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忠吉
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線,是博物館立館之本。只有切實做好文物安全保衛工作,才能確保其他工作的順利進行,所以我們博物館安全保衛工作者必須狠抓安全基礎工作,為實現文物安全工作的長治久安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博物館保護工作當前面臨的問題
我國博物館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已有很大的規模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博物館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和發展。博物館形成了具有歷史性,科學性,藝術性相統一的綜合機構。我國博物館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尤其體現在田野文物被盜和博物館館內部的文物安全保衛工作上。2011年浙江蕭山商墓被盜事件、故宮博物院文物被盜事件和湖北黃石博物館文物被盜事件都說明了這一問題的突出性和緊迫性。
二、博物館保護工作的內容要求
(一)文物保護工作
(1)加強保衛人員的文物安全意識教育。保衛人員的文物安全教育不但表現在對其進行正確使用安防設備的防火防盜技術性教育,而且應加強其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文物安全意識,更為重要的是應加強其在文物知識以及文物本身的重要性教育上。如果保衛人員認識不到文物的重要性,即是具有更強更先進的防衛技術和防衛設備,文物的安全問題依然難以解決!
(2)加強硬件設施的建設。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犯罪分子的盜竊手段也借助現代科技越來越“科技化”。這就要求我們博物館的各種硬件設施也要跟上。比如在館內重要部位、死角等設置周界、監視區、防護區和禁區。建立嚴密的安全保衛系統。
(二)文物維護工作
鑒于文物本身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不可再生性。我們在文物的保護問題上還應注意在搬遷文物,陳列文物以及特殊文物本身的要求上加強保護。特殊文物指的是易氧化、易風化和易干裂的文物,主要指金屬器文物、紙質文物和棉織文物等。文物的損壞還在于文物在搬運過程中對于文物的磨損等不可預期行為,主要體現在文物的陳列和借展文物的接轉和交接時出現的損壞。
(三)文物修復工作
文物修復也是文物保護的一項重要內容。一般來說,不管是熟坑還是生坑出土文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我們都必須對挖掘文物時損壞的文物及館藏文物的殘件進行修復或復制。這主要體現在:
金屬文物的特殊性,要求其在修復過程中不但要保持器型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并準確地體現其時代特征和審美原則。這里主要是指對文物標準器的掌握和認識,才能對其他類型器物利用地層學和類型學以及現代科技手段做完整的修復。否則不可能做到修復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紙質文物要求其在修復過程中不但對紙質材料的掌握和熟悉,而且還要具有對裝裱知識的把握。最主要的還要對作者時代、作者風格做詳細的了解。當然,修復工作可以說是對所有類型文物適用的工作方法。
三、博物館安全與保衛工作的主要策略
(一)加強領導管理是安全保衛工作的根本
文物工作,安全是底線,安全得不到保障,文物工作將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建章立制,認真執行,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是提高管理工作水平,搞好安全保衛工作的依據和準則,是管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升華。規章制度是崗位工作準則,它使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各類人員明確有關要求和職責范圍。規章制度關鍵是抓執行,規章制度制定得是否科學,能否全面反映出對博物館的管理力度,執行起來是否切實可行,可以看出管理者的氣魄和膽略。所以規章制度應具備規范全館各類人員行為的統一性,規章制度的執行要與經濟利益結合,要在執行規章制度的同時,逐步實現博物館工作的法律化。
(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是安全工作的關鍵
安全工作應以預防為主,對干部職工進行安全培訓是保衛部工作的一個重點,對新上崗職工,包括臨時工進行崗前安全培訓,使他們切實領會理解“三懂三會”,熟悉防盜、防火應急預案更是尤為重要。由保衛部負責堅持每年與屬地公安、消防部門配合進行兩次滅火演習和防盜演練。管理人員還要加強安全防范隊伍建設,先進的技防設施終究是需要人去掌握,去操控,才有用武之地。這就對于中控室值班的保衛部人員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所以,保衛部工作人員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只有對系統的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熟練、準確、規范地操作,才能果斷地采取措施,才能把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
(三)增強技防設備力量是安全防范的重要保證
從近幾年文物被盜情況看,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來越趨于智能化、現代化、暴力化。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提高警惕,加強責任心外,技術防范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擔負著人所不能及的職責。改造防盜、防火自動報警系統,發展擁有雙監、周界等多種報警手段,微機控制的現代化報警系統,實現了全方位、多功能、不留死角的實時監控。同時,配置充足的滅火器材,購置通訊設備和專用外線報警電話,為各部門安裝內線電話和報警電鈴等,這些設備的安裝與增置,使我們在技防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個具有現代化技術的報警系統,為文物安全防范工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使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安全工作向著科學化、有序化方向發展。
總之,文物的安全保護問題是博物館日常工作的核心,更是一切工作有實際意義的前提條件。丟失文物,一切工作都沒有意義。所以,我們要以法律法規和文物安全保護為指導原則,努力加強文物安全保護工作及相關研究。
參考文獻:
[1]江英、潘鵬.現代博物館安全保衛工作新思路[J].中文信息2013年第7期第137-138頁.
[2]羅旭東.淺析博物館安全形勢面臨的現狀與對策[J].黨史文苑·下半月學術版2013年第11期第72-73頁.
[3]劉賢強.博物館的安全保密與事業發展的關系[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理論)2013年第7期第75頁.
(作者單位:青海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