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
沈陽職業技術學院
機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張琦
沈陽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段發展,工業在我國的地位也隨之穩步提高,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強與弱其國內的工業發展的水平以及工業生產的能力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我國工業的持續穩步發展,保證我國的工業人才儲備,各高校的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這一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但是就目前高校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發展情況來講,在教學的過程中依然以傳統的老師講授學生聽記的學習方式為主,主要的培養是以教材問依托,這樣的教學方式致使培養出來的人才缺少必要的實踐能力。為了進一步扭轉這種局面高校提出通過與企業以及科研機構進行協同辦學的理念,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校學生對學習以及實踐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高校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作者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對這種新型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進行簡要的介紹。
發展;工業;人才培養;儲備;機械;實踐
人才培養方式的創新主要是指以高校、科研機構以及部分企業為主要依托,建立綜合型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論以及實際操作能力的結合。這是推進科技發展技術進步,有效推進機械領域蓬勃發展的主要方式。機械專業作為目前我國就業面最廣的專業之一,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課堂為主要教學場所,以書本為主要學習工具,這樣的教學理念造成培養出的畢業生缺少應由的創新能力。為了改變這一被動局面,對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改革是勢在必行的。所以有關部門提出了合作辦學的人才培養理念,通過對學生進行理論教授、工程實踐以及機械創新等教學方法的融合,在不斷的探索中尋找適合機械專業改革發展的道路。
為了培養出工科理論較為扎實的機械專業學生學習常用的《工程力學》、《材料力學》、《工程制圖》等等諸多的專業課程。但是機械專業是一個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專業,主要是在培養學生具有實踐的能力,但是在傳統教學的模式中,機械專業主要以老師在學校的講述為主,這就造成了學生不能根據實際的問題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探索新事物的主動性。同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會在理論知識學習結束后給學生安排相應的工程實習也就是實踐安排,這樣的做法不能很好的向學生演示機械零件在機械產品中是應用何種機械原理進行工作的,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造成了所學知識與實際應用聯系并不是很緊密的錯覺,所以對機械專業進行新教學模式的探索十分必要。
國家對具有創新性的人才具有極大的需求,為滿足國家的這一需求作者提出了以合作辦學為依據的培養機械專業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
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下要將計算機三維設計與傳統的理論教學相融合。在世紀這哥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計算機的硬件與軟件也在不斷的發展創新,以CATIAV5、UG、PROE、SOLIDWORKS等為主的大型三維設計軟件已經在科研、教學、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應用這些大型三維軟件使得機械設計工作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時使得傳統方式中很難完成的工作得以很好的完成。但是在傳統的機械專業教學中缺少相應的計算機三維設計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模式造成了用人單位以及高校之間的人才傳遞的脫軌。所以在新的教學模式中加入對大型三維軟件的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新的培養模式中加入校企合作的的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培養模式。理論的學習內容是機械專業學生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同時也是實踐教學過程中不能缺少的一個必要步驟。但是高校的機械專業的課時安排相對緊張,如果在教學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就不能將機械專業的全部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多媒體系統,則可以將更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不過過多的知識量傳授在短時間內并不能被學生很好的消化理解。所以在新的培養模式中可以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與新型教學模式相融合的方式,即采用板書加多媒體的方式在保證教學效果的同時盡可能多的傳授知識給同學們。在西方發達國家,機械理論課教學的老師都擁有足夠的操作經驗,他們可以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但是我過目前從事機械理論教育的高校教師大部分都是沒有工程經驗的應屆博士或碩士畢業生,為了保證創新教學模式的質量,讓相關的任課教師也參加校企合作的實習訓練中也十分有必要,這可以對缺乏實際工程經驗的教師進行補充培養,使其可以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將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的工程應用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在新的培養模式中將學生的科技創新成果、大學生科技社團等與理論教學緊密結合。大學生科技社團以及科技節等活動的優勢在于其參與環境沒有上課那么嚴肅,可以給學生以廣闊的發展空間配合以現代化的計算機軟件等,將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屏幕展現在眼前。各高校可以結合自身機械學科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新意識,可以通過校團委等社團管理部門加大對科技創新類社團的資金扶持力度,鼓勵更多的同學參與到機械科技創新活動中來,這樣不但可以促進不同專利領域同學之間的交流,還可以培養學生們的科技創新積極性,可以培養其未來的明確機械行業發展目標。
在新的教學模式中要注意教學主體的實質改變,將學生設立成教學的主體,將傳統教學方式中學生的被動學習,改變成新型教學模式中的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對自己今后的發展方向有明確的認識,并且根據自己選定的發展方向,積極主動有針對性的學習。與此同時怎樣保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并且保證科學的進行教學顯得尤為關鍵。所以,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適當的加入實踐環節,這樣有助于延續學生的學習與探索的熱情。與理論課教學相比,實踐課教學的組織存在一定的困難。其原因,主要是實踐課教學的場地通常會發生變化,學生在場地上的位置也不固定。某些學生出于好奇心可能會對實踐教學的設備進行錯誤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以制度為保障,有效實施教學過程雖然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式教學方式存在諸多的優點,但如果離開制度的保障將無法順利實施。為了有效實施以協同創新理念為導向培養機械專業人才的新型教學方法的組織,可重點完善以下方面的制度。一是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在教學計劃方面,可由學院對教學內容重新調整,經過學校主管部門審批后成為正式的教學文件并加以執行。在教學過程的監督方面,可成立由學生干部組成的監察組。他們不僅負責學生出勤的統計和課堂秩序的客觀記錄,還對教師出勤及教學的進度和效果進行記錄。二是建立、健全大學生科技競賽組織和管理制度。學校應對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設置部門進行專門管理,對申報項目經過嚴格的立項篩選,確定立項的項目給予專項經費支持。此外,以項目主持人的方式為每個立項的項目指派指導教師。參加國內外大學生科技競賽獲獎的項目,按獲獎的等級對學生和指導教師予以獎勵。對完成質量較差和沒有按期完成的項目限制或取消下一學年的申報資格。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研究結論:一是針對協同創新理念導向的機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理論課教學、工程訓練、大學生科技創新、大學生科技節活動以及校企合作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與機械專業的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將傳統教學方法過程中學生的被動式學習轉變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式學習,對授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教師自身的學術水平和實踐技能的提高。二是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科技創新和科技節為主題開展創新活動促進學生自覺學習現代設計方法和現代設計工具,讓他們提前接觸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前沿科學和技術。三是通過實施以協同創新協理念導向的機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可以構建多元化的考核和評價體系,學生在以和實物作品等形式展示學習成果的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也增強了自身的競爭意識。
[1]顧蓉蓉項目教學和現場教學在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機械工程與自動化
[2]盧雪紅基于學生職業需求的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改革創新與創業教育
[3]朱銀鋒充分利用軟件提高機械設計教學質量科技信息
[4]楊啟耀,袁根福,閻興書工程機械課程教學研究的探討黃石理工學院學報
[5]杜永英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與研究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
[6]胡鳳英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初探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7]徐慶華,夏萍探究創新工程教育的途徑與方法黃石理工學院學報
[8]王雪潔,李艷君協同創新實踐體系的構建教育:中旬
[9]趙曉芬機械部件設計指導與學生市場能力培養黃石理工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