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英
“農家書屋”是為滿足農村廣大群眾文化需求,由政府統一規劃實施,在行政村建立,由農民自己管理,具有書報刊和音像電子產品等閱讀視聽文化服務設施的,能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務的場所。工程的實施,改善了農村讀者圖書資料匱乏,信息資源相對閉塞的狀況,促進了農民學知識用知識的高潮。湟中縣“農家書屋”從2009年開始建設,經過幾年時間的努力,現已建成“農家書屋”393家,對促進全縣農村文化和經濟建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管理人員基本都是由村干部兼任,而且管理員文化水平不高,又沒有受過專業培訓,不懂圖書的分類、編碼、上架,對圖書管理不熟悉,缺乏主動服務意識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使“農家書屋”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重要作用。而與“農家書屋”相比較,縣圖書館文獻資源豐富,從業人員業務能力較強,有很強的優勢,而且縣級公共圖書館作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縣域內圖書事業的中心樞紐和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基層服務中心,擔負著承上啟下的重要功能,協助農民辦好書屋,使書屋成為農民的精神“加油”站,技術指導室,是縣公共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筆者認為縣公共圖書館應從以下五個方面加強對“農家書屋”的業務輔導。
一、建立縣圖書館員聯絡指導制度
根據“農家書屋”的數量多少,分布情況,縣圖書館可指定適當數量的館員為“農家書屋”的輔導員,采取網絡聯系、電話咨詢和現場指導相結合的方法,對“農家書屋”管理員進行業務指導,并及時將“農家書屋”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記錄備案,能夠幫助解決的盡最大努力幫助解決。如圖書管理過程中遇到的業務問題,舉辦講座、展覽、培訓等遇到的組織、布置、主講人的邀請等問題。不能解決的問題,一方面協助動員當地社會力量捐助,另一方面逐級反映,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在幫助和指導過程中相互交流切磋,把“農家書屋”辦成名符其實的“農家”書屋,把農閑時的農民娛樂陣地從麻將桌和小酒館轉移到“農家書屋”,充實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對“農家書屋”管理員的培訓
“農家書屋”由于管理者和讀者的特殊性,存在著諸如上面所述的一些問題,同時在管理培訓方面也要采取靈活實用的方法。縣圖書館在長期的服務過程中使得圖書管理員多多少少積累了一些與農民讀者打交道、為農民讀者服務的經驗,這就為承擔培訓提供了保證。因此,縣級圖書館可不定期舉辦培訓班對“農家書屋”管理員進行業務培訓,通過館內業務骨干集中講授,其他館員根據各自的經驗進行經驗介紹、座談、交流、手把手指導等方式進行培訓。比如對“農家書屋”操作的業務流程、中國圖書分類法、圖書借閱、圖書保管制度、管理方式的多樣性等系列可采用集中講授式的培訓;對“農家書屋”的功能與作用、開放時間的固定性、借書和還書的期限,圖書毀損的處置等可采用交流、座談、一對一指導等方式進行。這樣,才能幫助書屋管理員盡快進入角色,才能盡快提高“農家書屋”管理員的業務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益,“農家書屋”也才能真正發揮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應有作用。
三、幫助“農家書屋”走圖書收藏特色化道路
“農家書屋”的設立,旨在豐富充實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其目的是指導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生活中婚姻家庭問題、子女教育問題、贍養繼承問題,生產中的種植養殖問題。“農家書屋”因其所處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不同,對圖書資料的需求也有差異。湟中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于種植、養殖、外出務工等,因此“農家書屋”的建設要根據各村的特點配置圖書資料,比如對于進城務工人員較多村鎮,多配置一些法律咨詢服務、技術技能方面的圖書,對于距離城市較遠,以種植、養殖為主的村鎮,多配置農業科技方面的圖書,這樣既避免部分圖書資料因閑置造成的浪費,又能使“農家書屋”的發展各具特色。
四、協助開展各種讀書活動,激發農民讀書興趣,提高農民閱讀能力
“農家書屋”的建設,不是單純的解決農民讀書難、購書難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培養農民讀書和閱讀習慣,提高農民素質。縣公共圖書館有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源,開展讀者服務宣傳活動,可以利用自己舉辦讀書活動的經驗,協助“農家書屋”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民讀書活動,把讀書活動引向深入。為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縣圖書館要主動參與“三下鄉”活動,在活動中把“農家書屋”作為文化下鄉活動的主要陣地,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優勢,聯合舉辦系列服務宣傳活動,如開展“送書下鄉”活動,與“農家書屋”一道舉辦農業實用技術書籍展覽宣傳,使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極大的改善,從而提高農民對“農家書屋”的認知度,進一步推動”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的發展。
五、幫助“農家書屋”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
建章立制是“農家書屋”實施規范化管理,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國對“農家書屋”的建設是一次性的進行配套建設,建立之初在制度建設與管理運行方面基本處于空白狀態,這勢必影響書屋的正常運轉和良性發展。而縣公共圖書館辦館時間長,有一套比較完備的管理制度和成熟的管理經驗,因此縣級圖書館必然要擔當起“農家書屋”管理制度建設的引領者。首先,縣級圖書館要從借閱證的辦理和圖書登記、保管等方面,結合各村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建立起一套規范的管理制度,讓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有據可依;其次要突出各項制度的解讀,讓管理員真正理解各項制度的內涵,減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使“農家書屋”的管理更加趨于規范。
總之,“農家書屋”工程是一項惠民的德政工程,縣級圖書館應該在當地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利用自身優勢,積極參與“農家書屋”的建設工作,為“農家書屋”建設出謀劃策,助其健全工作機制、規范管理制度,幫助農民建好、管好、用好“農家書屋”,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白如瓊.調動公共圖書館職能,推動“農家書屋”進程[J].圖書館學刊,2010,(6).
[2]淑杰.發揮公共圖書館作用,推進“農家書屋”建設[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1).
(作者單位:湟中縣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