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碩秋 (南京藝術學院流行音樂學院 210013)
基礎往往被忽略,基本樂理、視唱練耳是所有音樂學科的基礎課程,是每個音樂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兩者結合訓練學生的音樂素養,這兩門課程涵蓋了音樂的基本法則及素質訓練。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要求筆者推薦即興演奏的相關教材,但市面上幾乎沒有系統教授流行音樂即興演奏的書籍,因此筆者產生了嘗試使用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來教學即興演奏的想法。筆者認為基本樂理是即興演奏入門教材,視唱練耳是即興演奏的素材、范例。
本文的重心在如何通過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學習即興演奏,筆者也想通過這個較為獨特的角度強調基礎的重要性。
流行音樂中音階、音程、和弦、和聲都建立在各種音階的基礎上,“順階和弦”是流行音樂即興演奏重要的理論基礎,熟練演奏各種音階是音樂表演的基礎,也是學習即興演奏的前提。
和弦,一些學生認為學習即興演奏要先掌握一定和聲學知識,掌握和聲學知識時間好事,但對于剛開始練習即興演奏的學生并沒有必要,和聲學是“研究和弦的結構、和聲的功能與進行、和聲運用規律的學問”。而流行音樂即興演奏大多是在已知的和聲序列上進行的,所以筆者認為開始學習即興演奏時和聲的功能與進行、和聲運用規律不是學習研究的重點,學生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和弦本身,學習和弦構成、和弦結構、和弦性質,能夠熟練演奏常用和弦的琶音,根據所給和弦演奏對應的和弦的琶音、適合的音階、“正確的音”才是學即興演奏的學生需要掌握的。
節奏與時值組合法,節奏是音樂的靈魂,流行音樂更是如此,每種流行音樂風格都有自己的節奏特點(關于即興風格練習將在視唱練耳部分討論,這里只談論基本的節奏訓練方法)。熟練掌握基本劃分節奏,通過重音移位可練習基本的時值劃分提高演奏的準確度。分析各種節奏型、特殊劃分、切分節奏,分析節奏特點,掌握節奏內在規律,將會為即興演奏提供多變的節奏動力。值得強調的是力度是節奏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同樣的節奏用不用的力度去練習是非常必要的。
常用記號與術語,在筆者的眼中記號與術語不是“說明與提示”那么簡單,它們體現音樂的力度、速度、旋律、情緒及色彩的準確與細膩,同時也在告訴我們怎么樣練習器樂演奏更細膩的表達。筆者通常將“術語”分為兩類做不同目的的練習,第一類是不改變旋律音高節奏的,如:力度記號、速度記號。筆者通常會按不同“術語”的要求演奏同一條旋律。如:漸強、減弱、漸快、減慢等。這樣的練習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體會音樂細致的變化,提高對力度、速度的控制力。第二類是改變旋律本身的,通過他們訓練對樂句的變奏改編能力,如:裝飾音記號、唱奏記號、反復記號。學生可以通過給旋律添加裝飾音讓音符有更多變化,用不同的演奏技巧連接音與音,一方面訓練了樂器演奏技巧,另一方面比較不同技巧帶來的聽覺差異。
調式調性,在部分省份及獨立院校藝術招生考試中,中古調式不在樂理考試考察范圍內,所以關于中古調式在課堂上都被一筆帶過或是直接不講。但在流行音樂即興演奏中最常用的調式音階就是中古調式,他的基本原則就是一個和弦對應一個調式音階,如:C和弦對應C伊奧尼亞調式,Dm和弦對應D多利亞調式,Em和弦對應弗里幾亞調式等,中古調式的學習加強了音階與和弦的聯系,所以不要忽視這塊內容。掌握分析調式調性的能力會讓學生知道什么情況下是半終止、全終止,什么情況下離調、轉調等。
視唱練耳,《伯克利現代吉他教程》的作者威廉姆.里維特在此書的前言中寫到“閱讀量和練習量決定你最終的水平。”筆者的理解音樂的閱讀很大程度上就是閱讀樂譜聽音樂,這就依賴學生的視唱練耳水平。學生若是能熟練讀譜或是能準確聽出旋律、和弦的性質、和聲進行,就可以快速的閱讀音樂,大量的學習音樂,這將對即興演奏有極大的幫助。
視唱練耳教材是很好的即興演奏范例材料,教材通常包含節奏訓練、音程練習、模進練習、調式音階以及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片段等內容,這些材料都可以拿來分析練習將它們發展為今后即興演奏的素材。“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相信不需要筆者在這里強調模仿學習的重要性。節奏訓練是視唱練耳中的重要環節,這里的節奏訓練比樂理部分提到的更風格化更具體。如果學生選擇的是流行風格的視唱練耳教材,會有很多代表性風格練習。學生可以通過節奏練習訓練各種組合節奏,也可以通過分析音樂片段的節奏,整理總結具有特點的風格節奏、訓練掌握不同風格的律動。音程、模進、調式方面的內容的通過樂理所學參照視唱練耳實例練習,學生會有較為清楚的認識,分析模進用的是什么音階,按照怎樣的模式重復,掌握其規律。
通過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談即興演奏起初只是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產生的想法,此文并沒有實例講解具體的練習,只是簡單概述了筆者的想法,即興演奏本身也是靈活的、具有創造性的音樂實踐活動,所以筆者希望這個較為個性的角度談及此問題可以對大家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