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豐
中共營口市委黨校
青島“互聯網+工業”模式的實踐及啟示
鄭永豐
中共營口市委黨校
近年來,青島市在“互聯網+”戰略背景下積極推進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率先提出主攻“互聯網+工業”的模式,大力打造新型工業城市。
互聯網;工業;模式
今年7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加快推進“互聯網+”發展,有利于重塑創新體系、激發創新活力、培育新興業態和創新公共服務模式。互聯網可以“+”各行各業,對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實現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互聯網+”這一重大戰略的提出,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指明了道路,“互聯網+工業”是融合,也是跨界。
青島“互聯網+工業”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以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為核心,以培育基于互聯網的新業態新模式為重點,加快構筑以平臺為支撐的新型產業生態體系、為打造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創客之島提供有力支撐。在大力推進“互聯網+工業”模式發展的過程中,一是要強調兩融合,把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發展相結合,組織流程制造的智能工廠、離散制造的數字化車間建設與改造,推進產業的智慧化。二是要強調以物聯網、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高端新型信息技術產業,不斷創新模式和技術,大力推進智慧產業化。三是要強調跨界融合,組織與裝備、產品、企業相融合的開放性互聯網信息平臺建設,以互聯網平臺凝聚各次產業、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多個互聯世界的超級平臺。
(一)開展智能工廠應用試點示范。青島在全市選擇賽輪股份、海爾等一大批有實力、有品牌、有科技支撐的企業,開展智能工廠應用試點示范,通過這些企業來開發應用智能制造裝備和技術,在這一過程中實施流程制造關鍵崗位由機器人來替代,關鍵工序智能化工程,積極探索新型智能制造生產方式。
(二)培育構建開放的互聯網信息平臺。青島在全市構建企業云服務平臺,這個云服務平臺可提供200多類服務,目前已有注冊企業5000多家,云服務平臺采用O2O運作模式,累計實現簽約服務機構目前已經超過100家。
(三)引導企業轉型發展。目前青島已經在全市樹立15個試點園區,通過這15個試點園區鼓勵與引導企業轉型發展。橡膠谷位于青島市市北區,是一個以行業協會、大學、科研結構、知名橡膠企業和相關中介服務為支撐的高端產業集聚區。橡膠谷正積極打造“一個中心三個平臺”,“一個中心”即云計算服務中心,“三個平臺”分別是產業發展平臺、橡膠服務平臺、園區管理平臺。
(一)政策引導。青島市制定實施全市互聯網工業發展行動方案,從總體思路、主要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支持、工作推進機制等方面,引導企業實現“互聯網+工業”發展。
(二)開展試點。選擇一批有基礎和條件的企業,開發應用智能制造技術和裝備,開展智能工廠應用試點示范。建設體驗中心,推廣典型案例,有序推進互聯網工業發展。
(三)構建平臺。以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建設行業性的工業應用互聯網平臺。
(四)大力推廣。青島在全市大力推廣、復制青島啤酒、華仁藥業、海爾等企業的成功經驗,以“互聯網+工業”模式改善企業經營狀況。
(五)打造載體。引導與鼓勵有計劃有實踐的園區先行先試,大力發展互聯網工業。
(六)設立基金。青島市財政設立2億元的互聯網工業發展基金,納入市級工業轉型升級引導基金統一管理運營。
(七)加強組織。成立互聯網工業發展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互聯網工業聯合會,制定聯合會章程、會費標準和管理辦法。成立互聯網工業研究院與標準化聯盟,為政府決策、產業發展提供支撐。組建專家指導組和技術服務團隊,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和技術支持。
“互聯網+”在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方式的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啟示。
(一)市場需求化。傳統工業發展模式的核心,是大規模制造同質產品,市場被動接受。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可以零距離交互,個性化的需求得以實現。市場的實質由把東西賣出去轉為用來滿足各種個性需求,形成以需求為導向的全供應鏈發展模式。
(二)企業平臺化。“信息平臺”是兩化融合的根本,傳統企業的平臺,一是內部管控信息平臺,推動企業流程優化和效率提升;二是外部大數據信息平臺,收集分析各方數據服務企業戰略決策。互聯網突破了內外邊界,將內外平臺有機融合,更具開放性、綜合性,青島市電子行業云計算平臺、橡膠行業創新創業平臺、鑄造行業云生態平臺、3D打印公共平臺、醫藥健康產業平臺等業已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驅動力。
(三)經營共生化。互聯網時代,企業依托信息平臺經營,在同一信息平臺上分布的企業,打破傳統的競爭關系,建立起協作和共生的關系,同行的競爭,由企業間轉換為信息平臺之間的競爭。信息平臺整合了圍繞滿足客戶需求的設計、制造、銷售、服務等大批個體或者組織,并根據客戶需求快速的整合全球資源進行科學配置,形成一條完整的供應鏈,來滿足客戶需求,實現企業共生發展。
(四)業態融合化。互聯網平臺融合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的全過程,同一產品的制造、服務等都在一個平臺上實現,甚至不同行業的產品制造、服務等,也可以在同一平臺上實現。企業間的邊界、行業之間的邊界、甚至是二次產業與三次產業的邊界等,將越來越模糊。
[1]本報記者王建高.從青島制造到青島創造的躍升[N].科技日報,2015-04-18001.
[2]李正海.“互聯網+”助推“工業互聯網+”之路[J].西部大開發,2015,06:98-101.
鄭永豐(1983-),男,遼寧海城人,營口市委黨校副教育長,講師,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