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璐
摘 要: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作為大眾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電視電影已經成為了跨文化交際的重要途徑之一,好的片名翻譯可以起到突出主題、傳播文化和提高審美水平等作用。功能翻譯理論是指導翻譯行為的重要理論,最注重的是翻譯目的和要實現的翻譯功能,根據翻譯文本的功能來確定翻譯過程。本文從功能翻譯理論的角度探討同性戀題材影視作品片名的翻譯,分析其中的優秀譯作,以提高觀眾的審美、藝術欣賞力和實現跨文化交流。
關鍵詞:功能翻譯理論;片名;同性戀
伴隨著國際交流和多元文化的快速發展,具有娛樂功能、審美功能、教育功能和商業目的的電視電影已經成為了各國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隨著國內外影片的引進和輸出數量的劇增,影片譯制尤其是片名的翻譯既是大眾了解異域文化的一種直觀簡潔的手段,又是傳播本土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渠道,因此作為濃縮了影片精華和兼具宣傳作用的片名,其翻譯也呈現出精彩紛呈的景象。
1 功能翻譯理論簡介
20世紀70年代,以萊斯(Katharina Reiss)、諾德(Christiane Nord)、費米爾(Hans Vermeer)等為代表人物的翻譯家提出的功能翻譯理論以目的法則為主導,主要關注翻譯目的和譯文功能。萊斯把文本功能作為評價譯文的一個標準,認為譯者應優先考慮的是譯文的功能特征而非對等原則,而后費米爾和諾德進一步提出了翻譯目的論(Skopos Theory)。目的論認為,翻譯是一種交際行為,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翻譯的過程,翻譯策略必須根據翻譯目的來定。翻譯工作者在翻譯中不應拘泥于原文,而是可以根據文章所要達到的交際功能,結合讀者的社會文化背景,采取相應翻譯策略,應用一定的技巧來達到翻譯目的[1]。功能目的論包括三個方面:(1)目的原則,譯文必須要服務于交際目的;(2)連貫原則,指譯文要連貫通順,既能讓譯文讀者接受,又要在目的語文化及語言環境中有意義;(3)忠實原則,指要盡量忠實于原文。其中,目的原則最為重要[2]??傊?,功能翻譯理論最注重的是翻譯目的和要實現的翻譯功能,根據翻譯文本交際功能來確定翻譯過程。
2 功能翻譯原則對電影片名翻譯的指導作用
好的譯名既要有藝術性,又要有實用性。包惠南指出,影視片名的翻譯“既要符合語言規范,又要富有藝術魅力,既要忠實于原片內容,又要體現原名的語言特色,力求達到語言的再創造,要能起到很好的導視和促銷作用”[3]。作為影片的靈魂和廣告標語,片名概括了主題思想和精髓,具有揭示影片風格內容、傳達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創造商業價值等功能。優秀的片名翻譯言簡意賅,生動有趣,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同時讓觀眾產生詞義的豐富聯想,進而激發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片名翻譯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影片在世界范圍內的受認可程度和票房收入高低。在片名翻譯中的功能翻譯原則的體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正確傳達信息
1997年諾德在《目的性行為-析功能翻譯理論》一書中提出了“功能+忠誠”原則,忠誠是指譯者對翻譯過程中的原文作者、譯文接受者和發起人等各方參與者負責,并協調各方關系。對影片制作方和觀眾負責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注重翻譯中內容的準確性,要準確無誤地表達出文本內容。片名翻譯中實現信息的正確傳達,就是要做到忠于原片內容信息,實現標題和內容的統一。
2.2 減少文化差異
諾德的“功能+忠誠”原則還表現在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既要尊重原文作者的創作意圖,也要考慮譯文讀者的接受能力,因為“翻譯本身就是為譯語目的和譯語環境中的譯語對象創造出譯語背景中的文本,決定翻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受眾-即預期的譯文讀者,他們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識,對譯文的期待和交際需求”[4](Nord,2001:12)。翻譯不僅是語言間的轉換,也是文化間的交流現象。中西各國在宗教信仰、政治歷史、思維模式及風俗習慣等方面都存在差異,語言文化也博大精深、豐富多樣,翻譯的風格結構和形式必然受其制約。如果譯者在翻譯片名時無視或無法正確處理諸多差異,必然會導致譯文的不完美,詞匯所附帶的聯想意義也就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不能達到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2.3 實現審美價值
審美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的產物。胡璟藝將許淵沖先生評價魯迅先生的《漢文學史剛要》所用的“意美、音美、形美”運用到翻譯領域,提出電影片名的翻譯的關鍵是力求做到“短而精,韻而美”,才能最大程度地與大多數觀眾的審美標準達到契合 [5]。研究顯示,四個漢字的影片譯名出現頻率最高,其次是五個字和三個字,因此片名濃縮為三到五個漢字效果最佳。翻譯工作著首先要正確把握源語言內容,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考慮目標觀眾的審美需求,選擇合適的語言來表達源語言傳達的情感和藝術信息,達到兩種語言在藝術形象上的統一。
3 同性戀題材影片的片名翻譯
同性戀是是人類普遍存在的一種基本行為模式,是人類在各個歷史時期、各種文化中的客觀存在。在多元文化迅速發展的今天,同性戀亞文化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現象之一,并改變著大眾文化對性取向、性別認同、婚姻和家庭等社會習俗的態度,尤其是對藝術的影響。面對尺度日漸寬松的道德審視和審查制度,同性戀題材影視作品逐步發展,無論是中國兩岸三地還是西方世界都不乏優秀作品,在國際影壇產生了相應影響。
3.1 從主題、內容角度
同性戀題材影片中一類是以主角名字為題目的,如電影Wilde主要描述了19世紀英國大文豪王爾德和同性戀人的愛情故事,片名譯作《王爾德的情人》;英國電影Maurice描述的是20世紀初兩個劍橋大學男生的禁忌情緣,中文譯作《莫里斯的情人》;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Yossi and Jagger講述兩個名叫Yossi和Jagger的以色列士兵的戰地愛情,片名譯成《我的軍中情人》,這些翻譯直接揭示了影片所講述的愛情主題。另一類型以影片內容信息為題的,如臺灣青春電影《藍色大門》講述青少年的性取向困惑和青春期迷茫,英文片名譯作Blue Gate Crossing,crossing是十字路口,表現了青少年在人生道路上的方向選擇問題,很好地表明了主題。美國電影Shelter講述了遭遇困境的藝校少年Zach從滑浪中重拾生活樂趣,并遇上陽光型男Shaun,兩人共同譜寫愛歌的故事,shelter意為庇護所,中文譯成《浪的庇護》和《愛的港灣》,凸顯了影片的敘述內涵。根據著名華人作家白先勇的小說《孽子》創作的電影和電視劇《孽子》,描寫了臺灣60年代一群被家庭放逐,被社會遺棄的同性戀青少年的掙扎和覺醒,其英文名譯作Outsiders和Outcast,這兩個詞都是局外人,被逐者,揭示了影片的放逐主題,刻畫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具有一定的時代特征。
3.2 從文化、象征角度
任何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都有其特殊的文化特征和象征意義,作為一種亞文化現象,同性戀群體也擁有專屬的文化內涵和指代符號,如何將原片所負載的文化信息通過目的語恰當地表現出來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李安導演的獲奧斯卡大獎的電影Brokeback Mountain,可直譯為《斷背山》,而中國古代把同性戀稱為“斷袖之癖”,并且中國文化里兄弟好比手足,當其中一人死后,就像是斷臂之痛,因此有譯者將其譯為《斷臂山》,更體現西方電影和中國文化的結合。2000年首播的美劇Queer as Folk講述了一群生活在匹茲堡的普通同性戀者的日常生活,queer原意指古怪的,常被同性戀者用以自嘲,因此俚語中queer也指同性戀者。該片譯名為《同志亦凡人》,其中將同性戀者稱為同志是出自90年代的香港,取“革命尚未成功,革命仍需努力”之意,也是東西方文化的反映。臺灣影片《孽子》的另一個英文片名為Crystal Boys,“玻璃圈”一詞自20世紀70、80年代以來一直是臺灣同性戀族群的代名詞,而英文中crystal有水晶之意,除了字面的切合,還更深刻地表達了這群同性戀少年們在不被世俗所接受的條件下仍然保持著清澈純凈的心靈,譯名深化了影片思想內涵,也更加貼合了華語圈的同志文化。
3.3 從審美、藝術角度
片名的翻譯講究擺脫原文詞語束縛,深入把握作品的美學內容,以藝術家的匠心對待原片,進行藝術創造。用本族語言的藝術形式傳達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語言的藝術美,從而將美感傳遞與讀者。實現審美價值首先要煉字,選詞時力求音俱美,達意傳神。前文提到四個字和五個字的中文譯名最常見,更加能發揮漢語優勢,若選詞精當,會較原片名更勝一籌。譯者通過節奏、音調、韻律,使片名優美動聽,朗朗上口,既傳達了豐富細膩的情感,又增強了審美效果和藝術性。一檔名為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的美國真人秀節目,其內容是五名同性戀男子對邋遢“直男”(異性戀男子)的穿著打扮、生活品味等各方面進行改造,使其煥然一新,香港版的譯名為《粉雄救兵》,從二戰時代開始粉紅色就成為了同性戀者的象征,“粉雄”和“粉紅”的粵語發音相同,有一語雙關之妙。
4 結語
綜上所述,功能派翻譯理論強調文本目的在翻譯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翻譯方法和策略必須由譯文預期的目的和功能來決定。影視制作是一門綜合藝術,片名的翻譯既要遵循一定的翻譯原則和方法,也需要譯者在尊重原片的內容和文化上進行大膽的創造,以譯入語觀眾的接受能力,心理期望和審美情趣為核心,根據影片內容來翻譯,兼顧票房價值。無論何種題材,翻譯得成功的片名以最大限度照顧目的語觀眾的需求為原則,充分展示原片主題,傳遞文化精髓,溝通觀眾情感,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審美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曉梅. 功能翻譯理論的漢英翻譯方法初探[J]. 銅仁學院學報,2012,14(01):42-44.
[2]譚定鐘,嚴峻. 功能翻譯理論觀照下的企業簡介翻譯問題[J].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2012,26(05):85-89.
[3]徐潔. 功能派翻譯理論視角下的電影英文片名翻譯[J]. 赤峰學院學報,2009,30(07):118-119.
[4]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5]胡璟藝. 淺析英文電影名在兩岸三地翻譯的區別及特色[J]. 海外英語,2012(07):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