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晉磊
摘要:2011年末國家稅務總局與財政部共同發布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營改增是我國稅制改革中具有劃時代的一步。在2014年國家稅務總局與財政部又公布了《關于將電信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這就意味著,通信企業的增值稅的稅負會有一定程度的波動,通過營改增后通信企業稅負影響情況來分析營改增對通信企業帶來的情況好壞,并給與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營改增 通信企業 稅負影響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在2011年11月16日由國家稅務總局、財政局發布,在2014年起,電信企業正式營改增,相關的規定引發了一些學術界和務實界的討論,營改增的目的是為了減輕企業的稅負,但是,到底企業的稅負是否能夠得到減輕,這就需要好好探討下了。
一、營改增政策的概述及意義
增值稅在我國的稅收比例中占據這非常重要的地位,增值稅是所有稅收總額大部分組成。增值稅的收入是全國總稅收的60%以上,并且期中75%為中央政府收入,25%為地方的收入。增值稅是指商品在流轉過程中,流轉的環節出現了生產、加工或者其他方面的增值,就要進行計稅。
增值稅的類型分為生產型增值稅、收入型增值稅、消費型增值稅。生產型增值稅一般是指扣除非固定資產項目生產資料的稅款。收入型增值稅是指,扣除固定資產折舊費以后的稅款。消費型增值稅是指可以將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后進行征收的稅款。
營業稅的計稅依據是營收收入的總額,但是營收收入的總額會在不同的環節都有所變化,當營業稅對各環節進行征稅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存在著被重復征稅的現象,特別是那些商品流轉的環節越多,被征收的重復現象就會越來越嚴重。比如某項商品,在原材料銷售的時候會被征稅,在原材料加工生產的時候又被征稅,在產品銷售給供應商的時候要被征稅,在供應商銷售給終端用戶的時候,也要被征稅。
營業稅的計算方法=銷售收入*稅率,
增值稅的計算方法=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銷項稅額=不含稅銷價*17%=含稅銷售價/(1+17%)*17%
實行營改增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解決在流轉環節中重復征稅的這種現象,從而達成企業稅務上的負擔減少的目的。
實行營改增后對于重復征稅問題起到一定的有效的消除作用,企業的納稅成本一定程度上能減小,最終可以增加企業的收益,但是另一方面,不同企業性質營改增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也是各不相同的,這是由于增值額計稅基礎與增值稅的關系,增值額越大,稅款要繳納的也越多,反之,增值額越小,稅款繳納的也越少,但是如果增值稅抵扣的較少的企業來說,他們的增值稅就會越大,這樣的話,營改增反而對這些企業來說增加了一定的企業稅負,所以說,企業性質不同,營改增影響也各不相同。
二、營改增后通信企業稅負影響分析
電信業是掌握了遠距離通訊的咽喉,而從國家稅務總局與財政部共同公布的《關于將電信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這就意味著增值稅的稅負會有不同的浮動,或高或低,甚至免稅的的情況出現。營改增后對通信企業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通信企業資產較多,歷史資產不能進行稅務抵扣,最終造成稅負較高
通信行業網絡資產的規模是非常大的,我國三大運營商的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占比高達60%-80%,較高的資產所形成的折舊費也是相當高的,這些費用也占據了總成本的25%-35%,但是營改增是要求以票控稅,歷史形成的資產不能抵扣進項增稅。由此可見,通信企業由于資產密集,這些歷史資產無法抵扣,增值額是高于實際的利潤額的,稅負成本也是在相應增多的。
(二)勞務及服務型成本高,用來稅務抵扣的有效票據獲取途徑較少
2014年開始,電信企業正式營改增,屬于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執行增值稅的相關政策。從整體來看,從上游可以抵扣的項目還很少,其中占成本費用20%比例的租金水電費中,租金目前屬于非增值稅范疇,水電屬于增值稅業務。通信企業由于網絡建設需要會租用大量的物業建設基站,具不完全統計,截止至2014年,通信企業有140萬個基站,絕大部分屬于租用業主的物業,相應地會發生大量的租金和水電開支。這些租賃物業的電費中超過70%為業主提供的轉供電,業主提供的單據為:發票復印件+收據+分割單。 這樣的單據在目前的增值稅政策下根本無法抵扣,就算今后全國全面實施增值稅后,這類租賃物業的租金和電費亦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票,導致通信行業該部分的稅賦很大。
針對上述業主轉供電無法提供的合法發票情況,浙江省國家稅務局和浙江省電子公司聯合發布《關于電信業納稅人電費進項抵扣問題的通知》,確定總表單位為非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包括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非增值稅納稅人的單位和個人)的,應先由電信企業分表單位向所屬地供電公司提交《集團戶業務辦理申請單》,開通分表電費開票業務。總表單位和電信企業依據實際用電情況,經雙方確認后,共同出具《電信企業總分表單位電費分割單》,《分割單》作為總表單位扣減相關費用的憑證。該文件基本解決了電費無法取得專票的問題,但是僅是一個省的溝通結果,在其他省沒有溝通到政策的情況下 ,無法效仿。增值稅本身是就增值額來交納的稅種,但是就目前的實際結果來看,通信企業承擔了電費和租金幾乎全額的稅賦,明顯不合理。故在國家全面實施營改增的政策下,對于這一部分的稅務政策建議有所完善。
(三)一些業務成本容易被當做銷售,造成稅負成本的提升
我國三大通信運營商電信、聯通、移動之間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通信企業為了能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獲得更多的營業利潤,就會用各種活動形式、促銷形式來吸引消費者消費。比如贈送手機、贈送飲料等這些行為是通信運營商常用的手段。而《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一旦贈送終端,贈送促銷產品都視為銷售行為,這就意味著這些手段就要付出一定的銷項稅額支出。但是營改增的政策并不能看增值稅的高低,還是要看整體組合的。
(四)會計核算工作影響大,財務部門壓力增加
營改增的改革,讓會計核算工作有了新的變化,對收入、成本、費用等這方面的一些費用開支都發生了改變,需要進行價稅分離,要求不含稅金額、銷項稅金額、進項稅金額都要分別核算。這就導致企業內部要進行全面梳理財務管理工作與流程,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風險控制。財務管理上的要求更加嚴格,導致工作量逐漸增加,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就會越大。所涉及的增值稅發票的開具手續以及增值稅的計稅申報都要比營業稅復雜很多,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增大,可能導致人手不夠,公司就會進行財務人員的增員,從而導致了公司人力成本的增加。
三、對營改增政策的建議
營改增從2011年末開始試運行,從當初12個省、直轄市發展到至今全面普及狀況,可以說營改增的發展是非常快速的,對于營改增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第一,對于營改增后出現稅負增加現象,應該優化營改增政策,完善財政補償機制,對于稅改原因增加稅負的企業要給予一定的補償。第二,對于營改增政策不能雷厲風行,特別是對于經濟調節能力比較弱的地區,采用的激進的方式會增加地方政府的壓力。第三,對于企業取得增值稅發票困難問題要進行解決,根據不同原因進行分析,并給與解決方法。第四,從長遠考慮,調整增值稅稅率水平與結構,優化稅負。
四、結束語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一項有益于我國經濟發展,對通信企業來說能減少重復征稅這個問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讓我國的經濟產業結構推動優化調整,為我國社會與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但是由于營改增的改革措施讓通信企業的收入相對減少,造成利潤降低,稅負就加重,導致通信企業的運營方式與管理模式要做一定的改變,這也給財務部門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對于營改增我們應該降低這項改革帶來的不利因素,突出優勢,讓我國的經濟能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馬貴蘭.營改增后通信企業稅負影響分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3
[2]蘇安梅.淺談“營改增”對企業及社會經濟的影響[J].經濟與法,2012
[3]段紅兵.淺談“營改增”實施動因及對各行業稅負的影響[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
[4]劉珞.論營改增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J].中國商貿,2014,
[5]田志偉,胡怡建.“營改增”對財政經濟的動態影響:基于CGE模型的分析[J].財經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