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敏?劉敏
摘 要:本文試從地形圖“三性”與地形圖美談起,詳細論述了“三性”之間的關系又談了產生地形圖美感的物質視覺形態四方面的內容。
關鍵詞:測繪地形圖;地形圖美;審美價值
1 緒論
一幅新穎生動、線條光滑、符號美觀、注記秀麗、色彩協調、清晰易讀的優美地形圖,讓人賞心悅目,得到美的感受; 一部真正表現了繪圖對象本質規律、真實反映繪圖區客觀世界特征。具有時代感的優秀地形圖作品,使人心悅誠服,獲得心理滿足。前者是直接呈現的外在形式的藝術美、一種感性美; 后者是間接體現的內在邏輯蘊含的科學美,而且是更深層次的理性美,藝術美與科學美內外相連表里一致,就是地形圖美的意蘊內涵所在。
具有藝術感染力的地形圖,其美是客觀存在的。試想一幅彩印精美的中國全圖,反映完整統一的祖國版圖,顯示了遼闊的錦秀大地,壯麗的大好河山,蘭表示水,綠表示樹,棕表現山,黑表現路; 方的符號是房屋,圓的符號是林木,直直的是渠,彎彎的是河……其情其景,不正是一幅令人愉悅的美麗“圖畫”嗎? 進而運用地形圖特有的表現手法,正確反映我國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表示各行各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經濟建設的成就和科技進步的成績,將使廣大讀者全面認識和了解我們的偉大祖國,樹立和弘揚中華民族的自尊心與自豪感,激發出奮發進取,振興中華的雄心壯志與民族精神,這不正是地形圖實質性內容通過視覺感受所體現出地形圖美的佐證嗎?
我們闡明地形圖的美,強調重視對地形圖美的研究、認識、理解,不僅僅是為了使地形圖有漂亮的外表,而更重要的是探求在地形圖的繪作中,在地形圖的繪的全過程中,如何掌握審美規律,如何結合美學、技術美學的觀念、原則,按照美的規律進行生產作業,以全面提出地形圖作品的內在質量與使用效果。
2 地形圖“三性”與地形圖美
地形圖必須具有嚴密的科學性、可靠的實用性、精美的藝術性。這“三性”也正是表現地形圖美的三個主要方面。
科學性是地形圖科學美的根本保證。它體現于繪制地形圖的數學基礎( 確保精度) 、特定的符號和特殊的技術方法,體現在地形圖的選題及選用資料可靠,現勢性強,對繪圖物體實施科學的綜合概括,從盡可能少和簡單的概念出發,規律性地描述眾多繪圖對象及其整體。
實用性是地形圖美的實質,主要表現在地形圖內容的完備性和適應性兩方面。完備性是指地形圖內容豐富,有效信息量大。當然不是繪圖對象簡單再現和羅列,而是根據地形圖所要表達的主題,有目的的表現客觀世界的本質規律和特征,即經過科學的繪圖綜合,表示繪圖區內最重要最本質的東西。適應性是地形圖的審美特征,包含內容適應性與形式適應性。前者是指讀者對地形圖表示的信息內容能確信、滿意、感到實用; 后者是指地形圖信息內容的表現形式、技術手段能使讀者理解,接受,感到視覺美,感到形式與內容相統一的和諧美。
藝術性是地形圖藝術美所在,主要體現在地形圖具有協調性、層次性和清晰性三方面。協調性是指地形圖總體構圖平衡、對稱,各要素之間能配合協調、相互襯托,圖面顯得和諧; 層次性是指地形圖面結構合理,內容均有層次感,首先是主體要素突出于第一層視覺平面上,其它要素( 如專題圖的地理要素) 置于第二或第三視覺層面上; 清晰性是指地形圖有適宜的載負量,線劃粗細恰當,符號大小合適,注記正確合理,內容明快實在,圖面清晰,具有明顯的易讀性。使讀圖成為一種美的享受。
3 產生地形圖美感的物質視覺形態
地形圖內容外在表現的物質現象———地形圖劃符號、注記、整飾、是地形圖內容的直接表現,它們反映出地形圖的設計風格與總體外觀,具有直接作用于讀者感官而產生美感的效應。因此,重視這些基本的物質視覺形態的設計與運用,對顯示地形圖美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1 線劃符號
圖上線劃的美感。主要取決于線條是否光滑實在、勻稱無結、粗細適宜、自然生動,光滑勻稱使人產生圓潤流暢感; 實在濃重使人無虛浮之嫌; 粗細適宜讓人有區分清楚、恰到好處的層次感; 自然生動讓人感受到一種撲實恬然,有變化節奏的動態美。例如,圖上主支分明,粗細變化自然,彎曲有序的河流線,會讓讀者聯想到這些似乎就是一條條水清質潔、潺潺流動的小溪,曲線圖形,更讓人聯想到實地山巒起伏、高低變化的山體勢態。
3.2 地形圖注記
地形圖上的文字、數字注記同精美書法一樣,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各種繪圖字體都有各自的特征,都有一定的韻味美感。如常用的等線體字給人以結構勻稱、粗實有力、端莊穩重的感覺; 宋體字給人以結構嚴謹、粗細分明、秀麗清晰之美感; 仿宋體字給人以清秀挺拔,剛健有力之感。至于多用作圖名的美術體更是一種有圖案意味或裝飾意味的字體,它工整秀麗,美觀醒目,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地形圖注記的美,不僅存在于字體本身的藝術美,而且體現在注記的正確無誤,隸屬明確,數量適當,層次分明,字體標準,字大合適,排列整齊,字位恰當及不同字體、字大、字列的注記配置變化中的協調美,既所謂動勢中的平衡美。
3.3 地形圖整飾
地形圖整飾是創造美的視覺環境的必要手段,它對內容和圖面起綜合協調與裝點綴飾作用。完美的整飾,能突出地形圖的主題,充實地形圖的內容,使地形圖更具藝術吸引力,引發讀者閱讀者增進閱讀的欲望。
圖名在整飾中,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精煉切題的圖名能點明圖的主題。圖名字體的選擇視全圖總體風格,幅面形狀、大小而定。選用粗等線體則顯得雄健醒目,選用隸書體則蒼勁矯健,、別具遵潤之姿; 選用新魏體字則端莊大方,粗壯有力、新穎優美。若選用變化多姿的美術體,則美觀形象,更富藝術性。
3.4 地形圖色彩
多姿的色彩具有動人感情的魅力,對于增加地形圖的美感與審美效果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地形圖正確運用色彩,可以突出地形圖主題,豐富地形圖信息內容及表現方法,增加地形圖層次和表現力,提高地形圖使用價值和使用效果。
4 提高地形圖審美價值
地形圖作為一定意義上的藝術作品,具有審美價值,而繪制地形圖是一項繁重而復雜的過程,所繪圖的質量高低,美學價值如何,首先取決于地地形圖編輯設計者的素質,這就要求編輯設計者掌握地形圖繪圖學、美學、色彩學,心理學及有關學科的理論與技術工藝方面的知識,具有較高的美學水平、審美能力,多閱讀、分析現有的優秀地形圖作品,提高審美意識,正確地認識和運用社會審美情趣,了解當代人對色彩、形式的審美追求,使自己的審美觀符合社會的審美需要,設計出具有美感并能被讀者和社會所接收的地形圖。
再好的設計,只有經過編、繪、印的生產過程中各生產作業人員的認真工作,才能得以實現,這就要求各工序的生產者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繪圖專業理論知識,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和較高的美學修養,要能自覺地、主動地按照美學規律進行,創造性的卓有成效的生產作業,如此,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生產出融科學性、實用性、藝術性于一體的優美地形圖,以滿足人們及社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