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君
摘要: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群眾的公共需求不斷增加,行政單位的固定資產也不斷增加,行政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其服務質量。因此,管理好行政單位的固定資產是一項緊迫的任務。近年來,行政單位在很多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在資產和預算管理對接的問題上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資產和預算管理是行政單位財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預算的公平性決定了行政單位的資產管理質量,反過來,資產管理質量又直接決定了資金使用合理與否。所以,要盡快實現資產和預算管理的對接。
關鍵詞:事業(yè)單位 資預結合 資產管理
一、引言
近年來,行政單位出現了資預結合的新預算管理方式。這種新的資產管理方法方式新穎、涉及面廣,是實現精細財務管理的有效途徑,能夠節(jié)約和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高行政單位的資產經費的使用效益,能夠加強對資產和預算的管理。財政部規(guī)范了行政單位的資產管理辦法,確立了資預結合的原則。這種資預結合的方法是行政單位資產管理改革的必然趨勢。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有所體現,在資產購置的內容豐富,金額較大的情況下,指定預算時就必須要有詳細的資產收入表和購置明細,這樣才能便于相關部門對行政單位的監(jiān)督,同時資產購置一定要明確資產配置方式以及購置方式,這些都是預算編制所必須的重要內容。由上述情況來看,資預結合是行政單位資產管理方法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資預算結合的重要性
(一)資預結合是國家財政方針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我國對于資產和預算管理工作的加強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因此行政單位要不斷深化預算制度改革,完善資產管理體制,細化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配合,真正讓預算起到統領經費的作用。這些方法對于保護行政單位資產有著重要意義,可以有效地維護國有資產。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對接,用預算管理來輔助資產,能夠讓預算編制更加合理,是保護國有資產的有效途徑,是國家財政方針的必然要求。
(二)資預結合是推動財務改革的必然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新形勢也對行政單位的財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進一步健全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方式,對于財務工作的改革勢在必行。首先,行政單位在政府采購和推行部門預算等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管理工作上做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在資產管理方面存在著配置不科學和管理不完善等問題,這就導致了很多不合理的現象出現。其次,行政單位資產數量巨大,從購置到運行這一整個過程,都是依賴于財政預算經費的,并且經費在預算中占有很大比例。所以,必須將資產和預算科學地結合起來,才能夠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實現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最后,是將資產實物和預算結合起來,實現金額和數量的同步變化,實行這種管理模式,才能維護資產配置的效益性,節(jié)約配給。除此以外,資預結合促進了行政單位的廉政建設,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資預結合是加強資產管理的客觀需要
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是行政單位對資產進行管理的兩個方面,分別是對實物形態(tài)和價值形態(tài)的資產進行管理,這兩種管理形式是同一實質的不同體現,有區(qū)別但是又密切聯系:資產管理是表象上的,預算管理是實質性的。在行政單位內部,歷年的預算經費累積形成了資產積累,所以,新的預算安排要參考資產的賬目,嚴格控制資產管理工作,強化資產管理的精細程度,不斷提高預算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四)預算結合對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預算編制是行政單位在配置固定資產時所需要的重要內容,是規(guī)范使用資產的重要途徑。因為只有合理科學的預算編制,才能保障資產配置遵循公平高效的原則。預算管理能夠決定資產增量和存量的關系,如果預算管理工作沒有做好,就會影響行政單位的資產使用情況。由此可見,編制預算對行政單位的資產管理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資預結合管理方式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思想認識不到位
很多行政單位領導者受到傳統觀念影響,對資產管理工作的認識不深刻,不能夠對這項工作有足夠的重視,對單位的日常管理不到位,對于資產的損壞和減少不了了之。在許多行政單位內部領導者和許多工作人員只是重視價值形態(tài)上的資金,而對實物形態(tài)的資金不夠重視。對于資預結合這種資產管理方式的認識還存在一些誤區(qū),這就使得編制和執(zhí)行的部門合作的不愉快,產生了一些阻力。一些具體的單位部門有時候會花很多精力還爭奪資金和項目,然而卻不愿意在資源配置預算的編制上下功夫。這種粗獷的資產管理方式體現了傳統制度的缺點,所以,一定要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提高對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
(二)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
資產管理是近年來提出的新要求,所以資產管理制度還是不夠完善,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不斷健全該制度。除此以外,資預結合的新管理方式還處于探索階段,很多具體內容還不夠仔細明確。如:價值和實物的結合方式不明確,資產配備的具體標準不夠細化,資產配備標準不清,會使大量資產閑置浪費等,資產減少隨意性強,賬務處理不及時等問題產生,對各種標準的執(zhí)行性考察不夠,沒有明確保障執(zhí)行的措施等。這些問題無法明確就會阻礙資預結合工作改革的步伐。另外,這種資預結合方式在程序設置上不十分科學,不能明確各部門的分工和職責,對于預算的審核流程并不科學,這就會導致工作執(zhí)行不暢通。
(三)資產收益管理和預算編報工作不到位
在預算編制工作上,主要有針對性不強和要素不夠完整的問題。很多固定資產沒有被算入預算編制,存在條目不清和要素不全的現象,因此預算編制也就無法更好地反映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行政單位在資產收益管理工作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缺乏制度規(guī)范和相關部門的監(jiān)督,這些都會直接導致一些問題的出現。具體來說,行政單位在資產外借上面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規(guī)范的管理操作手段和科學的流程,因此導致了資產的出租和轉讓的價格過低,導致資產管理工作混亂,一些違法貪污的現象也就隨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