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茹 (咸陽師范學院 712000)
淺談舞蹈與音樂的關系
王華茹 (咸陽師范學院 712000)
舞蹈這種藝術在我們的身邊已經隨處可見,在舞蹈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音樂一直伴隨著舞蹈,而舞蹈說簡單,是因為他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見,說難,因為它是一種用身體語言表達我們思想感情的藝術。對于舞蹈來說,音樂是他的孿生兄妹。從舞蹈的起源來看,有一種理論認為舞蹈是從勞動中產生的,而音樂也是在勞動中產生的,這就說明舞蹈和音樂是同根的。舞蹈和音樂的結合有他們的科學依據,那就是舞蹈和音樂都是以節奏為基礎的。在共同的發展過程中相互促進,共同增輝,使現在舞蹈和音樂的發展進入到一個空前的繁榮場景。
結合;相輔相成;藝術;節奏;個性
王華茹校級教改項目 項目名稱《基于秦漢特色古典舞教學的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性研究》 項目編號:201302014 起止時間:2014年1月——2015年12月
舞蹈到底是什么?這一個簡單又很難用幾句話來表達的問題。說它容易那是因為舞蹈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相聯,舞蹈在我們的生活周圍隨處可見。說它很難,是因為舞蹈是以肢體動作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藝術,是用人的舞蹈動作來傳達情感。《中國舞蹈詞典》是這樣對舞蹈一詞定義的:“舞蹈,藝術的一種,它是歷屆舞蹈藝術家們長期經過提煉和組織、把人體動作美化提煉來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段,它是其他藝術表現手段所難以表現的一種藝術形式。”
音樂是什么?“廣義的講,音樂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審慎的聲音。”而音樂的定義還存在著許多的爭議,“但我們常常把它解釋為一系列對于有聲或無聲具有時間性的組織,并且含有不同音階的節奏、旋律及和聲。還有一種觀點他們認為音樂是一種有聲的藝術而不是視覺藝術和感覺藝術。要是把樂音按一定的規律組織起來的話,使人聽起來會產生美好的感覺,這種藝術就叫做音樂。”
舞蹈和音樂的關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舞蹈是以優美的動作來創造視覺形象,音樂是以動聽的聲音來創造聽覺形象,兩者的結合,使視覺和聽覺產生共鳴,把形象表現的更加形象。
1.舞蹈與音樂的歷史結合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幾千年之前就有對舞蹈與音樂的記載。在原始社會,出于天性和本能,人對生活中勞動和狩獵時所熟知的形象加以模仿,形成了最初的舞蹈,而勞動中所用的口號形成最原始的音樂,這是舞蹈和音樂在歷史上第一次結合。
在古代,尤其是秦、漢、兩晉、南北朝這個時期,樂舞是舞蹈的主要形式。從宮廷里到民間、樂舞幾乎成了人們進行藝術活動的主要形式。一直發展到隋唐,樂舞在舞蹈發展中越來越成為了主角。被稱為“大曲”的大型歌舞是舞蹈和音樂連續表演的綜合藝術形式,曾經達到較高的水平。例如,“著名的《霓裳羽衣舞》是具有高水平的樂舞作品,這是最令人神往的音樂歌舞大曲”。在宋代時期形成了獨立歌舞劇體系,到了明清時期,歌舞側重于故事情節的表演和抒發,演變成戲曲舞蹈。在中國的悠久文化發展中,舞蹈和音樂永遠聯系在一起,這是我國“舞蹈與音樂”發展的歷史事實。
2.舞蹈與節奏的關系
歷史證明舞蹈和音樂是你中有我、我只要你的關系,永遠不會分開。從舞蹈藝術以往的發展來看,舞蹈和音樂的融合是它們有著共同的、科學的內在因素。舞蹈的內容和情感是依靠動作來表達的,而音樂的內容和情感是靠音符來傳遞的。所以說,舞蹈的精髓是舞姿和動作,音樂則是旋律和節奏。
舞蹈要用節奏的快慢和節拍強弱來組織動作。音樂的節奏在舞蹈藝術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節奏可以表達不同的內容和情感。“《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這個舞蹈把原始的藏族舞蹈動作,融入了現代節奏感和舞蹈動作中去,和傳統的藏族舞風格不一樣,表現出了藏族姑娘的陽光舞蹈動作的輕快、亮麗。《孔雀飛來》舞蹈最成功處就是對舞蹈節奏的處理。這個舞蹈打破了傣族舞蹈一貫的節奏類型,很多地方選用切分節奏。這一節奏上的變化使舞蹈動作節奏感加強,更賦予跳躍性和感染力。”
節奏是舞蹈與音樂結合的基礎,是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的和諧統一,就使得舞蹈形象具有更加鮮明、突出、生動的特點,比單一的視覺形象或聽覺形象的藝術表現手段,樂舞和節,天然合理。
在這里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舞蹈和音樂之間存在的共同點是節奏,它們的結合是順其自然的。有了音樂的舞蹈才會更加生動,因此自古以來各種有節奏的集體勞動都有勞動號子。當然,不是任何音樂都能和舞蹈結合,而是節奏比較突出的音樂。其次,舞蹈與音樂都存在著抒情性,舞蹈和音樂都能夠直接表達感情,而且音樂的表達比較抽象,它不會對舞蹈的具體表達產生矛盾或干擾,可以說舞蹈和音樂的結合是天衣無縫。再次,舞蹈和音樂都是在同一時間過程中展示的,所以它們才能夠同步進行,結合在一起。”
1.音樂能配合舞蹈體現個性,表達情感,烘托氣氛
音樂是舞蹈創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非常動聽的音樂它能夠使舞者的內心更加感動、動作抒發的更加到位,表現出更加深刻的舞蹈形象。很多以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的作品中,音樂起著輔助作用,音樂應該能夠淋漓盡致地烘托舞蹈的主題和氣氛。“我國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音樂對塑造舞劇的主人公和娘子軍戰士們的舞蹈形象起了重要作用,它的音樂形象把主人公的強烈的反抗精神和不屈服的性格特征作了鮮明的展現。”
2.音樂可以幫助編導組織舞蹈動作
舞蹈和音樂是不可分假的,是一對相互配合的統一體,一曲好的音樂能夠幫助編導對舞蹈更好的把握,使舞蹈的思想性和動作性更加豐富。通常編導會根據音樂的提示來撲捉靈感,加強對舞蹈的風格、情感、主題思想、旋律、節奏變化的總體把握。
3.音樂能為舞蹈增添光輝
一曲優美動聽的舞蹈音樂不僅是舞蹈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還為舞蹈表演增光添彩,既增加了舞蹈的流暢度和節奏變化,又增強了舞蹈的藝術感染力。比如,“踏歌”是我國古代民間流行的一種歌舞形式,邊歌邊舞。是以腳踏地為節拍,身體依此節拍起舞。還有在一些大型的舞劇中,舞蹈和音樂都具有戲劇性的結構,舞劇的角色、動作與音樂的關系是統一結合的。如柴柯夫斯基為舞劇《胡桃夾子》《四小天鵝》等所寫的音樂都是是極為突出的例證,使作品不僅形象確切、更使舞蹈和音樂的結合達到了完美無暇的境界。
[1]金秋.《舞蹈編導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王海英,肖靈.《舞蹈訓練與編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