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并不是為了迎合市場才轉型互聯網公司,廣聯達(002410.SZ)沒玩虛的。
行外人并不那么容易理解建筑領域的軟件企業的商業模型。不過,隨著廣聯達在電商平臺和供應鏈金融服務領域的一系列動作,“建筑工程領域互聯網+平臺服務商”的模式浮出水面后,投資者才更容易看懂廣聯達的戰略意圖。
借著“互聯網+”的風口熱潮,在資本市場上,公司股價也開始加速上揚。5月8日,除權后,公司股價迅猛展開填權行情。與此同時,公司內部也在悄然發生著一些轉變。此前,極其低調的廣聯達在5月19日召開年度投資者見面會,眾多公司高管與投資人互動交流。
至少這是一種心態上的變化。從一個細分行業領域的專業公司,到一個互聯網化的公眾公司,廣聯達已經展現出了求變的姿態。
不過,從軟件公司到互聯網公司之間仍然有著巨大的轉型鴻溝。廣聯達既要在垂直的專業應用領域繼續開拓藍海市場,又要在專業應用之后橫向延展行業大數據服務、征信和供應鏈金融服務,它能獲得成功嗎?
市場份額超過一半多,潛心經營近20年的廣聯達在建筑工程軟件服務領域,如今已經鮮有能夠形成威脅的競爭對手,更多的挑戰是來自市場的變化。
建筑行業此前的長周期繁榮在某種程度上也造就了像廣聯達這樣的企業,但現在,宏觀經濟減速、建筑行業增速趨緩已成新常態。
根據廣聯達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Q1營收同比下降16.6%,凈利潤雖然仍同比有4.6%的增速,但公司預告半年報,凈利潤有可能同比出現90%-40%的降幅。這背后是受市場環境變化和公司主動轉型的雙重影響。
“建筑業的重要性,不用去證明,看一組數據就知道了。全球建筑業GDP2010年增長12.5%,到2020年會增長14.7%,中國每年在施工項目達到55萬個,所以這個產業還很大。”廣聯達總裁賈曉平對《英才》記者表示,盡管短期沖擊會有,但長遠看市場仍然樂觀。
就國內市場而言,每年仍然有30億平方米的新增房屋面積,作為行業龍頭的廣聯達自然不會太過擔心市場的短期波動。更何況,還有一片藍海市場尚待開發。
一個建筑工程項目會有決策、設計、采購、施工和運維五個階段。廣聯達過去主要在采購環節提供工具軟件和服務,基本是在新增量市場。現在已經延展到施工環節,增量市場與存量市場并存。目前國內建筑保有量約650億平米,建成后運行維護周期為十幾年,每年的能耗、空間、資產、環境等問題不斷產生,運維這是一個更大的市場。
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建筑業存量市場的運維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而國內市場剛剛嘗試起步。
占據市場主導的企業,總是具有優勢的行業整合者。
“我們的目的是重構建筑工程領域生態,推動建設工程領域升級發展。”在廣聯達董事長刁志中看來,重構行業生態是新發展階段的戰略重心,也是增值服務的來源。
在互聯網時代,重構生態就意味著信息化。在此之前,建設工程領域各個階段內的客戶,圍繞各自的階段獨立參與工程進行。而廣聯達想要構建一條生態鏈,將各類硬件服務商、軟件服務商以及征信機構和金融機構整合到一個開放的平臺上。
“傳統的生態是孤立的、低效的、有邊界的,而重構后的生態鏈使聯系更加廣泛、頻繁,同時效率也更高,邊界在無限擴大。”賈曉平表示,公司的盈利模式也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過去提供的是軟件產品和服務,現在提供的是免費+租賃+增值服務的方式。硬件是賣的,PC端是租的,移動端、大數據、征信和金融則是增值服務。”
2014年12月,廣聯達推出電商平臺“訊采旺材”,通過互聯網聚合房地產行業采購規模,從而形成電商采購優勢,并利用大數據為行業提供金融征信等增值服務。而做“訊采旺材”也是公司基于在建筑信息化領域的長期積淀。
建筑行業中有6000-7000萬從業人員,將這些人和工地聚集起來就會產生多種需求,例如采購需求,將需求聚合起來就是聚量,而這些量可以幫助采購方和供應商重新組合交易關系。
在此之上,以工程為核心的大數據將應運而生。大數據可以直接為行業提供服務,同時也服務于另外一個體系:征信。而征信又是廣聯達做行業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重要基礎。基于征信的金融平臺則可以提高融資便利性、資金安全性和貸后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這就是廣聯達做電商、做征信、做供應鏈金融的邏輯。值得關注的是,廣聯達早早運作成立的保理公司、小貸公司,實際上都是為了在行業供應鏈金融服務上布局。
據統計,建筑業施工過程貸款高達2.11萬億,房地產開發貸款為4.38萬億,這其中不包括其他形式融資,可見建筑領域金融服務需求十分強烈。從開發商到總分包再到設備廠商都面臨融資難、成本高的問題。這對廣聯達來說,無疑又是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涉足垂直電商、切入大數據,布局供應鏈金融,廣聯達已經不是單純的軟件公司,而更像是一家互聯網企業。
不過,從軟件公司轉型互聯網企業不僅僅是商業模式、盈利模式的轉變。當年以殺毒軟件撬動市場的金山軟件,就因為互聯網轉型的困擾,而淹沒在了奇虎360的快速崛起中。同樣的困擾會出現在廣聯達身上嗎?
“這其實是一種基因問題,盈利模式轉變是表象,決定成敗的是下面的部分,別人看不見的部分。”賈曉平有一套特別的“冰山理論”——公司的盈利模式猶如顯露出來的冰山一角,很容易為外界所認知,但支撐盈利模式的是企業的運營模式(研發、市場、銷售、服務),而運營模式又受到管理模式的影響,管理模式才是企業發展的基因。
賈曉平告訴《英才》記者,廣聯達現在內部設有創新孵化激勵機制,在此之上又進一步推動公司員工持股計劃,以確保轉型成功;而在內部結構調整上,公司變得更加扁平化,還劃小經營單元,以提高對客戶的響應速度。
只是,與B2C的互聯網公司不同的是,專業領域出身的廣聯達,需要將互聯網人才與建筑專業人才融合起來,這個難度更大一些。
不過,60后的刁志中和70后的高管們,帶領85后的年輕團隊(廣聯達30歲以下員工占比77%)已經開始適應互聯網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