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明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二臺子中心小學
小學習作教學淺析
李春明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二臺子中心小學
習作難,就是說教師教學習作時感到困難,怎么教,無章可循,感覺不如閱讀教學輕松一些;難習作,是指學生寫習作感到難寫,沒的可寫,無從下筆,假話連篇,做不到習作要求的真情實感,缺少生活體驗。
1.要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
讓學生有的可寫,有感而發。習作類型的編排上記實習作占較大的比重。例如,寫自己尊敬、佩服的一個人,寫自己的一項本領,記一件后悔的事。這樣的編排旨在培養學生能夠再現生活,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訴真情,不說假話空話。這是很重要的表達能力。
2.減少命題習作,增加話題習作
注意激發興趣,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新課標”下的習作教學,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減少束縛,開闊學生習作的思路。每一次的習作安排,都在內容的選擇上給學生比較大的自由,沒有命題,只是提出一個習作范圍,而且范圍很寬泛,選擇的余地很大。
1.教師要注重情境的創設,增強學生寫作的興趣
好的習作課要有一個好的開端。教師一上課就要把學生吸引住,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學生才能和你整節課密切的配合,才能樂于表達。
例如在教學看漫畫習作時,根據學生喜歡聽歌的特點,我給學生播放甘萍的《三個和尚》動漫歌曲,并和學生一起跟著音樂唱。學生興趣很高。我問,你們知道這首歌曲要表達的意思嗎?學生們回答說是諷刺、批評那些不注意團結、遇事互相推諉的不良社會風氣。學生經歷了活動的全過程,真實體驗了其間的樂趣,有了自己的親身感受,當然有話可說,有感可發,有情可抒。創設情景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的寫作素材,又營造了寬松的氛圍,增加了學生寫作的興趣,減少了學生對習作的恐懼感,學生自然樂于寫作。
2.幫助學生打開思路
學生感覺習作沒得寫,究其原因不在學生,而在于我們教師無法有效地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學生的思路受阻,自然就做不出文來,要不就是胡編一通。“二十年后……”是一篇想象習作。要想讓學生能展開豐富的想象,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打開學生的思維。課上,我通過古人想像小鳥一樣在藍天上自由自在地飛翔,然后就在自己身體上綁上翅膀試飛,雖然失敗了,但人類飛天的夢想并沒有破滅,經過人類的不懈努力,不但發明了飛機,還發明了宇宙飛船,飛行技術已經大大超過了鳥類的極限這個故事導入,讓學生懂得想象是人類創造美好事物的起源,鼓勵學生在生活的基礎上敢于大膽想象。
我們教師在進行習作指導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本次習作的具體要求有哪些,忽略了習作與習作之間、課文與習作之間的聯系,不能進行有效地整合;忽略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單兵作戰,不能做到化零為整,學生習作自然很難得以提高。
3.寫作指導要做到潤物細無聲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們有時會教給學生一些寫作方面的技巧。這樣做往往事倍功半,學生不容易接受。其實新課標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鼓勵學生寫自己的生活體驗,重體驗而不重技巧。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自己無感之時,很難下筆;當有感而發時,把自己最真切的感受寫下來,就是一篇好文章。所以,在指導學生習作時,要把重點放到學生的生活體驗體上,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給與及時具體地指導。比如,一位學生在訴說自己難忘的經歷時說道:“分別的那一刻,同學們都來送我,我們緊緊地抱在一起,唱起了‘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歌還沒有唱完,爸爸就喊我上車,同學們跑著和我告別……”我提示道:“當你和同學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的時候,誰的手最有力?”“張曉利。”“你從她的手感受到了什么?”“她好像在說,雖然要分別了,但我們的心是緊緊貼在一起的。”我又問:“當車子緩緩開動時,是誰跑在最前邊?”“還是張曉利。”“她這時都有哪些表現呢?”“一邊跑,一邊流著淚和我揮手。”“你知道她此時此刻想要對你表達什么嗎?”“我懂,她在告訴我,她舍不得我走,想把我留住。”這時,我對這位學生說:“你們的真情,感動了同學們,感動了老師,寫下你的這段真情好嗎?”有些學生對于生活中的素材不善于挖掘,這就需要教師來幫助他們,從細微之處入手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習作過程中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態等重點特征加以描繪。
4.注重教師的示范作用,激發學生寫作的主動性
學生的表達欲望,是決定他們習作成敗的重要因素。教師光說不練,把學生一次次“趕下水”,自己卻從不“濕鞋”,教師就缺少指導學生寫作的第一手資料。久而久之,教師指導就與學生的寫作之間形成一種“代溝”,教師感覺指導難,學生感覺寫作難。反之,教師以習作為樂,認真寫好“下水”文,以自己的寫作體驗來指導學生的寫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師的“下水”文是激勵學生寫作的一種興奮劑,讓學生找到習作的樂趣和自信,每到習作時,學生自然會有躍躍欲試,不吐不快之感,學生有強烈的表達欲望,無疑為寫好習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師要注意根據不同的習作安排好下水文章出現的時機。
新課改對習作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踏雪無痕,潤物細無聲,是我們習作指導課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