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具有民族文化內涵的傳統人物造型,不僅為當代動畫角色設計提供民族風格表達的范本,其藝術思維和造型觀念也是開啟動畫角色設計的有效途徑。并且由觀念呈現出的造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能夠與當下社會相互碰撞,融合,重新構造,成為新的藝術樣式被納入傳統結構范疇之內,為當代中國動畫實踐提供了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有益啟示。
關鍵詞:傳統人物造型;現代語境;動畫角色;數字化
一部優秀的動畫作品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角色,先決條件是要使欣賞者產生好的審美體驗,讓藝術的主體與藝術的客體相互交融。動畫藝術在當下呈現的是一種文化泛化和審美平民化的趨勢,普遍追求“大眾情人”式的動畫角色最大限度滿足各類人群,童話般的動畫世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再加上炫麗的數字藝術表現,成為老少皆宜、喜聞樂見的數字娛樂產品。數字技術以以假亂真的逼真寫實畫面和震撼的視聽效果沖擊著觀眾的視聽體驗,不僅將天馬行空的幻想和想象變成現實,而且以虛擬替代現實的滿足感將觀眾的欲望得以釋放,使觀眾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動畫是現代科技和現代藝術的結合,是人們的審美情趣不斷變化和發展的產物。中國傳統文化的視覺元素能給予現代動畫觀眾更多的文化和情感共鳴,以及無障礙的欣賞效果。然而這種文化傳承作為基本內容的“民族化”又不僅僅是一個靜態,被動的過程,而是需要一個不斷被“他者化”和“當代化”的過程。文化傳承就是在不同的文化類型與當下的文化背景的元素不斷地更新與揚棄中延續至今。如今無論時代的怎樣變遷,每個人心理都有特定的文化積淀,有著共同的審美感悟。
1 現代審美語境
動畫角色造型利用假定、概括、變形夸張等手法引起人們內心深處最純真、原始的情感體驗,掀起了人們在物質世界最真實的生命存在狀態,激發了人們對天真的向往、對最初美好事物的追尋,這是對人類生命最本真的訴求。動畫角色可以給人緊張工作后的輕松感,以個體體驗方式緩解人們的緊張感;以純真式的童話情懷感染人們的精神世界,它更多的體現人們對原始生命的情感訴求,提供實現夢幻的虛擬舞臺。
現代社會需要對神幻想的思維寄托。以數字技術對傳統人物圖形造型的現代審美轉化,并不是對傳統形式的生搬硬套,而忽視動畫影像的思維特點,需要的是傳統元素與現代的背景互相融合,注重動畫藝術自身的語言特征。喚起民族的自豪感,促進其“現代”轉化,凝聚民族文化的精髓,形成現代中國動畫角色的符號形象。
動畫制作總是因動畫制作者的創作需求而不斷地發展,即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另一方面,動畫制作工藝與技術的進步,又使得動畫創作者獲得更大更自由的創作空間。如今,現代科技的發展幾乎可以使動畫創作者“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動畫角色設計相對于傳統人物造型刻畫,已經從純粹的手工制作發展到計算機虛擬數字化。
2 數字技術與審美轉換
動畫角色形象的表現都有共同特征:再現與虛擬。傳統人物造型也是對現實世界、傳說虛構的人物形象,而動畫更能借助現代的電腦虛擬技術手段,有更大的表現空間把幻想性的人物角色做到更大層次上的豐富,實現再現與虛擬的統一、真實與想象的交織、情感與理想的融合。如動畫短片《鐘馗》就發揮自身民族元素的特點,利用現代技術的優勢對其表現手法進行創新,豐富了動畫的表現形式,也為傳統人物造型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逼真,進而獲得更好的表現效果。在動畫造型表現上,數字技術更能體現出夢幻般的意境,使得整體空間結構更加具有層次感和真實感。
現代動畫角色設計盡管效果華麗、特技讓人眼花繚亂,但普遍缺少了深層的人文思考,顯得華麗有余,意境不足,無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傳統人物造型的思維觀念,獨特意趣表現方法加入則會使得動畫角色變得更加豐富厚重,具有一定的歷史感。因此將傳統人物造型元素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可以達到優勢互補,利用現代技術創造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人難以忘懷的傳統文化中的人物造型。
3 傳統人物造型對動畫角色設計的啟示
傳統人物造型是民間藝人對生活觀察的思考,同時又結合主觀情感。造型上是細膩與粗拙的對比結合;用線上是疏與密的結合;色彩上是艷麗與古樸的結合。呈現了獨特審美意味的造型、色彩構成方式,對我們現代動畫來說都是難得的經驗和財富。
傳統人物造型最早體現在動畫藝術上的“超越性”,有60年代的《大鬧天宮》、70年代的《哪吒鬧海》、80年代的《金猴降妖》 ,他們都奠定了借鑒中國傳統藝術的程式化與意向化造型模式的民族化風格的基礎。中國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為動畫角色設計題材提供豐富的資源,當下中國動畫在“民族化”風格的嘗試中,往往只關注表象而不深入其中,僅僅局限于表面元素(故事原型、角色、畫面、音樂)的展現,而真正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源于文化內在的精神感召力,這種感召力與現代文化元素密切的融合,才能表達更深層次的文化內容。我們該如何構建自己的動畫角色藝術形態,怎樣保證自己的故事角色讓觀眾喜歡,怎樣建立一種區別于西方具有自身文化特征的造型語言,這都是中國動畫人物角色發展的重要問題。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現代動畫藝術是一門獨立的表達當下的思想與生活的藝術,傳統人物造型觀念能夠開啟動畫角色設計的想象空間,可以在形式上有所借鑒,但也一定要注入當下的審美精神進行創新,不能過分的執著于傳統的形式,而忽略了迅速發展的動畫技術的美學特點和受眾審美心理的嬗變,否則就成為內容上新品裝舊酒,思想上囿于泥古做派的動畫作品。
參考文獻
[1]王樹村.中國民間畫訣[M].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3
[2]劉民娟.中國木板年畫藝術在民族動畫創作中的應用研究[J].陜西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2
[3]左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M].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1992.
[4]李四達.數字媒體藝術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1
作者簡介
毛瀟然(1992-),女,籍貫:江西省南昌市,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動畫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