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運
如今,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使受眾分流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如何鞏固、提升電視這一傳統媒體的影響力是擺在電視新聞工作者面前的一道現實考題。阜新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自辦的《阜新新聞》、《新聞廣場》、《新農村》、《今晚三十分》四檔電視新聞類節目連續四年獲得省廣電系統評比名牌欄目或優質欄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重視選題策劃,不斷提升節目品質,進而贏得業內外良好的口碑。
策劃一詞最早源于《后漢書.隗器傳》,“是以終申,策畫復得”,策劃在《辭海》中作策畫之解,是計劃、打算的意思。
電視新聞節目的選題策劃應遵循真實性、創新性、貼近性、可操作性等原則。所謂真實性就是選題不是憑空想象,隨心所欲,杜撰新聞,制造新聞,而是尊重新聞規律,最大限度發揮主觀能動性,以事實為基礎和依據,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做到本質真實,盡可能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內在品質和規律,達到輿論引導效果最大化。所謂創新性就是突破常規,標新立異,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優”,創意新奇,獨具一格,這是電視新聞節目選題策劃的靈魂。所謂貼近性就是立足地域化,把黨的主張與群眾的心聲結合起來,圍繞百姓的生命、生計、生活、生產做選題,反映他們的喜怒哀樂、苦辣酸甜。所謂可操作性就是要根據本單位、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情況以及節目的定位量力而行,量體裁衣,不能云山霧罩,好大喜功,脫離現實。
電視新聞節目的選題有很多路徑。可以從各級黨政工作信息、各級媒體報道的信息以及網絡信息中找選題,再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作報道。除此之外,我們在實踐中探索出一些切實可行的電視新聞節目選題路徑,在此與同行進行交流。
一、圍繞主旋律作新聞選題策劃
作為地方一級主流媒體,如果離開當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作報道,就是做無用功;如果不關心百姓現實所思、所想、所盼,無病呻吟,或報喜不報憂,群眾也不會買賬,在一定程度上,這樣的媒體存在的價值也不大。在工作實踐中,我們深知媒體的責任,自覺擔當,緊緊圍繞當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從年初開始,按照不同節點精心策劃選題。例如,2014年,阜新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在《阜新新聞》中先后開設了《群眾路線進行時》、《推進200萬畝示范帶建設》、《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尋找最美勞動者》、《創業有未來》、《優秀人才風采》、《感動在基層》等二十多個專欄,改碎片式宣傳報道為集群式宣傳報道,并配發本臺評論、述評、編后話、記者感言等,為弘揚主旋律、提供正能量創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圍繞民生新聞做選題策劃
用電視表現形式,以市民為主要受眾,關注老百姓的身邊事、麻煩事、稀奇事、熱議事,重點是圍繞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收費、食品安全、安全生產、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業改制、環境保護、城市拆遷、土地征用這些考題做策劃,避免了雞雜狗碎式的選題。每年,我們結合《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的民生工程逐項按照進度進行跟蹤報道,年底再進行整體盤點。此舉提升了百姓幸福指數的同時,提升了《新聞廣場》這檔民生新聞欄目的品質。
三、圍繞重要節日做選題策劃
利用節日做新聞選題是增強新聞貼近性、時效性的有效途徑。連續多年,阜新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抓住元旦、春節、清明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七一黨的生日、八一建軍節、重陽節、中秋節、十一等重要節日,除了報道動態新聞外,以此為切入點,拓寬話題,延伸報道鏈,做組合式報道,將相關新聞做深、做透。例如每年的元旦前夕,新聞中心精心策劃元旦那檔新聞節目。新年當天,派出多路記者奔赴企業、項目建設一線、鄉村、社區、軍營、商場、農貿市場等,采取現場報道的形式,反映各條戰線新年新氣象,后期進行精心制作、編排。基于此,阜新廣播電視臺參評的遼寧新聞獎多次榮獲電視節目編排類一等獎。
電視人與電視觀眾之間的紐帶是電視節目,電視新聞節目選題策劃是做好電視新聞節目的基礎。一次出色的電視新聞選題策劃,就可能做出一條、一檔影響力較大的片子,引起觀眾共鳴,獲得點贊,久久為功,堅持不懈做下去,就能成就一個新聞名牌欄目。
(作者單位:阜新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