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娟
吉林省延吉市朝陽川第二中學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初探
范秀娟
吉林省延吉市朝陽川第二中學
初中語文在基礎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培養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階段。然在現階段的初中語文中,教師為了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高分,依然采取填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這不僅不符合國家提倡的素質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與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為了改變現階段教學方式的誤區,響應國家素質教育改革的號召,本文將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進行探析,致力于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
初中語文;創新思維;培養
在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加快,單純的知識灌輸已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只有結合創新思維才能舉一反三,更好的運用所學的知識。且創新思維是一個人思維能力的體現,對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十分重要。初中語文承載的不止讀文識字的責任,而是進一步啟迪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并使得這種思想素質在現實中得以實現,這也是國家提倡的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而現階段的應試教育顯然不能達到這種效果,因此需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以更好的指導實踐。
鄧小平曾經說過“要善于學習,更要善于創新”。隨著信息化的迅猛發展,知識獲取與運用已經相對較易,創新能力已成為衡量個人能力的重要標準。且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現需要培養大批能夠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的各類人才,而這類人才需具備一定的創新與綜合能力。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學校決不能使學生成為只會死記硬背的高分低能的書呆子。而初中語文是學生創新思維養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刻不容緩。
(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語文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是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索、學會創新。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變教學為導學,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己閱讀,欣賞,品味語文的魅力,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質疑,并發表自己的觀點,與老師同學進行討論。自主學習的核心是啟迪學生的思維,從而達到主動并創造性的學習效果。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投入更多的熱情與積極性,并在思維上進行了一定的探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前提。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營造由學生主導的課堂氛圍,積極鼓勵學生發言。
以往的應試教育方式往往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學生有問不敢提,老師也只是一味的講授,而不讓學生思考提問。這種由教師主導的課堂氛圍淡漠,學生的積極性不高且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學習效率低下,更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要想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應先改變教師主導型課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建立學生主導型的課堂,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勇于提問,從而發現教學的重點與關鍵,并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此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引導學生質疑問難
應試教育往往以考試為重點,為了在讓學生在考試中獲得高分,教師通常圍繞考試內容進行教學,一味追求考試的重點內容以及符合得分要求的標準答案。此種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參與,淡化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更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與思考。有疑問才會產生思考,思考是創新的前提,故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應該引導其質疑問難,教師在課堂上應引起學生的質疑,引導學生的提問,使其參與教學之中,并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切不可阻礙或質疑學生的提問,打擊學生質疑問難的熱情與信心。
(四)在教學中聯系生活實際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與學生的接近性強,易引發學生的思考,并在思考中創新。且語文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與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把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生活中會遇到許多問題,語文學習中也會遇到許多問題,如何把語文中的問題與生活中的問題相聯系是語文教學的關鍵,也是引發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關鍵所在。
總結
初中語文是一門注重實用的學科,且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具有重大意義。而現階段我國大多數學校的初中語文教學仍以應試教育為主,陷入了以考試為主的教育誤區。這容易導致學生思維的僵化與限制,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不符合國家對人才的要求。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培養符合國家要求的人才以及為了學生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聯系生活實際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使其在實際生活中得以運用,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的改造客觀世界。
[1]李新建.探討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策略[J].讀與寫,2014(21).
[2]王夢茹.淺析語文課教學激發學生興趣的途徑[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3]朱培斯.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方式探討[J].現代婦女:理論版,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