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曉蘭
河北省樂亭縣綜合職業技術學校
淺議城市居住區建設
安曉蘭
河北省樂亭縣綜合職業技術學校
城市居住區建設是當前較熱的話題,隨著當前城市、縣城和農村的不斷改造,有關居民居住環境的研究成為重點。本文旨在對居民居住區的建設進行研究,提出幾條有關居住區建設的意見。
居住區;公共設施;綠地;景觀
居住區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不僅僅是指人們生活的地區,而且包含了以居住為核心的活動及行為。居住區不僅包括居住的樓房建筑,而且還包括與居住的樓房有關系的庭院、道路、公共場地、綠地、景觀以及公共設施等等。我們可以將居住區概括為:位于一個城市中,住宅十分集中并且配備著具有一定數量和規模相當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地區,能夠讓居民居住、休憩并且進行日常活動的地方。
城市居住區建設是當前較熱的話題,隨著當前城市、縣城和農村的不斷改造,有關居民居住環境的研究成為重點。本文旨在對居民居住區的建設進行研究,提出幾條有關居住區建設的意見。
公共設施在居住區進行規劃的時候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公共設施的完善可以使人們的生活便捷。公共設施包括很多方面,例如體育設施、娛樂設施以及生活設施等等。體育設施的完善可以使人們在鍛煉生活的時候方便快捷。在當今的社會中,人們的生活面臨很多的生活、工業壓力等等,由于這些壓力的作用,人們對于身體的鍛煉越來越少。因此在居住區的體育設施可以幫助人們進行體育鍛煉,使的生活更加美好。公共設施在進行規劃的時候要注意將生態效應放在首位。在居住區進行規劃的過程中,一定要符合生態的要求。生態平衡不僅是國家的要求,而且是人們生活的需求。在進行公共設施的規劃的時候,不能夠破壞生態的平衡,要將公共設施和生態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其次,公共設施建設要與居住區其他設施建設同步進行。公共設施的建設應當和居住區其他的設施的建設同步進行。公共設施的建設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便利、舒適。因此對于這些公共設施的建設,應當從居住區的建設伊始就重視起來。如果在居住區的建設開始的時候就沒有重視公共設施的建設,那么以后零星的增添公共設施不僅會影響人們生活的便利性,而且還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更甚者后期的施工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噪音污染、空氣污染等等。居住區進行規劃的目的是為了人們的生活能夠方便、快捷。所有的公共設施,例如體育設施、娛樂設施、生活設施等等都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的方便和豐富多彩。體育設施是為了讓人們能夠鍛煉身體、娛樂設施是為了讓人們能夠進行身體和心靈的放松,生活設施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質量能夠提高。總之,所有的公共設施的規劃都是本著為小區人們服務的宗旨。
生態效益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名詞,近些年來無論是國家的號召還是人們的日常意識都對小區的生態效益提出了要求,良好的生態效益不僅能夠使小區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而且能夠為國家的生態發展做出貢獻。眾所周知,生態效益就是說在人們的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人們能夠根據生態平衡的規律,充分發揮自然界各種物種的作用,從而使自然界的各種生物能夠對人類的生活以及自然環境發揮有益的作用從而產生有益的效果,生態效益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深遠的作用。通過對居住區的生態建設,形成居住區綠地特色分布,可以使小區中的各種資源處于相互協調和相互適應的平衡狀態,從而促進小區居民和生活環境的可持續、穩定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物質條件的改善,人們開始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事情,尤其住房更是在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我國人們的住房意識比較的強烈,尤其最近這些年來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加大,人們在工作之余在住房內棲息是最經常做的事情。因此提高人們的居住環境質量就十分的重要,合理配置各種景觀植物,形成獨具特色的景觀,滿足人們對于美的要求,會使的人們的生活條件提高。合理配置各種景觀植物,可以選擇品種、顏色、形狀等具有特點的植物,根據它們的特點將它們合理的搭配在一起,從而形成美麗的景觀。
居住區的規劃應當注意功能和形式的統一。在進行綠地、公共設施等的建設過程中要把功能和形式的統一放在首位。例如對于綠地的設置,不僅要發揮出綠地的凈化空氣、防風防沙、隔離噪音、改善氣候等作用,還要使的這些綠地的設置符合小區的景觀設置,綠地的設置不僅僅是要發揮出他的功能,還要使它和小區的景觀設置配合好,不能為了小區的空氣質量好就多多的增加綠地的面積,從而使的建筑的建造不倫不類,這樣就破壞了小區的整體美感,使的居民的居住不舒適,這樣也就不能實現綠地的作用了。再例如,對于公共設施的配置也要注意功能和形式的統一。眾所周知,下水道是公共設施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對于人們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下水道的建設不完善就會嚴重的影響人們的生活,因此在建設下水道的時候要注意將它的功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切不可以為了美感而使的下水道設置不合理,影響人們的生活。當然在對下水道的設置的中,也不能為了便利而使的下水道的設置嚴重破壞小區的景觀的美感。
[1]楊曉利.呼和浩特市住宅區綠化效益研究與評價[D].內蒙古農業大學,2007.1-2.
[2]周儉.住宅區戶外環境指標的研究[J].城市規劃匯刊,1999, (2):55-56.
[3]韓軼.呼和浩特市居住小區園林景觀環境的研究[D].內蒙古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0
[4]歐陽勛志.城市森林綠地建設的生態學思考[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2,24(5):712-741.
[5]薛達.城市園林綠化指標初探[J].山西林業科技,2001.(12): 36-39.
[6]彭健,王仰麟,陳燕飛等.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初探[J].北京大學學報,2005.(4):594-604.
[7]石純,黃孟淪.居住區生態適宜性指標體系和探討[J].上海環境科學,2003.(22):564-572.
[8]楊蕓,祝龍彪.建設生態社區的若干思考.重慶環境科學.1999: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