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頂 (南京藝術學院廣播電視專業 210000)
電腦網絡、手機等移動終端、數字化大屏幕等都是看得見的網絡媒體形態,社會個體在網絡中獲取、搜尋、反饋、交互,感受著多樣的新的傳播方式。網絡媒體作為新的媒體開始影響著個體社會化,網絡媒體在網上的傳播任意地發表各種信息和意見,得到少數人的響應,這部分人又通過網絡中的各種渠道進行言論的傳播和擴散,進而在網絡中逐漸形成了比較強大的輿論,而這種輿論往往會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引導著某種社會觀念的形成。
網絡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發表意見的平臺,網絡媒體因此具有個性化、自由性、虛擬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在網絡環境中,傳統的限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作為新的大眾傳媒,網絡提供了信息自由流通的機會。網絡傳播的內容和形式具有開放性和隨意性,其傳播的自由度也更大。社會化過程主要分為青少年社會化、成年社會化和再社會化幾個階段,起作用的影響社會化的主要媒體也各有不同。然而網絡媒體已經成為各個階段的主要影響。網絡媒體具有雙刃劍性質,對個體社會化有推動作用,同時存在負面影響。
網絡媒體推動著大眾媒體領域的擴大,促進社會輿論的多元化。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更多的人們可以自由地表達他們自己的意見,講述著不同的觀點,以更好地溝通,甚至不同的文化,不同語言背景的人有自由交互,促進了人類之間的相互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網絡媒體,以促進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同時也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交織著雙重的個人和社會特征的新媒體傳播網絡。在新的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是獲取和閱讀個人的不僅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也是個人與他人,社會一體化進程相互作用。個性化的網絡新媒體時代真的來了。2008年奧運會有史以來通過數字電子手段進行廣播的方式。互聯網作為網絡媒體的代表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傳播者和受眾之間打破生態環境的原始語音和語音模式。網絡媒體的自由,開放和互動重塑人們捕捉傳播特性,接收信息的習慣,也是對思想,行為特征和世界的感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生活的新媒體的沖擊已經不言而喻,如食品和水的點作為生活必需品成了。新興媒體已經開始影響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生活等社會的各個層面。
網絡受眾的大眾化趨勢,以前網絡媒體在很大程度上是“專業人士”的專利,這里所說的專業人士是指受教育程度和經濟收入較高的年輕的單身男性專業者。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受眾越來越大眾化,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網民,網民群體的特征表現為:信息需求大、低齡化、教育程度多樣化。網絡受眾上網的主要目的是獲取信息,常用工具是電子郵件和搜索引擎。網絡受眾上網的主要目的依次是:獲得各方面的信息, 學習計算機等新技術,工作需要,休閑娛樂。
在網絡社會中社會個體,可以更好的影藏自我,溝通和互動在整個網絡社會媒體中更自由和隨意。社會個體處于一個嶄新的發展期,然而,隨著網絡媒體世界的發展,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和喜好,演繹著各種不同的形象。網絡媒體互動的虛擬人物和隱匿性簡化了不公平的,因為地位、金錢、權力、美觀等因素,現實世界中帶來了社會個體可以選擇在網絡中發揮與人體本身的不匹配、甚至不平等的角色互換,甚至連最基本的性別角色可能會造成混淆和模糊。同時,隨意性和網絡媒體的自主性和隨意性的選擇,以及它的交互面廣泛的規范,而且極大地促進了個人的隨意和放縱的社會心理。在網絡上,人們都不愿透露姓名的前提下,與人交流,網絡對個人的另一端卻知之甚少,性別、身份、社會地位和興趣愛好等個體信息,可以忽略不計。網絡的時空分離使得所有相關信息的個人隱私可以被隱藏和小說,也很容易造成個體道德意識下降,個人的行為負責任的下降,行為和內部標準不統一,自我控制等問題的下跌。基于上述特點,使一些人無法意識到自己已經是一個媒體,往往在網絡上的自由,享有權利的自由,卻忽略了權利的享受,同時也承擔義務,包括義務履行社會責任,所以有更多的嚴重缺乏社會責任感的網絡媒體現象的網絡。再加上網絡世界的個體行為的監督就顯得力不從心,它可以通過在現實中通常不采取行動所取得的弱結合網絡規范打破。還有非理性的網戀,這樣的一個網絡環境,向廣大青年男女開辟了廣闊的情感世界,滿足溝通和宣泄自己的情感需求。網戀依靠鍵盤和鼠標的情感愛情的一種做法,因為這樣一種網戀的產生,受到了諸方面的批判。客觀地說,并不是所有的網戀都是有害的。有了這個新的媒體網絡,一個人可以輕松快速地找到生活伴侶,這種求愛不僅非常正常的,甚至是應該大力提倡。但也有一些網戀尋求刺激,追求享樂,心理變態為達到不正常的目的,而且在不正常的行為。網絡盜竊和欺詐,當一種新型的釣魚欺詐的方式,并且由于網絡媒體犯罪率增加和普及,越來越多的團體欺騙。以及網絡黑客,術語黑客攻擊和非法活動,密碼盜取和電子偷竊行為緊密聯系起來。由于缺乏個人道德,走上了犯罪的,將面臨制裁的精神折磨和法律,這樣付出的代價是殘酷的,但也是必然會導致的。
另一方面,在新媒體所形成的新形勢下社會交往過程中,社會群體、網絡媒體的意見和觀點影響著社會個人的判斷和選擇。在新媒體時代,娛樂可以影響一切,媒體也可以是娛樂。于是,嚴肅的新聞可以被娛樂的手法加以軟化而包裝成娛樂信息,新聞越來越故事化、煽情化。表面上看,這種泛娛樂化行為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后果是大眾傳媒的社會責任感逐漸被忽視,嚴肅的新聞原則也受到了商業化形式的損害,社會大眾的利益也受到市場取向的影響。
網絡媒體使我們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媒體的發展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信息,使世界越來越小,使我們的信息獲取渠道更加多向性。對網絡媒體獲得的信息時,我們要站在綜合的角度上去分析網絡媒體帶給我們的信息。同時,網絡媒體對個體的閱讀和生活以及信息獲取產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所以要客觀的看待網絡媒體對個體社會化的影響,不要被網絡媒體左右我們的觀點,判斷和選擇。
[1]辛自強.網絡背景下的青少年社會化[J].教育科學研究,2007(2).
[2]李冰.網絡媒體社會意見的開發與利用[D].吉林大學,2009.
[3]陳莉娟.大眾媒體對人的社會化的影響[D].新疆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