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芳紅
(贛州市人民醫院,江西341000)
健康教育對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的影響
鐘芳紅
(贛州市人民醫院,江西341000)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對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效果的影響。方法 按照是否接受產后健康教育,將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來該院分娩的120例產婦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產婦在此基礎上實施產后健康教育,比較兩組產婦出院時情緒狀態及母嬰保健知識掌握度、純母乳喂養率和護理服務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產婦出院時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母嬰保健知識掌握度、純母乳喂養率及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產后健康教育能夠提高產婦對母嬰保健知識掌握度、純母乳喂養率和護理服務滿意度,改善產婦產后心理狀態,臨床效果顯著,應用價值較高。
健康教育; 母嬰同室; 病人滿意度; 產后保健; 護理質量審核
產婦產后護理干預對促進產婦產后康復具有重要意義[1]。女性懷孕至分娩是一個復雜的生理和心理變化過程,尤其是分娩時需要承受程度較高的疼痛,對其影響較大。隨著護理學研究的進展,目前臨床上的護理模式已經逐漸轉變傳統的以疾病護理為中心的護理觀念為以產婦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模式。產后母嬰同室即為優質護理模式影響下的產物,有助于護理人員同時對產婦和新生兒實施有計劃的、針對性較強的、細致且全面的產后護理,對產婦產后恢復和新生兒健康成長,預防母嬰并發癥均有積極意義[5]。現將本院對健康教育在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中的應用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來本院分娩的12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產婦均為單胎足月產婦,未合并其他急慢性疾病,產前檢查結果均正常;排除合并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礙者。按照是否接受產后健康教育將120例產婦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6.27±6.33)歲;初產婦38例,經產婦22例;分娩方式:陰道分娩40例、剖宮產20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7.02±6.41)歲;初產婦39例,經產婦21例;分娩方式:陰道分娩41例、剖宮產19例。兩組產婦年齡、產次、分娩方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產前健康教育、心理指導、助產護理、產后飲食指導、新生兒喂養指導及產后出院指導。觀察組產婦在此基礎上實施產后健康教育,具體如下。(1)心理健康宣教。產婦產后易對產時劇痛遺留心理陰影,對新生兒性別十分在意。護理人員需及時疏導產婦因分娩和產后切口疼痛出現的負面情緒,鼓勵家屬多關心產婦,避免出現重男輕女現象[2]。(2)產婦保健知識健康宣教。向產婦及家屬詳細講解分娩后各種注意事項,指導產婦合理安排產后飲食,增強產婦產后自我保健意識,促進產后快速康復,講解母乳喂養的重要性,指導產婦掌握母乳喂養技巧[3]。(3)新生兒保健知識健康宣教。向產婦及家屬詳細講解新生兒早期喂養、接觸、撫摸、衛生清理等的注意事項,指導產婦及家屬掌握新生兒護理相關技巧。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出院時情緒狀態及母嬰保健知識掌握度、純母乳喂養率和護理服務滿意度。情緒狀態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4]。HAMA評分包括:焦慮心境、緊張、害怕、失眠、認知功能、抑郁心境、肌肉系統癥狀、感覺系統癥狀、心血管系統癥狀、呼吸系統癥狀、胃腸道癥狀、生殖泌尿系統癥狀、自主神經系統癥狀、會談時行為表現等14項內容,以5分法計分。即0分為無癥狀;1分為輕;2分為中;3分為重;4分為極重。HAMD評分包括:抑郁心境*、有罪感*、自殺*、入睡困難、睡眠不深、早醒、工作和興趣*、遲緩*、激越*、精神性焦慮*、軀體性焦慮*、胃腸道癥狀、全身癥狀、性癥狀、疑病*、體質量減輕、自知力、日夜變化、人格解體或現實解體*、偏執癥狀*、強迫癥狀、能力減退感*、絕望感*、自卑感*等24項內容,其中標注“*”的項目為5分法計分(同HAMA評分),其余項目為3分法計分。即0分為無癥狀;1分為輕至中;2分為重。評分越高表示焦慮抑郁狀態越嚴重。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出院時HAMD、HAMA評分比較 觀察組產婦出院時HAMD、HAMA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出院時HAMD、HAMA評分比較(±s表)

表1 兩組產婦出院時HAMD、HAMA評分比較(±s表)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HAMD評分 HAMA評分60 60 7.02±1.03a7.68±1.14 6.35±1.08a7.03±1.23
2.2 兩組產婦母嬰保健知識掌握度、純母乳喂養率及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產婦母嬰保健知識掌握度、純母乳喂養率及護理服務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母嬰保健知識掌握度、純母乳喂養率及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n(%)]
優質護理模式有助于護理人員同時對產婦和新生兒實施有計劃、針對性較強、細致且全面的產后護理,對產婦產后恢復和新生兒健康成長,預防母嬰并發癥均有積極意義[5]。
健康教育為常規護理中的重要內容,傳統護理觀念中僅對產婦產前進行簡單的健康指導,告知產婦分娩及產后注意事項,在提高產婦產后母嬰保健意識、新生兒健康喂養意識及改善產婦產后心理健康狀態等方面存在有較大欠缺[6]。本研究中通過對產婦實施心理健康宣教、產婦保健知識健康宣教、新生兒保健知識健康宣教等產后健康宣教內容,成功解決了上述問題。其中心理健康宣教是針對產婦產程中的分娩劇痛及產后家屬對新生兒性別的關注給產婦帶來的壓力。臨床研究表明,產婦產后存在嚴重負性心理可明顯增加產后大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7]。心理健康宣教能夠有效疏導產婦可能出現的負面情緒,幫助患者恢復產前健康積極的心態,為產婦產后恢復和降低各種并發癥發生率創造了有利基礎條件[8]。產婦保健知識健康宣教和新生兒保健知識健康宣教則是針對產婦及家屬對母嬰保健知識了解度不夠、重視度不夠的問題而實施,目的在于通過口述、書籍、圖像等多種途徑向產婦及家屬普及產后產婦恢復重要性、產婦恢復注意事項、產婦飲食及護理技巧、新生兒喂養注意事項、新生兒科學喂養重要性、新生兒喂養和日常護理技巧等知識,提高母嬰保健知識掌握度和相關護理技巧,為產婦順利恢復和新生兒科學喂養提供了有利條件[9-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出院時HAMD、HAMA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產后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改善產婦產后心理狀態,對產婦產后生活質量的提高是有利的。觀察組產婦母嬰保健知識掌握度、純母乳喂養率及護理服務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產后健康教育在提高產婦母嬰保健知識掌握度和純母乳喂養率上有顯著臨床優勢,也有效提高了產后護理的質量。
總之,產后健康教育能夠提高產婦對母嬰保健知識掌握度、純母乳喂養率和護理服務滿意度,有效改善產婦產后心理狀態,臨床效果顯著,應用價值較高。
[1]張素卿.健康教育對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656-657.
[2]肖琳.健康教育對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5):99-100.
[3]何芳,任小玉,程敏媛.母嬰同室產婦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西部醫學,2010,22(6):1136-1137.
[4]Wuytack F,Curtis E,Begley C.The health-seeking behaviours of first-time mothers with persistent pelvic girdle pain after childbirth in Ireland:adescriptive qualitative study[J].Midwifery,2015,31(11):1104-1109.
[5]何小玲.母嬰同室新生兒早期母乳喂養的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3):388-389.
[6]姚培琴.健康教育對母嬰同室產婦產后心理狀況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34):5297-5298.
[7]于秋梅.健康教育對母嬰同室產婦護理的影響[J].華夏醫學,2015,28(1):113-115.
[8]王玉翠.探討健康教育對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15):50-51.
[9]劉玉紅,崔榮霞,劉彥榮.健康教育對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的影響研究[J].吉林醫學,2012,33(30):6696-6697.
[10]郭麗瓊.母嬰同室產婦實施健康教育方法的探討[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1):111-112.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3.048
B
1009-5519(2015)23-3642-03
2015-08-31)
鐘芳紅(1973-),女,江西贛州人,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護理管理工作;E-mail:20229549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