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柔
一、研究意義
本文借中歐綠色貿易壁壘的發展狀況,對相關國際貿易保護及綠色貿易壁壘的基本理論進行了分析,將單純理論與兩國貿易往來實際相結合,彌補了綠色貿易壁壘研究的單一性。同時提出了出口企業應對歐盟貿易壁壘的恰當策略,有助于我國出口企業規避風險、提高國際競爭力,繼而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綠色貿易壁壘概述
(一)綠色貿易壁壘內涵
綠色貿易壁壘是指國際貿易中一些國家從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權益出發,通過設立一系列法律、環境技術標準以及檢驗檢疫程序,對進口商品或服務進行貿易限制的手段和措施。
(二)綠色貿易壁壘的特點
1、合理性與合法性
綠色貿易壁壘措施的出臺,出于綠色環保的目的,并著實產生了抵制高污染貿易產品的效用。GATT和WTO都有關于為保護資源環境可以采取措施的規定,且各國往往依照相關國際法和國內基本法律制定相關法律。
2、復雜性
貿易壁壘的設定涵蓋實物、知識產權以及服務方面的貿易,其運用更涉及商品的研發生產、包裝運輸、分配消費各個階段,廣泛適用于各貿易領域。此外,由于國情、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不同,各國的綠色貿易壁壘措施浩繁龐雜。
3、隱蔽性與靈活性
由于綠色貿易壁壘的復雜性,其貿易保護的目的可以隱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針對不同的貿易往來項目可運用不同舉措,具有極高的隱蔽性和靈活性。
4、針對性
綠色貿易壁壘實則是發達國家對于欠發達國家的一種貿易歧視。身為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國很難達到進口國標準,或是為此提升成本、錯過進入市場的最佳時機,縮減了貿易利潤。
5、雙重性
綠色貿易壁壘在客觀上具有其合理性,但在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制定嚴苛的標準舉措實則拉大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降低了全球資源配置的效率。
(三)綠色貿易壁壘的產生背景
1、生態因素
二戰之后,各國經濟加速增長,與此同時全球生態環境惡化、自然資源匱乏的狀態更為嚴重。以聯合國為代表的國際社會更為關注可持續發展,而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保障人類健康成為公眾的共同訴求。
2、經濟因素
二戰后,在WTO的為代表的經濟組織倡導下,世界各國大幅度削減關稅,傳統的關稅壁壘對貿易保護的作用越來越小。而歐洲各國在二戰中經濟損失重大,因此,綠色貿易壁壘就成為了發達國家進行貿易保護的重要手段。
三、綠色貿易壁壘的效應
(一)中歐貿易現狀
自2001年中國入世后,中歐貿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通道。從2004年到2013年,無論是中歐雙邊貿易總額,還是我國對歐盟的出口貿易額都基本呈上升趨勢,但由于中方順差引起的中歐貿易摩擦不斷,嚴重影響著中歐貿易發展進程。
(二)綠色貿易壁壘的負面效應
歐盟對華綠色貿易壁壘幾乎波及到我國對外出口的所有領域,每年造成的損失相當于當年出口額的20%左右。我國為維護農產品的對歐貿易,維護本國經濟利益,必然采取相應措施,導致中歐貿易摩擦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的企業形象。
(三)綠色貿易壁壘的正面效應
我國以農產品為代表的出口產品生產技術落后,產品附加值較低,因此在貿易壁壘的限制下,質量標準的提高可倒逼產品升級改革。同時,也將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加快實現綠色生產和可持續發展。而綠色貿易壁壘在客觀上也將促進我國相關技術法規、標準的制定和完善,利于提升整個行業水平。
四、綠色貿易壁壘的應對
(一)政府在應對綠色貿易壁壘中的作用
政府加強對出口企業的扶持有利于提高我國農產品出口的抗風險能力,改變被動局面。從財政補貼角度來言,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技術人才的教育資金投入、合理的稅收政策、淘汰落后僵尸企業均有利出口企業的發展。此外,政府應帶頭建立與國際標準相適應的準則,加強和歐盟在不同領域的合作,對擴大出口,也有積極意義。
(二)行業協會在應對綠色貿易壁壘中的作用
行業協會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形式,是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樞紐。但直至目前,我國的行業協會發展不平衡、組織建設不協調、功能單一,在應對貿易壁壘方面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行業協會要在農產品生產中發揮監測作用,從根源處減少低品質產品出產可能。此外,由于中歐貿易間信息不對等,行業協會應積極發揮服務職能,加快信息網絡建設,及時獲取歐盟綠色壁壘的相關信息,以便降低農產品出口遭遇綠色壁壘的可能性。
(三)企業在應對綠色貿易壁壘中的作用
企業作為出口過程中的主體,在提高出口水平和應對貿易壁壘方面發揮的作用最為關鍵,要在調高質量要求,轉變價格戰的觀念,形成品牌效應,建立穩健的合作關系,從提高品牌忠誠度入手擴大出口,進而改變綠色貿易壁壘帶來的負面效應。
參考文獻:
[1]林國華,林卿,王慶.《農產品貿易壁壘研究》[M].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
[2]劉春香.基于國際比較視角的中國農業競爭力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128-223
[3]范培.綠色貿易壁壘對山東省農產品出口影響及對策[J].經濟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