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兵
摘要:醫改政策實施的十年,也是醫院快速發展的十年。隨著醫院的快速發展,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不足也漸漸的影響了醫院財務工作的發展。如何使財務管理工作在新一輪醫改政策中不斷創新,迎頭趕上,適應新醫改政策,適應醫院發展的需要,文章就新醫改對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及對策做簡單論述。
關鍵詞:新醫改 醫院 財務管理 影響 措施
隨著國家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提出,公立醫院改革在方向上是必須遵循公益性質和社會效益原則, 堅持管辦分開的方向,加大政府投入,規范公立醫院管理,優化服務流程,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如何運用政府的利好政策,構建有利于醫院更好發展的財務管理體系,不斷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醫院財務人員必須認真思考的新課題。
一、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工作中仍以會計核算內容為主,財務管理相對薄弱
受歷史與傳統原因影響以及醫院負責人或會計人員思想觀念、技術水平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醫院的發展缺乏現代財務管理意識 ,大多數人員只重會計核算,而輕財務管理。導致財務控制能力弱,決策科學化水平低,抵御風險能力差,對經濟運行缺乏調控實效。
(二)成本核算工作沒有深入有效開展起來
現行醫院開展成本核算工作只是一種被動行為。其主要目的是了解醫院各科室、各系統成本收支狀況,為政府合理調整醫療收費價格提供數據資料。而真正將成本核算用于醫院內部控制體系管理之中的卻少之又少。而且部分醫院信息化建設滯后,對成本核算原則和方法掌握的不準確,只是為了完成上級要求而被動工作。從而使成本核算的數據被束之高閣,醫療高成本的原因沒有得到深入調查和研究,既浪費了財務人員大量精力,又沒有得到理想的調控效果。
(三)醫院發展目標仍具有“逐利性”、“盲目性”,財務風險較大
現階段因為國家對醫院投入少,地方財政又財力不足,醫院大多數靠自收自支來維持經營。醫院的發展目標帶有明顯的“逐利性”和“盲目性”。部分醫院單位規模過大,存在追求床位規模、競相購置大型設備、忽視醫院內部管理和機制建設等粗放式發展的問題,既提高了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又極大地增加了財務風險,也偏離了醫院公益性的要求。主要體現為醫院負債率高,還款壓力大,患者門診和住院人均次費用逐年增長。
(四)會計人才梯隊建設相對薄弱
隨著近十年醫院的快速發展,醫院的經濟總量也成倍的增長,醫院急需一批具有年輕化、高學歷、知識面廣、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充實到醫院財務隊伍中來。但因為歷史原因、編制問題、領導對財務人才重視程度等原因,現階段醫院財務人員相對年齡偏大、知識結構單一,業務再培訓時間少,會計隊伍缺少梯隊化。不能適應和高效完成新醫改政策條件下財務管理需要。
二、新醫改對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
(一)“總量不變,結構調整”的新醫改政策對醫藥結構的影響,也對財務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新醫改政策要求基層醫院取消藥品加成,逐步改變“以藥養醫”的不合理現象,著力解決群眾反映較多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醫院藥品差價損失由地方財政補貼一部分,適當調整醫院部分醫療收費價格彌補一部分,醫院加強成本管理自行消化一部分。上述政策對醫院財務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控制藥品在醫療收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防止衛生材料的不合理增長;如何合理引導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保持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這都將是對會計人員提出的新課題。
(二)新醫改對財務預算管理的影響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以及醫改的不斷深化,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醫院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會計制度要求醫院所有收支應全部納入預算管理,醫院預算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醫院發展水平。但部分醫院的預算并沒有認真執行,制定預算也缺乏科學性、遠見性、可執行性。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進行,執行全面的預算管理、加強成本控制,引進現代企業先進管理經驗和理念,對整個預算管理過程中的關鍵點加以控制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新醫改對醫院績效工資考核的影響
新醫改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實施后,醫院醫療收入中藥品占醫療收入的比例得到一定的優化。但醫生開大處方,造成藥物濫用,以及“以藥養醫”中腐敗現象并沒有完全杜絕。部分醫院的衛生材料費用增長反而加快。如何在績效考核指標中制定獎罰制度,合理引導醫生的醫療行為,合理的體現醫生的價值報酬,對績效工資考核方案的制定產生了影響。
(四)新醫改對醫院成本核算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醫改政策中需要上調部分醫療項目收費價格,用于彌補藥品“零差價”政策后醫院的損失。同時要求降低大型醫療設備檢查項目的收費價格。如何科學合理的對醫療服務過程中的各項耗費進行分類、記錄、歸集、分配和分析報告;為醫院的價值補償、醫療項目價格標準的制訂以及醫院的經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將會對醫院成本核算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新醫改政策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新對策
全面加強醫院內控管理工作。新醫改著重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在醫療總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進行所謂的“騰籠換鳥”政策。在政府補償不及時,醫院內部職工薪酬以及成本又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制定醫院的經營目標、盈利目標,保證醫院經營活動的經濟性和效率性而在醫院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內控方法,對現階段醫院的發展至關重要。
四、加強醫院貨幣資金管理,提高醫院資金利用率
資金是保證醫院正常經營和發展的血液。在醫院為方便患者治療而墊付醫保基金、農合基金、工傷基金、生育基金、大病保險基金的同時,由于上述機構撥款不及時,也對醫院正常運行造成了困難,因此醫院應設立專門的往來核算會計,及時回籠資金;同時還要科學計算藥品、衛材、及各類物資的合理庫存量,既保持臨床需求,又不積壓庫存;合理制定付款計劃和正確運用遠期匯票功能,既保持充足的資金流,又不影響供應商的經營,從而提高醫院資金利用率,保證醫院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五、加強醫院預算管理工作
在新醫改政策下醫院應加強全面預算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重點是:加強資金預算的管理;是加強目標成本的預算管理;加強績效考核管理,保證預算目標的全面實施。 醫院的全面預算應包括收支預算、專項經費預算、物資、器械、藥品采購預算和工程預算。
六、加強醫院對收費單項目成本核算工作
醫院對收費單項目的成本核算不僅僅對新醫改政策下合理體現醫療服務價值有意義,而且對醫院“跑、冒、滴、漏”等不良現象的管理也至關重要。醫院衛生材料消耗主要集中在手術室、檢驗科、放射科、血液透析中心等幾個科室,所以應優先對上述科室收費項目進行成本核算,同時在績效考核中設立成本考核目標。
七、對醫院財務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迫在眉睫
新一輪的衛生體制改革使醫療機構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創新和發展成為醫院財務管理的重要任務,而這一切歸根到底都需要有知識、懂管理的人去具體實踐。“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的力量是無窮的”。加強醫院財務人才培養,形成梯隊化建設,加強財務人員業務能力再培訓工作在現階段迫在眉睫。
八、應加快醫院總會計師制度建設
加快總會計師制度建設是醫院改革與發展的需要 。在國外大型醫院普遍設立CFO 職務,CFO的職責是保護醫院資產安全、提高醫院經營績效、確保醫院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在我國現階段,部分市、縣級三甲醫院已經建立了總會計師制度,但國家級、省級大醫院因為編制、待遇名額等問題,尚未實行總會計師制度,應加快醫院總會計師培養和制度建設。
參考文獻:
[1]秦桂芳.淺談新醫改對醫院財務管理影響及對策[J].科技創業月刊,2010(11)
[2]史越華.談新時期醫院檔案管理存在問題及發展思路[J].蘭臺世界,2013,(6)
[3]何薇.新時期醫院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中外投資,2012,(9)
[4]何姝婧.新醫改下醫院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中國醫藥科學,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