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鋒(中山市小欖鎮生產力促進中心,廣東 中山 528415)
信息生態環境下工業節能減排知識管理的影響因素研究
梁健鋒
(中山市小欖鎮生產力促進中心,廣東 中山 528415)
摘要:全球氣候變化,威脅著人類生存及發展空間,威脅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節能減排工作,受到了世界的廣泛重視,中國作為世界經濟體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與世界經濟的相關度越來越高,改革開放后,中國不斷要求經濟的快速發展,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因此,近些年來我國不斷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進程,關鍵詞:信息生態;節能減排;影響因素
工業企業節能減排提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首先是國際環境保護的要求,當今世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全球氣候變暖,沙塵天氣、自然災害越來越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生存權力,因此環境問題迫在眉睫,各國為維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相繼簽訂了《京都議定書》、《哥本哈根協議》等保護環境的一系列公約,因此各國為實現對國際社會的承諾,必須不斷依靠自身力量,努力積極行動起來,相互理解、信任才能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國家大力整改,關閉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因此企業必須積極承擔保護環境的責任,完成國家節能減排對企業的要求,提高能源的的利用效率,使企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最后是工業企業自身發展要求企業必須走上節能減排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以中山市歐曼科技照明有限公司為例,過去企業長期走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生態環境破壞越來越嚴重,影響了企業的長遠發展,企業為長遠發展計,從多方面進行改革,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企業增加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節能減排知識管理比原材料管理、資金、技術管理相比價值更高、實用性更強,知識管理本身是信息管理的延續,主要包括知識的獲取、應用、傳遞及創新,因此將企業推進節能減排的影響因素分為,企業信息系統與企業外部因素。
2.1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個宏觀概念,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企業長期發展的精神力量,是企業凝聚力的體現,現如今,我國非常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因此,企業要把握商機,了解消費者需求,進行節能減排知識管理。中山市歐曼科技照明有限公司,位于本項目位于中山市東鳳鎮東和平村,由于過去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對周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自從企業積極優化產業結構,進行技術創新,充分利用了企業自身優勢,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企業獲得自身優勢提高企業競爭力,把企業的經營方向與國家政策相一致,與消費者需要相一致,緊隨時代潮流,才能實現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2.2信息主體。所謂的信息主體,其實就是人本身,信息主體在企業信息生態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知識的載體,信息主體要不斷加強自身環境保護意識,加強經營理念,勇于接受挑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資源的浪費和廢棄物的排放,要開拓思路,重視創新、重視科技的發展,逐步研發、引進節能減排技術、改善企業效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利潤,進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這是企業發展的新機遇。
2.3企業技術。企業要不斷加強信息交流平臺的建設,在信息化的今天,企業信息關系著企業的未來,關系著企業工作效率的提高,關系著企業人力的有效管理,因此企業要不斷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完善電子商務網站建設,不斷健全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這些信息交流平臺的建設,有助于企業信息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有效交流,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有助于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3.1由于全球化的影響,環境保護已經刻不容緩,我國為了能夠更加有效的開展環境保護工作,提高相關部門的辦事效率,驚醒企業,將節能減排列入法律范疇,嚴格要求企業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號召社會各界參與到節能減排工作中來,這也是新時期國家對人民物質文化的新要求,是對企業發展的新要求,也是對人民的精神號召,這樣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向前。
3.2進出口環保標準。由于全世界都參與到環境保護中,都重視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產品安全的重要性,由于世界能源礦產分布不均,及綠色壁壘的存在,對各國進出口貿易及環境都影響加大,因此對于進出口產品都進行嚴格的環保標準檢測,因此我國在產品生產前必須考慮其經濟效益和環保要求,出口產品要進行嚴格的環保標準審核,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審核,產品必須符合環保標準,出口標準,同時還必須符合我國環境保護相關法規政策的要求,產品生產過程中必須符合污染物排放要求,符合本產業的政策要求。
3.3國家政策。我國是能源資源大國,能源總量較大,但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嚴重短缺,過去我國過分重視經濟增長速度,人民經濟收入的提高,忽視了環境保護,忽視了生態文明建設,資源浪費嚴重,環境破壞嚴重,過去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低,技術落后,工業設備落后,高耗能、高排放的經濟增長方式長期持續,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企業只注重經濟利益的實現,目光短淺,無視利潤增長帶來的環境污染,企業技術改造需要經濟和人才的支持,因此如科技發展不能夠確定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企業便不會嘗試技術創新,但是長期粗放式的經濟發展,能源需求量大,資源浪費嚴重,加劇了資源、能源緊張的局面,因此國家為實現開發和節約共同發展,已經先后制定了幾部法律、法規,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國大方范圍IDE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節約資源,現如今已經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國家通過宏觀政策的調整促進節能減排的進一步發展,企業如想長期發展,必須增加技術創新。
3.4公民意愿。公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影響政府政策的制定,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能夠真實的反映公民意識,在公共決策,公民的意愿對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格外重要,政府為實現社會服務的最大化,不斷地平衡和協調各個群體之間的利益,工業企業進行節能減排,是公民有意愿的真實體現,面對國家及輿論壓力,工業企業逐漸減少了資源浪費的現象,走上了節能減排的科學發展的道路,企業減少了資源的浪費,降低了廢棄物的排放,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企業還要加大科技投入,發展信息生態產業連鎖產業,使上游產業廢棄物成為下游產業的原材料,推動企業低碳生產,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這樣有利于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經濟持續發展,實現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秀南.供應鏈信息生態系統失衡及對策研究[J].情報學,2011(03):76-79.
中圖分類號:X322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