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喬 (武漢理工大學 430070)
論“以人為本”的博物館景觀設計
王玉喬 (武漢理工大學 430070)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國人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國內各類博物館建設勢頭強勁,但博物館的設計較之以前更關注展陳的互動性和體驗感,“以人為本”的當博物館有望成為豐富社會大眾文化生活的新穎方式之一。
博物館;景觀設計;人性化設計;展示設計
現代博物館是保存,陳列和研究人類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機構,并且順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而且是對公眾永久開放的非盈利機構。
博物館種類很多,大體分為:歷史文化類,如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地方特色類,如蘇州民俗博物館;行業文化類,如中國茶葉博物館等。
博物館的景觀設計也從內部延伸到包括外部環境在內的整個范圍。其設計原則主要為以下三點:
1.強調休息和人性設計。傳統的博物館的內部空間主要被展覽品、文物保管所占據,景觀空間中很少有其他能夠為旅客提供服務的相關設施。所以與博物館主體相關的服務設施可以作為展館的一種文化補充,更多的被設計到建筑空間中。
2.細節與整體相結合。應當更多的注重博物館的細節設計與整體設計相結合。設計應當充分融合景觀與建筑,體現“從內到外,由外到內”的思想。
3.突出形象特質和文化內涵。設計應當通過景觀營造氣氛,烘托主題,使觀眾迅速切身融入博物館的氣氛中,將其心理狀態調整到位,并產生心理碰撞與共鳴,使其更易體會博物館的文化內涵。
設計是促進社會性需求的工具,它必須考慮能源的節約還有其對環境的影響,留下讓人能夠全面發展的空間,保證人與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設計強調以人為中心,并能不斷滿足人的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需求。景觀的規劃設計所服務的對象是人,目的是合理規劃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系,創造一個適宜人生存與發展的優良環境,使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協調平衡。人是所有設計的衡量標準,所以博物館景觀設計要考慮人與展示環境最大限度的和諧。
怎樣在博物館展覽設計中體現以人為本的觀念。設計必須考慮整體的陳列環境,渲染陳列的氛圍,突出展品的陳列效果。在信息化時代的展覽設計中科技手段的運用,例如運用科學復原三維空間,立體化的展示,還有聲光電的創意運用。而傳統的博物館展示陳列形式已經于當今的社會需求脫節,與環境設計結合的博物館設計將人的參與考慮進去,那么以前的“靜與死”的陳列宣傳就會變的“動與活”起來。較之傳統的陳列展示形式更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更輕松愉快的讓觀眾投入到展覽內容中。更好的體現博物館為公眾服務的宗旨。曾經只是為了來參觀的觀眾,在博物館中的參觀活動主要依賴視覺活動完成,這種“動活”的陳列形式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充分的調動起觀眾的感官去感受欣賞陳列品,深刻體驗陳列文化內涵。目前這種展覽形式在科技類展館中多多少少有所應用。我國的博物館主題大多屬于歷史類題材,所以其陳列形式應當借鑒運用物、景、人結合的“景觀設計”去解決。
隨著科技的發展,博物館的陳列展示設計借鑒了先進的信息化技術。例如甘肅省博物館的新館在陳列展示設計中就運用了全景化陳列的形式來展示古代環境。我國目前博物館設計水平不斷快速發展升級,大量的景觀設計在陳列展示中運用,同時考慮到參觀者的物理要求和心理需求。物理層次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人性化的景觀設計要求有明確的功能分區,要形成動靜有序、開敞和封閉相結合的空間結構,能使參觀者與陳列展示景觀之間更加和諧。以人為本的設計會最大限度地考慮人的行為方式,心理活動,讓人主動適應和理解設計。博物館景觀設計的人性化更多的體現在各種服務設施是否完善,例如對輪椅旅客、盲人、孕婦、兒童等的設施是否盡量考慮合理。
博物館景觀設計要充分考慮參觀者的心理層次上的滿足感,人的心理需求不如物理需求那樣明顯直觀,人也很難表達心理上的需求。理論上說人對景觀的心理感知是一種理性思維的過程,只有通過這一理性過程才能做出對景觀的評價,因而心理感知在人性化景觀感知過程中占有重要分量。思維形式有推理和聯想兩部分:人往往會運用以前的經驗進行推理,就是由已知前提推出未知判斷,由局部推知大致的整體,或由整體推知局部,這種思維形式有利于人系統地全面化的感知景觀;而聯想這種思維方式是由所見之物而觸動心理過程,即促景生情。對景觀的心理感知過程正是人與景觀統一的過程。無論是怎樣的景色都會引起人的感情變化。在以人為本景觀設計中,不僅要讓人睹景生情,還要使“情”升為“意”,這種意境能使感情得到升華,滿足人不斷拓展的心理需要。
1.根據軍博館的藏品特點進行建筑、景觀、陳列設計的統一規劃,按照景觀到建筑再到景觀的思路,充分考慮軍博館中景觀與陳列、建筑的關系,為軍博館營造一個和諧的主題氛圍,使觀眾在獲取軍事知識的同時與博物館產生心靈的碰撞。
2.軍博館是展示、收藏、陳列軍事相關藏品的機構,兼有教育和娛樂等多重功能,滿足不同知識層次還有不同年齡段人群的需求,尤其是人們在感受軍事知識的同時,發展成為具有深厚軍事文化底蘊和氛圍的場所,軍博館的景觀設計需要一種兼有軍事知識、人文關懷、社會效益的新景觀形式,所以整個設計規劃圍繞一個“主題”,運用不同的設計方法來表達其軍事主題,并實現軍博館的多重功能。
3.應將軍博館的各功能空間按一定的節奏組合設計,運用互含組合方法,體現出各種獨立而又統一的空間特色,為參觀者營造最佳展示陳列空間氛圍。
[1]白琰.陳列設計中的人本意識[J].中國博物館,2003(04):65-67.
[2]李衛平.淺談博物館展覽的陳列設計[J].東方博物,2003(00):101-104.
[3]吳望文.行業博物館與“三貼近”——上海鐵路博物館陳列設計貫徹“三貼近”原則的探索[J].文物世界,2006(03):64-65.
[4]李迎化.生態化:我國自然博物館現代陳列設計特征[J].中國博物館,2002(03):79.
王玉喬(1992—),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湖北武漢,研究生在讀,單位:武漢理工大學,研究方向:設計學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