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利廣東省封開縣中醫院,廣東封開 526500
降鈣素原聯合病原體檢測在下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應用觀察
陳嘉利
廣東省封開縣中醫院,廣東封開 526500
[摘要]目的 探討降鈣素原聯合病原體檢測在下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2012年12月~2014 年12月期間,隨機抽取8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為研究組,再按臨床診斷分為研究Ⅰ組(細菌感染45例)與研究Ⅱ組(非細菌感染42例),同期選擇41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所有研究組患者均進行血清降鈣素原(PCT)和血清抗體(IgM)檢測,且進行痰培養,對照組僅進行血清降鈣素原檢查,各組間數據進行相關統計學對比分析。 結果 研究Ⅰ組PCT水平明顯高于研究Ⅱ組與對照組[(5.08±0.79)ng/mL>(0.52±0.20)ng/mL>(0.14±0.03)ng/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Ⅰ組PCT陽性檢出率、痰培養陽性檢出率、病原體IgM抗體陽性檢出率(91.11%、31.11%、4.88%),與研究Ⅱ組相比(23.81%、0、52.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降鈣素原聯合病原體檢測在下呼吸道感染診斷中,有重要臨床指導意義。
[關鍵詞]降鈣素原;病原體;下呼吸道感染;痰培養
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常見病癥之一,而下呼吸道感染多由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病毒等多種病原體引起[1-2]。不同類型病原體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所采取的治療方案也有所不同,故如何及時、準確地進行早期診斷,對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治療有著至關重要的指導價值。鑒于此,為提高下呼吸道感染診斷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實效性,本研究對降鈣素原聯合病原體檢測在下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探討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間,于我院選取8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為研究組,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3],且已經臨床確診為下呼吸道感染。再按臨床診斷分為研究Ⅰ組(細菌感染45例)與研究Ⅱ組(非細菌感染42例)。同期再隨機抽取41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進行對比參照。研究Ⅰ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齡40~70歲,平均(49.5±7.3)歲;研究Ⅱ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齡41~72歲,平均(49.6±7.4)歲;對照組(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齡38~67歲,平均(48.8±9.6)歲。三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同時,排除合并心、肝、腎、肺疾病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患者,所有的入選對象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研究組所有患者在使用抗菌藥物前,靜脈采血2mL兩支(A、B號);對照組健康體檢者正常情況下,于清晨采取靜脈2mL一支(C號)。(1)降鈣素原檢測:A、C號樣本經化學發光儀及相關試劑行血清降鈣素原檢測,2d內出結果。(2)病原體檢測:B號樣本經呼吸道感染病原體IgM九聯試劑盒檢測IgM抗體(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Q熱立克次體、軍團菌),檢測時注意用陽性與陰性對照血清做質控,2d內出結果。(3)痰培養:研究組所有患者在使用抗菌藥物前,充分漱口后留取晨痰進行細菌培養,7d內出結果。
1.3判定標準
1.3.1降鈣素原 降鈣素原正常參考值為0.5ng/mL,以此為界值,PCT>0.5ng/mL作為陽性判定標準[4]。
1.3.2病原體抗體 下呼吸道感染的9種病原體IgM抗體檢測中,每份血清標本出現1種及以上為陽性,結果視為此樣本陽性。
1.3.3痰培養 下呼吸道感染者痰培養分離出致病菌,結果視為本例患者陽性。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各組PCT檢測結果比較
研究組Ⅰ組PCT水平及陽性檢出率,與其他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PCT檢測結果比較
2.2研究組病原體IgM抗體檢測與痰培養結果比較
研究Ⅰ組(細菌感染)45例患者中,痰培養陽性檢出率為31.11%,病原體IgM抗體陽性檢出率為4.88%(肺炎支原體與衣原體各1例);研究Ⅱ組(非細菌感染)42例患者中,痰培養結果全為陰性,病原體IgM抗體陽性檢出率為52.38%(以肺炎支原體、衣原體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為主)。二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研究組病原體IgM抗體檢測與痰培養結果比較[n(%)]
呼吸道是鼻、咽、喉、氣管與支氣管的總稱,系指從鼻子到咽喉的空氣通道。整個呼吸道內表面都分布有分泌液和纖毛(鼻孔、咽后壁和聲帶黏膜除外),它能溫暖(或冷卻)、濕潤和凈化吸入的空氣,對于呼吸器官和人體有著保護作用[5-6]。醫學上將鼻、咽、喉稱為上呼吸道,喉以下稱為下呼吸道。人們常說的“感冒”其實是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7-8]。而下呼吸道感染90%由細或菌病毒引起,細菌感染往往繼發于病毒感染之后。針對下呼吸道感染其臨床診斷主要依賴疾病誘因、白細胞、痰培養、X線檢查等[9]。事實上,白細胞升高并不是感染的獨立預測指標,而痰培養檢出率較低、時間較長。可見,由于臨床缺乏診斷下呼吸道感染可靠的臨床指標,從而常常延誤或過度使用抗生素[10-11]。所以,及時、準確地診斷下呼吸道感染,對其臨床治療有著重要指導價值。
降鈣素原(PCT)是由甲狀腺細胞產生的一種無激素活性的鐵蛋白,屬于降鈣素的前提激素[12]。在健康人中含量極低(通常不足0.1ng/mL),正常情況下是不易被檢測到的[13]。當人體身體組織局部感染時,其PCT會升高,但趨勢也并不十分明顯,而一旦細菌感染時,其患者PCT水平就會急劇上升[14]。大量資料證實:PCT可作為細菌感染的血清學標志[15]。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細菌病原體為主,因此PCT可作為下呼吸道感染早期診斷較好的一種參考指標。呼吸道IgM九聯檢測為早期診斷病原體提供重要依據,在確定非細菌感染病原體上有積極的臨床意義。檢測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標志物有很多,其中不少研究指出,PCT在機體發生感染的過程中是一個特異性和敏感性的指標,與重癥感染具有關系密切。PCT是一種非類固醇類抗炎物質,可對人體的細胞因子進行調控。最近幾年,PCT作為一個新的重癥感染的實驗室指標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研究表明,PCT的增高與細菌內毒素和一些炎性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白介素26等)密切相關[4]。PCT在健康人血清中含量非常低,通常情況下是無法被檢測到的,當機體感染細菌時,會引起全身反應,此時血清中的PCT含量會顯著增高,其增高程度與感染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這也就是說,血清中的PCT含量越高,機體的感染程度就越嚴重[5]。PCT的生物學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細菌感染時,CALC-Ⅰ基因表達增強,導致機體軟組織和不同分化細胞釋放PCT[6]。PCT具有急性反應時相反應蛋白,激素和細胞活素的特點。血清PCT濃度在內毒素注射的2~4h后升高,6h后達到峰值,在 8~24h內進入平臺期,感染刺激結束后逐漸恢復其正常水平,半衰期約為25~30h。
本研究顯示:研究Ⅰ組細菌感染者痰培養檢出率較低(僅31.11%),而研究Ⅱ組非細菌感染者痰培養結果全為陰性。提示,痰細菌培養對下呼吸道感染診斷的敏感性較低,而對病毒感染(非細菌感染)的診斷、治療更無任何指導意義。但是,若采用降鈣素原聯合病原體檢測,可全面提高下呼吸道感染診斷的準確性、可靠性與及時性。
[參考文獻]
[1] 魏莉,王麗,和小華,等.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對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意義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 (12):2237-2238.
[2] 熊大遷,張朝明,余修中,等.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及病原體檢測對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14):1694-1696.
[3] 戴立人,曾吉,辛建保,等.呼吸道感染病原學診斷及臨床對策[J].臨床內科雜志,2001,18(5):398-400.
[4] 安英俊,張祥杰,李平,等.聯合檢測降鈣素原、血沉、C-反應蛋白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臨床意義[J].國際呼吸雜志,2013,33(6):412-414.
[5] 鄧銳,尚穎,葉阮健,等.降鈣素原對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診斷價值的研究[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1,34(12):1069-1072.
[6] 劉茜,姚偉,甘丹,等.老年下呼吸道細菌性感染患者血清降鈣素原水平及其臨床意義[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3,35(14):1524-1527.
[7] 王敏,鄭世良,程善光,等.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對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評估的價值[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5):1695-1697.
[8] 徐寧,毛小琴,撒亞蓮,等.PCT、CRP在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3):463-464.
[9] 張穎,張杰,馬晉,等.血清降鈣素原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臨床意義[J].山東醫藥,2011,51(21):7-9.
[10] 石玉玲,廖揚,曾珠,等.血清降鈣素原在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診斷與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44-46.
[11] 張立,黃靜,徐婷,等.降鈣素原指導抗生素治療策略在社區獲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中應用的薈萃分析[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35(4):275-282.
[12] 鄭秀霞.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對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價值[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19):2895-2896.
[13] 施永新,宋衛青,李化會,等.血清降鈣素原和內毒素檢測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診斷和療效判斷中的價值[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5 (3):397-400.
[14] 張德忠,陳官晉,吳曉春,等.血清降鈣素原測定在指導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治療的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2,25(3):293-295.
[15] 黃清容,鄧建欣,何茂婷,等.降鈣素原聯合病原體檢測在下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11):1508-1509.
[中圖分類號]R44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5)23-126-03
收稿日期:(2015-08-25)
Observation of application of procalcitonin combined with pathogen detection in diagnosis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HEN Jial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Fengkai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Fengkai 5265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ve effect of procalcitonin combined with pathogen detection in diagnosis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87 patie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they were allocated to the researchⅠgroup (45 cases in bacterial infection group )and the researchⅡgroup (42 cases in non-bacterial infection group) according to clinical diagnosis. And 41 healthy cases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Serum procalcitonin (PCT) and serum antibody (IgM) of patients in two research groups were detected and received sputum culture.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received serum procalcitonin detection. Statistics of three groups were received correlation statistical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Results PCT level of the research Ⅰ group was(5.08±0.79)ng/mL,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searchⅡgroup(0.52±0.20)ng/mL and the control group(0.14±0.03)ng/mL.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hen compared(P<0.05).Positive rates of PCT,sputum culture and pathogen IgM antibody of the research Ⅰ group and the researchⅡ group were(91.11%,31.11%,4.88%)and(23.81%,0,52.38%)respectively.Differences had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Procalcitonin combined with pathogen detection in diagnosis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has important clin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Procalcitonin;Pathogen;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putum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