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錦兵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高等職業教育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的相關性探討
韋錦兵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以高等職業教育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的相關性探討為題,分析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與地方經濟建設發展融合在一起的必要性,敘述了提高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為地方經濟建設發展帶來服務的意義,最后提出了針對高等職業教育與地方經濟建設有效融合的措施,并總結全文。
高等職業教育;地方經濟建設;關系探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現持續平穩增長。各省市的經濟發展都取得了巨大進步,根據我國相關規定,要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提供大量優秀人才,這些人才與當地的經濟建設發展有著密切關系,經濟的發展需要企業的帶動,然而企業的發展又需要這些技能型人才的支撐,因此,高等職業教育對于當地經濟建設發展起到重大影響。
高等職業教育能夠為地方經濟建設發展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等職業教育和一般工程型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在于高等職業教育強調技術的實用性和規范性,并不會深究其理論知識,注重培養出的人才能夠有一技之長,更加注重的是職業能力的培養,而對于學科的系統完備性不過多培養,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企業和社會培養輸送實用型、技術型人才,因為其學制比較短且技術實用,進入企業后能夠直接工作,為企業創造價值,因此很受歡迎。事實證明,接受過高等職業教育的技術性人才對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高等職業教育對于當地經濟建設發展方面有著重大影響作用,教育能夠支撐經濟發展,在我國,高職院校占有很大比例,高職院校每年為國家輸送的人才不計其數,因此,也對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高等職業教育為我國經濟發展培養出包括生產、服務、管理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隨著地方經濟的增長方式逐漸改變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顯得尤為重要。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高科技技術的運用,而高科技技術的開發需要對于人力資源方面進行開發,高等職業院校作為一種有效開發人力資源的途徑,每年為社會輸送大量人才,在當今的社會,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地方經濟建設發展越來越需要更多的高層次、高級技術人才。在此情況下,就需要高等職業教育幫助培養適合市場的高端人才。高等職業教育要以企業需求為核心,結合院校的特點展開新型教育。要明確教學目標,高等職業教育就是要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應用人才,這也一直是高等職業院校的優勢所在。目前由于一些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設備落后,資金短缺、專業設置不夠合理等問題的出現,使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出的人才能力下降,進入企業不能夠快速適應,因此高等職業應該采取相關措施來改變這種局面,使高職生能夠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1、提高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為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服務
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要符合企業發展的用人需求,做到企業需要什么人才,學校就教什么樣的人才,高等職業教育之所以在我國長時間存在是因為它能夠滿足企業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企業的用人需求成為高等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指標。在我國地方企業中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中,有許多人既有專業理論知識,又有豐富實踐經驗以及對技能熟練操作的全面人才,高職院校應該積極的探索,從企業學習新的知識技能,也可以通過引進相關人才,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技能強化。此外,高等職業教育還應該把育人為本落到實處,多給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成為素質加技能的綜合性人才。高等職業教育,要將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融合在一起,既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又有社會實踐動手能力。
2、地方政府要重視,制定有利于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
地方政府要能夠積極制定相關措施,來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地方建立離不開高等職業教育的支持,地方政府要加強對于高校的領導,實施相關政策跟措施,為高等職業院校的穩定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尤其要注意加強校企合作以及建立相關實訓基地,充分發揮好政府地方黨委的作用,政府要解放觀念,積極制定和采取有利于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地方政府要將高職院校的發展列入當地教育事業發展的規劃中,地方政府應該根據地方實際情況,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財政撥款比例,使其與地方經濟增長速度保持一致,尤其是要建立嚴格的地方職業教育經費統籌體制,以保證高等職業學校有足夠的辦學經費,使高等職業學校能夠成為對地方經濟有利的支撐。
3、加強高等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
加強學校教育與企業、行業的緊密結合,“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把專業設置、科研活動、教學內容等跟地方產業發展以及企業需求密切結合起來,逐步推行訂單式培養,由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需求、技術、設備。這樣的合作能夠使高等職業教育在課程建設以及課程改革方面得到企業方面的相關建議,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跟教學任務,必要時候也可以讓學校教師擔任企業產品設計方面的工作,不僅鍛煉教師能力,使教師能夠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的發展,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踐成果,通過對企業的學習和了解,能夠擴展教師的視野,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跟專業知識,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利用假期時間組織師生去相關單位進行實踐,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促進教師綜合能力的提高。
現如今的社會,技術的更新速度飛快,這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師和學生來說提出了挑戰,高等職業教育對于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國家和教育部門對于高等職業院校方面要加強重視,對于高等職業院校教學方面的工作要大力支持,確保高等職業學校能夠正常發展。學校方面,要不斷的創新和引進新技術,讓學生掌握最新的技術,便于學生日后能夠迅速適應企業的工作。
隨著國家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社會和企業更需要素質加技能的優質人才,人才入住企業能夠為企業帶去效益,企業的發展又能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歸根結底還是在于高職院校如何對于學生進行培養和教育,先進的教學模式才能夠培養出與時俱進的專業型人才,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我國在高職院校教育方面的工作會更加出色。
[1]張清雅.試論高等職業教育與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的關系[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31(8).
[2]施敏靜.優化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4,(50).
[3]金紅巖,封家旺,江村等.西部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對策探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