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魯林
摘要:勞資關系對于企業的生產經營以及員工的合法權益維護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構建良好的勞資關系不僅是企業長遠穩定發展的需要,對于維護社會和諧,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企業勞資與社保管理,首先概述了企業勞資與社保管理工作現狀,進而分析了企業勞資與社保管理中存在問題的主要成因,并就改善企業勞資與社保管理,提出了幾項可行措施。
關鍵詞:企業 勞資 社保管理 征繳
勞資關系就是指企業的職工與企業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在我國的勞動法中,對于勞資關系有著明確的界定,勞資關系涉及到企業的制度保護、勞工組織與經營、勞動條件、獎懲機制以及爭議處理等方方面面的內容。社會保險作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內容,也是目前影響企業和諧勞資關系構建的主要制約。特別是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人本化的時代特點要求必須妥善的處理好企業的勞資與社保關系,尤其是改進對企業的社保管理,這不僅是維護企業職工合法享受社保權利的基礎,對于維護企業職工隊伍穩定,推動企業的長遠穩定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目前我國企業勞資與社保管理的現狀概述
當前在我國的勞動力市場的社會現實情況是強資本、弱勞動,這就造成了企業在勞資關系中處于弱勢的地位,企業職工對于勞動力市場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尤其是表現在企業職工的社會保險方面。一些企業為了降低自身在勞動力成本方面的支出,雖然表面上職工的工資處于正常化的狀態,但是職工的各種社會保險與福利待遇水平卻不高,很多企業只是給予企業職工最低限度的社保,有的甚至沒有給與企業職工按照國家相關的法律規定辦理社會保險,造成了職工自身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資料表明,一些地方在冊企業尤其是在冊非公企業中,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的企業數量比例仍然較低,參保人數較少,造成了企業員工養老、醫療、生育、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障方面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全面的保護,這也是造成一些企業勞資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很多地方企業職工群體上訪都是由于社會保險問題解決不合理等造成的。勞動者實際權益與應有權益、預期權益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這一矛盾問題的表現已經逐步顯現出來。
二、我國企業勞資與社保管理問題成因分析
(一)企業職工對社保的積極性不高
社會保險對于保障維護企業職工的日常生活以及合法權益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企業的職工對于社會保險的參保積極性不高,存在則繳不繳費無所謂的心態。造成這種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首先,企業職工對社會保險的了解不夠,沒有充分的認識到社會保險在保障企業職工合法權益以及個人基本生活方面的功能以及作用,對于社保費用的繳納方式、擔負比例以及計算方法缺乏了解,甚至有一些企業職工認為社保不如現錢重要,對社保的參保熱情不夠,不能自覺投保,對社保工作常常是不管不問。其次,部分企業職工的法律意識較為淡薄,并沒有清楚的認識到參保是勞動法中的明確規定,對于企業以及個人在社會保險費用繳納中的義務和權利了解也不夠清楚,甚至是當企業侵犯員工的合法權益時,一些企業職工往往由于法律認知問題,不能積極主動維權,企業內部的社保工作表現出了混亂與隨意性,社保的普惠性與互濟性在職工身上得不到體現。
(二)企業為職工繳費不積極
目前,企業對于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認同感相對較低。一些企業在管理上全部圍繞著創造經濟利潤,而缺乏應有的社會責任感,不愿擔負應該擔負的社會保險費用;還有一些企業由于內部人力資源管理出了問題,職工對于企業的吸引力不高,更重要的是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造成了企業職工的流動性較高,人員結構非常不穩定,造成企業更加不愿意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此外,一些企業由于受到外部市場經濟因素以及自身產業因素的影響,企業盈利能力低,經營效益不高,拿不出足夠的資金為企業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無法為企業職工提供社會保險繳費,勢必會造成企業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不強,這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也十分不利。
(三)對企業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監管力度不足
目前,我國的企業職工相關的社會保障體系設計仍然存在著較多的缺陷,尤其是針對非公有制企業的社會保險問題方面還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執行的一些法律規定與政策文件的適應性較差,也沒有統一的標準,造成了對企業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監管乏力。其次,隨著我國社會保險體制轉型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社會保險繳費基金監管的難度將會越來越大,但是目前我國社保部門對于監管的重視不足,內部也沒有設置專業稽核人員對企業繳費基數年審,未能對繳費人數進行全面的審核,造成了企業瞞報繳費基數、人數的問題得不到充分有效治理。
三、加強社保管理改善企業勞資關系措施
(一)以嚴格的監督機制促進企業職工社會保險應繳盡繳
在企業職工的社會保險管理上,社保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勞動監察執法力度,重點加強對欠繳、漏繳社保基金企業的執法監督管理。在具體監督機制的措施上,首先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認真履行企業的社會保險登記與社保管理制度,準確的掌握企業的繳費基數與繳費人數,全面摸清底數;其次,在監督管理工作的執行過程中,應該將重點放在登記社保是否及時、是否足額繳費等方面,確保社會保險征繳工作的嚴肅性,維護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
(二)加強對社會保險擴面征繳的宣傳力度
針對職工參保積極性不高、企業繳費不積極的問題,社保管理部門應該重點強化對社會保險擴面征繳的宣傳。積極的利用好電視廣播、報刊公告等傳統宣傳工具,同時積極采用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加大對國家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等相關法律政策的宣傳力度,讓企業管理者與職工都認識到繳納社會保險費是一項國家法律規定的基本義務,提高企業和職工的投保參保意識。同時,促進企業職工進一步增加相關的法律知識儲備,認識到繳納社會保險費在自身社會保障中的基本作用,積極的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提高社會保險基金的運作管理水平
當前部分企業和職工對于社會保險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繳費基數與繳費比例過高,因此,作為社保部門應該加強對社保基金的運作管理水平,緩解社保基金的壓力。社保基金管理部門應該通過直接投資或者是委托投資等多種方式,在加強監管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努力拓展投資渠道,通過合理的確定投資資產與現金、中長期投資與短期投資、固定投資與流動投資之間的比例,實現收益性與流動性的提高。
(四)完善企業勞動用工登記管理
勞動用工登記管理制度是維護企業職工合法權益的基礎,也是構建和諧勞資關系的重要手段。在勞動用工登記管理方面,首先應該制定企業的勞動用工登記備案管理制度,對勞動合同期限、起止時間、終止時間、社會保險繳費等進行明確;其次完善企業勞動用工的統一信息化管理,建立數據庫,形成企業勞動用工的動態管理模式;第三,加強對勞動合同管理人員的培訓管理,促進其法律知識水平的提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通過這些制度措施的實施,不斷提高企業的勞動合同簽訂率,為勞資關系的改善提供基礎。
四、結束語
社保管理工作是企業勞資關系的重要影響因素,一些企業出現勞資糾紛矛盾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企業的社保制度不完善造成的,企業職工的合法權與應享有的社會保障權益得不到維護。因此,社保管理部門應該不斷加強勞動法律法規的宣傳,強化社會保險繳費的監督,完善勞動用工的制度管理,維護職工與企業的合法權益,真正構建和諧的勞資關系。
參考文獻:
[1]張陽等.調解制度在勞動爭議解決機制中的適用[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2]吳敬璉,林毅夫.劃撥國有資產歸還國家對老職T.社保基金欠賬[J].比較,2011
[3]《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五號.2010
[4]李婧斐,唐永連.新時期農民工社會保障需要與社會保障管理[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