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節拍器在樂器中的使用時廣泛流傳的,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教學工具。節拍器在古箏教學中同樣發揮其重要作用,通過它可樹立學生對節奏、節拍、速度的概念,從而規范學生的演奏。
【關鍵詞】節拍器;古箏教學;節拍;節奏
節拍器是一種能規律地發出聲音的器材,節拍器首次出現是1696年巴黎人E.盧列創制第一架節拍器,至今也有300多年的歷史了.節拍器是可以用來輔助演奏以及教學的一種工具,恰到好處地的使用節拍器來練習古箏可以克服練習中的一些障礙、可以掌握樂曲和練習曲的速度,培養良好的節奏感,養成良好的節拍習慣對練琴時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使用節拍器來輔助練習古箏,也可深知在每段時期快速演奏的進步。
一、培養古箏學生對速度的概念
古箏學習一開始的較大難點是確定速度,彈奏時節奏不準確、時快時慢是初學者易犯的一個錯誤。在彈奏以及練習時,使用節拍器確定演奏樂曲的準確速度,培養學生對速度的基本概念,這一舉動對一個古箏演奏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音準感、節奏感,速度感是我們在教學中一直強調的問題。但是很多教師容易忽視對速度準確的培養,每個古箏樂曲都有速度的要求,這也是作曲家認為是最佳的速度,且有利于更好地表達作品的音樂內容,所以應嚴格按照速度要求進行古箏教學以及演奏。古箏專業的學生在課后練習時可使用節拍器,經過不斷反復的使用節拍器練習,可形成較好的速度感,從而能正確地表達作曲家的意圖以及作品的音樂內容。
二、節拍器使得學生演奏時節奏正確、作品更為完整
音樂的節奏是支撐整個音樂的骨架,沒有節奏是萬萬不能的,節奏常指音樂運動中音的長短和強弱。隨著節奏的不斷發展,音樂作品對速度的而要求越來越高,節拍器也隨之產生。
在古箏的演奏當中,經常會出現學生對節奏很隨意,想快即快,普遍出現順手溜的現象。學生彈奏較容易的地方越彈越快,遇到難的片段越彈越慢,導致作品演奏不流暢、不完整。在部分教師的教學偏愛于教師唱學生彈奏,這樣學生也會有一點點進步,但是這畢竟是事倍功半,學生課堂上彈奏正確,回去練習時速度節奏依然是錯的。所以,節拍器的使用顯得至關重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耐心的合上節拍器慢慢練習一段時間,順手溜的現象會不斷的改善,節奏更為準確、作品更為完整。
三、正確地使用節拍器可提高演奏者的技術以及練琴效率
在古箏學習到中高級之時,往往有一些技術難點困擾著學習者。在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把重難點挑出來慢練,體會放松的的狀態,待慢練時把每個音輕松地彈清楚之后即可用節拍器加速,每次加速不可超過5進制(60-65-70),在每次加的速度上面都應松弛地彈奏。彈奏時,有感覺到緊張的速度就不應該加速了。在很多學生練習還是跟不上、合不上節拍器,一味地按自己的節奏去彈奏,這時,我們更需要使用節拍器唱譜。凡音起,由心生也,在學生以慢速能合上節拍器唱準之后,再開始使用節拍器以慢速去彈奏,而且應傾聽節拍器,默默地數著節拍,把正確的節拍放在心里,經過這樣循環的練習之后,想必演奏者的節拍以及某些技術的問題會不斷地解決。
在大部分的學生中,會出現練習時間稍長之后,易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機械地手動腦不動,經常停留在某一句上面而忽視了整個樂曲的整體性、完整性。使用節拍器可提高練習者的效率,左右擺動的聲音可提醒練習者注意力集中在演奏上。古箏彈奏者,在彈奏一個新的作品時就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每個音符、節奏、速度以及旋律上,認真一句一句地合上節拍器。在這樣長期的練習中,可避免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節拍、節奏、速度不準確,最終使得學生規范演奏,提高樂曲的完整度。
四、使用節拍器教學有益于學生參與重奏、合奏
現在高校里的古箏教學模式依然是一對一,老師講學生彈,學生在課后的練習中主要的關注點是某個技巧的練習。最糟糕的是音樂會排練合奏或是重奏作品,由于學生常以自我為中心,自由、隨性的演奏習慣導致合不上,合作意識差,各彈各的。所以,學生在課堂下練習時應對準節拍器,嚴格要求自己每個音符、速度、節奏的精確度。每個學生都能按照此方法去練習的話,音樂會上的重奏、合奏將會減少很多的麻煩。
五、有利于培養學生伴奏、協奏能力
一般來說,我們較習慣的教學模式是:上課一對一,學生彈,教師聽,下課單獨練,考試以及考級單獨表演。獨奏者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久而久之便可產生強烈的排他性,不能融入其他人的演奏。使用節拍器可以讓練習者學會傾聽,這就像有一個一絲不茍的朋友在與練習者合奏,心里必須數拍子,才能與之合得上。
很多學生是不愿使用節拍器且較反感于使用節拍器,他們甚至認為節拍器發出來的聲音并不準確,這種反感正式源于節拍器的客觀以及刻板,它絕對不會一味地跟著演奏者不同情緒的演奏而變化。某些學生經常合不上節拍器,原因多半是彈琴時自我、隨意。作為老師,我們要教給學生首先應傾聽節拍器,默數它的拍子而不是注視節拍器,要在心里先把樂曲的第一句唱出來與節拍器合上,然后再開始彈奏,一開始應一句一句的對上,慢慢地再一個片段地合上。使得樂曲更為精湛。在自身的節拍準確的情況下,更是恰到好處地與伙伴伴奏以及協奏。
六、合理利用節拍器
有些樂曲、練習曲都有標明標準的彈奏速度,但大家不能刻板地按照這些指示絲毫不差地來演奏,通常這些標準的速度是相對的,就算是作曲者本人對自己演奏作品也未必每一次都絕對相同,每一次演奏自己的作品時也未必都用絕對一樣的速度,這還取決于每次演奏的環境以及情緒的把握。在這里要告誡大家,使用節拍器要有尺度。在練琴的過程中,節拍器固然可起到某些積極的作用,但在此同時我們不能忽略對音樂的處理,樂段樂句中的細微的變化,如rubato、accel、rit等等這些音樂處理。要是對著節拍器一成不變、刻板的練習,音樂將變得生硬呆板而沒有生機、活力。我們深知恰到好處地的使用節拍器來練習古箏可以克服練習中的一些障礙、可以掌握樂曲和練習曲的速度,培養良好的節奏感,養成良好的節拍習慣是有積極的作用。我們也相信節拍器在各類器樂教學中將會廣泛而長久地發揮其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55.
[2]段曉軍.談節拍器及其在鋼琴學習中的作用[J].鋼琴藝術,2002(12).
[3]朱忠海,胡芳紅.淺談節拍器[J].樂器,2002(03).
作者簡介:陳紅(1988—),女,江西萍鄉市人,河池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古箏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