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秋
摘要:WTO成立以來,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這些國家漸漸成了實施貿易救濟的新秀。經濟全球化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在融合過程中國際間貿易摩擦不斷深化,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摩擦日益加劇。文章首先分析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摩擦產生的原因,然后提出相應的緩和策略,以促進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繁榮和世代友好。
關鍵詞:對外貿易 發展中國家 貿易摩擦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快,為各國的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各國之間對外貿易也更加頻繁。但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我們不只有機遇更多的是挑戰。如何在對外貿易中合理的處理貿易摩擦是我國走向經濟穩健發展的重要一步。
一、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產生貿易摩擦的原因
我國與貿易伙伴產生貿易摩擦的原因眾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產品結構趨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口貿易主要集中在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但是與我國開展貿易行為的貿易伙伴國的比較優勢也同樣集中在此, 從而在產業類型上我國與發展中國家有很大的競爭性和相似性。在很多領域中目標市場重疊度高, 首先會導致中國“擠占”了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國外市場;中國對貿易伙伴國的出口量不斷增加會導致其相應的國內產業面臨本國的消費沖擊,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兩方在外資上的競爭。所以,在產業結構相似和競爭的情況下,貿易伙伴國為了保護本國企業,多次發起了針對我國產品的反傾銷訴訟和其他各種保護措施。
第二,國際貿易不平衡和分配利益的不均衡加劇了貿易伙伴與我國之間的矛盾。就總體經濟實力和制造業競爭力來說,我國很顯然是要優于其他貿易伙伴國的。同時,與進口國進行貿易交易過程中,中國多數時候是順差國,這使得這些國家傾向于采用壓制或設定不合理的貿易壁壘,這一點也讓中國在對其他國家開展貿易行為時,比較容易出現對外貿易摩擦。通常來說,獲得最優利益是國與國之間開展貿易行為的主要目的之一,如果出現利益不平均的情況,那么貿易摩擦就在所難免。由于中國經濟的騰飛,部分貿易伙伴國認為我國占據了大部分利益,所以很多國家采取了貿易摩擦欣慰試圖影響貿易行為,進而影響貿易利益分配。另外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高,“中國威脅論”也逐漸出現在人們視野中。這也使得我國在貿易行為中遭受到了較多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另外,我國在與發達國家開展貿易行為中,發達國家通常采用的貿易保護手段更多的被其他發展中國家所模仿,這使得我國在出口產品時也面臨著較大困難。
第三,中國本身因素。首先,中國擁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方便開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參與國際之間的貿易活動。中國出口的迅猛增長,對原來已經產生的利益格局造成了一些影響,不但威脅了發達國家的經濟利益,又使發展中國家受到一定的沖擊,這些很容易引發貿易摩擦。其次,中國缺乏應訴積極性。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國對待此類問題的不重視,這也將會使貿易伙伴國對我國頻頻挑起貿易爭端。長期以來,在反傾銷問題上的應訴率非常低。我國政府機構由于同情經濟落后的國家,很少就有關貿易摩擦的問題與他們進行談判,促使一些不公正的貿易保護政策的制定。國內許多出口企業缺乏有關國際貿易和法律知識,對發展中國家的市場狀況缺少基本的了解,認為與其應訴還不如去開拓新的產品市場,所以應訴發展中國家的有關案件比較怠慢,這也會滋生了發展中國家對中國進行貿易摩擦的風氣。
二、對減少我國與發展中國家貿易摩擦的一些建議
對于產生貿易摩擦的不同原因,可以采取如下戰略
第一,對于我國合理權益,我們應該積極采用較為有效的措施來保護。特別是在面對其他貿易伙伴國的貿易爭端時不要畏縮。同時,在處理與貿易伙伴相關的權益問題的態度上,我們要堅決。以公平公正的原則為基礎,積極爭取貿易企業的合法利益。我國政府等機構應該增加與他們之間的交流,盡量尋找除貿易摩擦之外更為有效的解決機制。而且,我國的貿易企業要敢于同他們進行貿易訴訟。最后,我國貿易企業的貿易對象不能僅限于少數國家,應當積極拓展尚不發達的貿易區域,這樣可以較為安全的平攤可能面臨的貿易風險。
第二,調整出口戰略,改變對貿易伙伴國的出口產品結構。出口的飛速增長,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面對我國出口量的不斷攀升時,均表現出了發對的行為。他們紛紛采取以反傾銷為主的一些列措施,從這一點來看,我國應調整為以內需為主導的戰略。在此之外,我國出口產品的內在技術和品牌知名度也需要進一步提高,尤其是要拜托過去人們的低價印象。實現差異化的市場戰略,轉勞動密集型為技術密集型,彌補中國與貿易伙伴國結構方面的差異,從而緩解兩方之間的貿易摩擦。
第三,加強與貿易伙伴國之間的經濟交流與溝通。我國應盡量增加與貿易伙伴國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同時加大力度推廣與我國進行貿易行為時所獲得的互惠互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要在最大程度上減少貿易摩擦,我國國內的經濟結構以及同貿易伙伴尤其是非原料出口國之間的這一貿易結構亟待調整。隨著經濟實力的提高,我國對整個發展中國家這一團體的話語權也逐漸提升,所以我們應抓住機遇,不斷深化與貿易伙伴之間的溝通。我國的和平崛起不僅有利于維持世界的和平和提高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也能不斷推進中方與貿易伙伴之間的對話交流,持續提高彼此的信任度,讓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的和平崛起給予理解和支持。
參考文獻:
[1]黃嘉.發展中國家對華貿易摩擦的原因及對策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2(23)
[2]盛斌.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
[3]闞大學,呂連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摩擦比較研究[N].河北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0(1)
[4]邁克爾·波特,李明軒等譯.國家競爭優勢[M].北京: 華夏出版社,200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