。強化對油品質量、車用汽油清凈性、車用氮氧化物還原劑的監管。開展轄區5000噸以上加油站油氣回收在線監控改造工程。定期抽測,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不合格油品的行為。
(四)嚴格非道路動力機械排放標準。新增非道路動力機械必須達到第三階段排放標準;2015年1月起,新增非道路動力機械必須達到第四階段排放標準。對達不到排放標準的非道路動力機械,依法禁止銷售和使用。
(五)全面完成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和大型燃氣鍋爐廢氣改造。到2015年,全部完成剩余2142 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工程,實現區域內無燃煤鍋爐。對大型燃氣鍋爐加裝煙氣脫硝系統,削減80%~90%的氮氧化物。
(六)增加子站周邊的綠化覆蓋率。逐年增加在子站周邊9公里范圍內的綠化覆蓋率。
(七)提高環境監測和監管能力。按照增能力、提效能的原則,加強區級環境監測和監管能力建設,合理增設機構編制,增加儀器裝備,加強對大氣污染防治政策研究的支持。加強環境監測、信息、應急、監察等能力建設力度,確保到2015年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
(八)建立基層環保隊伍。認真落實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的環保職責,加強基層環保體制機制建設,健全基層環保監管力量。對21個街鄉鎮、302個社區和65個村實行網格化管理,將露天燒烤、揚塵污染等環保專項行動任務進行分解落實,明確專人負責和完成任務的要求、標準,做到人員、責任、內容、標準四落實,發揮街鄉鎮、社區村屬地管理責任,主動做好環境污染糾紛的調解工作,解決執法能力弱、群眾環保意識薄、監管難度大、業務能力不夠等問題。
綜上所述,結合歷年采取的應對措施以及新形勢下采取的應對措施,可以減緩氮氧化物排放量,減輕北京市灰霾現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
[2]楊小梅,王玉杰,申嚴科 北京風景區周邊采石場生態重建模式探討—以北京市豐臺區千靈山為例 能源與環境2009(06)
[3] 益偉鋒,胡軍,周吉峙,錢光人 不同年限機動車的尾氣污染排放現狀與緩解對策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