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英
隨著教育投入的逐年加大,許多農村中學裝備了電子白板等多媒體教室,這就為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創造了物質條件。就目前情況來看,多媒體教學在農村中學還存在一些問題,現僅就本人所從事的語文學科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談談一些看法,不足之處,還請斧正。
一、多媒體在農村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一)教學觀念落后
就我縣某中學現狀來看,目前有十個教學班,就在去年每個班都裝備了電子白板,此外,學校還有專門的微機室、語音室,教學硬件基本完善,為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提高了條件。而實際情況怎樣呢?在5名語文教師中,使用多媒體較多的有2名教師,而且使用頻率也不高。其他3名教師基本上不使用多媒體教學,依然是傳統教法。這反映了有些教師思想保守,觀念落后的現象。
(二)使用多媒體技術不成熟
很多教師不使用多媒體的原因之一是不會使用,并不是不想使用。由于某些原因,現在農村學校中教師年齡偏大,收入偏低,家庭購買現代電子設備較少,平時加上工作繁忙,瑣事較多,因而接觸電子設備時間相對較少。因此,對于學習使用多媒體來說有一定的困難。
有時候即使偶爾使用一下,也只是一些簡單功能而已。如果不是上級要求上公開課或者考職稱時必須用到計算機、多媒體等電子設備,平時有幾個人會去主動學習多媒體的技術與功能呢?何況以現在的教師評價機制來看,還是以成績作為評模評優的決定條件,對于不熟練的多媒體技術來說,許多教師也就不敢用,怕影響到學生成績。
(三)外表華麗,效果不佳
相對于觀念落后和多媒體技術不熟練情況而言,另外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外表華麗而效果不佳的課堂教學現象。這種情況主要體現在一部分年輕教師身上。相對于老教師而言,年輕教師充滿活力,對新鮮事物接受快,對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更是青睞。有的年輕語文教師很快便能利用多媒體上課,而且熱情很高。我觀摩過一些年輕語文教師的課,確實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毋庸諱言,這里面也存在一些問題。
比如有的語文課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需要慢慢品味,需要反復誦讀才能讀出感覺,讀出意境,讀出內涵。而有的教師卻把一堂課搞得熱熱鬧鬧,先是震撼的聲音轟炸,然后是華麗的畫面和高亢聲音充斥著課堂,接著是大容量的課堂練習,最后是畫面絢麗的課外拓展,總之一堂課下來是熱熱鬧鬧,鼓掌聲、喝彩聲不斷,沒有一點空閑的時間。實際效果如何呢?經過調查學生發現,雖然課堂上熱熱鬧鬧,看似學習內容很多,而實際上學生只不過大飽眼福、大飽耳福罷了,學不到什么知識和技能,課堂目標的實現也成了問題。
二、原因分析與解決途徑
(一)激發興趣,更新觀念
教師教育觀念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從主觀上分析,得過且過的思想依然存在,不想改變,怕改不好就是一個障礙。從客觀上分析,傳統教法已經經歷了很長時間,已經得心應手,覺得不改變也沒什么大不了的。要想改變語文教師落后的傳統教學的觀念,首先要激發他們學習多媒體這種現代教育技術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名言不僅適合于學生,其實也適合于需要更新觀念的教師。激發興趣的途徑是很多的,既有物質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可以舉辦一些語文教師多媒體教學比賽,適當發一些紀念品激勵;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對教師使用多媒體一定要給予充分肯定,不要嫌麻煩。著名教師王金戰曾經說過“優秀是鼓勵出來的”,只要假以時日,一定會使廣大語文教師觀念有所更新,學習使用多媒體的興趣增加,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效果會越來越好。
(二)多種渠道學習多媒體技術
語文教師不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會使用,或者不善于使用,技術不成熟。這就需要開發多種渠道學習多媒體技術。一是集中培訓。由于電子白板功能較多,同時也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因而要想熟練運用就必須進行培訓。及時聯系提高多媒體設備的技術人員來學校進行集中培訓,全程演示使用方法,最好能手把手教學。另外,教師之間要進行幫帶。畢竟技術人員不可能每天都在學校,而實際情況是電子白板在使用中會出現很多繁瑣的問題,有時候雖然是小問題,但卻起著攔路虎的作用。這就需要對多媒體技術掌握相對較好的教師(往往是年輕教師)來幫助技術不太好的教師解決問題。遇到大問題找技術人員解決,小問題校內教師解決,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就能逐步克服技術不熟練的問題,從而提高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在語文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因素在生產力諸因素中起決定作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因素是主要的起決定作用的,雖然多媒體集圖、文、聲、畫、視頻于一身,資源豐富,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但是要知道它是居于次要地位的,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使用其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的重構,不只是教學形式上的改變或者學習內容拼盤似的整合,最重要的是抓住學科的核心內容”。比如有的文本(如朱自清的《春》等優美散文)重在反復誦讀中體現文字之美,何必搞那么多的圖像、聲音來“轟炸”課堂呢?重點太多、頭緒太亂,學生來不及消化吸收,看似滿堂熱熱鬧鬧,其實教學效果不佳。要遵循“簡單、開發”的原則,讓每個學生都可以自主決定思考的角度,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他們就會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課堂中來。
參考文獻:
[1]王金戰,隋永雙.英才是怎樣造就的.
[2]趙利興.對高效課堂模式教學實踐的建議.
[3]戚鳳琴,龐毅.如何讓課堂教學產生“質變”.
[4]陳柳媚.語文前置研究“變形記”.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