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 王文娜
秦皇島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研究①
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王文娜
摘要:在京津冀一體化大背景下,河北省內京津周邊城市正抓住機遇強力發展當地旅游業,而這就給有著悠久歷史文化以及現代濱海休閑文化旅游名城的秦皇島帶來了新的沖擊與挑戰。近年來,隨著旅游興市戰略的全面實施,秦皇島旅游資源開發和旅游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果,但在新的機遇和挑戰下,秦皇島應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地理優勢,提升秦皇島國際旅游地位、國際文化旅游軟實力,將有著“京津后花園”美譽的秦皇島打造成國際文化旅游名城。本文將就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及濱海旅游城市的秦皇島,是否具有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優勢,哪些資源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吸引力,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還存在哪些差距以及為實現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標所采取的措施展開探討。
關鍵詞:旅游興市 秦皇島 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
旅游權威刊物《世界旅游亮點》在最新發布的旅游亮點中指出,2014年全球旅游業收入已經占據了GDP的9%,11個工作中就有一個與旅游有關,出境游消費市場1.4萬億美元,國際旅游人數從1950年的2500萬人次上升到2014年的11.87億人次,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8億人次。龐大的旅游群體和日益增長的旅游消費為發展旅游提供了契機。打造國際旅游城市,吸引更多國外旅游資源成為當前各國發展旅游業的重要目標。在國際旅游城市建設中,文化資源必不可少,秦皇島應充分挖掘、整合歷史文化資源、民間文化資源等,營造景點文化氛圍,使旅游文化品位得以提高。同時,結合當地特點,引入新的文化因素,創新產品類型,打造集現代感與文化感為一體的旅游產業,促進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
1.1 優越的地理位置
秦皇島市位于河北省東北部,東北接遼寧省綏中縣,西北臨河北省承德市,西靠唐山市的灤縣、遷安,南臨渤海。西南距石家莊483公里,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距天津220公里。秦皇島地處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是東北與華北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具有承接兩大經濟區雙向輻射的天然優勢。作為中國最早一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擁有世界第一大能源輸出港——秦皇島港,是北方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因協辦過1990年北京亞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為中國唯一協辦過奧運會和亞運會的城市。
1.2 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和優良的生態環境
秦皇島無論從歷史經度還是地理緯度上都具備優越的旅游資源。從歷史角度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伯夷叔齊、孤竹令支等名物遺跡,秦始皇巡游求藥、魏武帝揮鞭賦詩等經典傳記,還有山海關、老龍頭、姜女廟等匯聚了戰爭與愛情的浪漫故事,這些資源稍加演繹開發都可以推向世界。以孟姜女故事為例,如果改編成歌舞劇巡演國外,完全可以超越《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影響,讓更多西方游客對中國文化產生興趣。
從地理資源來看,秦皇島依山傍海,四季分明,春有百花夏有泉,秋有野果冬有雪,是避暑納涼、休閑養生的勝地。秦皇島地處東北與華北的咽喉,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快捷方便。生態環境方面更具優勢:在半徑50公里范圍內,集中了山、河、湖、泉、瀑、洞、沙、海、關、城、港、寺、廟、園等自然風光和上百種珍稀動植物,還有世界級地質公園、國家級觀鳥濕地。
秦皇島市的綠化建設圍繞“園林式、生態型、現代化濱海城市”的發展目標,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0.40%;整個城市猶如一座“天然氧吧”,具權威部門統計,秦皇島居民的健康指數和平均壽命都高于全國其他地區。
1.3 秦皇島已具有一定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一座城市是否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城市的總體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底蘊。城市歷史知名度既受先天的地緣因素制約,更受城市在全國政治地位以及中外交流窗口地位的影響,而城市的當代關注度則更倚重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旅游資源底蘊。秦皇島因秦始皇求仙駐蹕而得名,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是中國唯一協辦過奧運會和亞運會的城市,第一批國家智慧試點城市,全國首批無障礙設施建設示范創建城市,十大最佳休閑城市之一,2013年被評為中國最幸福城市。秦皇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其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及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1)秦皇島是中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但是作為資源大市,秦皇島對當前面臨的旅游業國內外競爭環境和發展的巨大潛力認識不足,缺少危機感和創新意識。尤其是秦皇島所處的地理位置對秦皇島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北京、天津、承德、唐山等地對秦皇島的影響很大,這種影響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如何利用這一地理位置發展秦皇島的經濟、文化產業、旅游業對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2)特色是旅游業吸引游客的根本所在,而秦皇島旅游業的特色主要體現于它的文化內涵。“史是城之根,文是城之魂,海是城之韻,水是城之容,綠是城之裝”。目前,秦皇島的旅游仍以長城文化、濱海休閑文化等傳統旅游項目為支撐,缺少新的旅游項目作為秦皇島旅游增長點,旅游項目的藝術設計和文化內涵挖掘不夠。
(3)秦皇島在特色旅游商品開發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旅游特色商品的開發不僅能夠為旅游業創收、增加經濟效益,更能使游客加深對秦皇島的印象,擴大秦皇島旅游知名度。秦皇島目前所開發的旅游商品缺少特色,包裝缺乏亮點,生產廠家規模較小,無法滿足游客的購物需求,難以刺激游客的購物欲望,國際旅游購物比重較低。
(4)秦皇島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有待提升,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有待完善。構建安全、便捷、舒適的旅游立體交通體系勢在必行。
(5)國際旅游城市建設需要大批精通國際旅游的專業人才,秦皇島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體系需進一步細化升級。目前秦皇島旅游從業人員大多專業化程度較低,整體素質不高,尤其缺乏精通外語的綜合型人才,秦皇島應依托高校旅游管理資源,加快完善培訓教育系統,為建設國際旅游城市提供專業人才保障。
(1)京津冀一體化對于河北省和秦皇島都是重大的歷史機遇同時也是挑戰。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北京、天津對秦皇島的影響力尤其大。中心城市的文化知名度變遷會對周邊較大城市產生較強的影響。處在同一城市群的城市,盡管發展的能級不同,但其在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卻會遵循類似的軌跡。典型的例子發生在北京與天津之間,而秦皇島與北京和天津兩個國際大都市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秦皇島應該抓住這一優勢,利用兩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旅游影響力帶動本地區旅游國際化進程。秦皇島要加強旅游形象的宣傳,加快交通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發展,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和市民素質,推進秦皇島國際旅游城市建設。
(2)隨著北戴河機場的投入使用,秦皇島將迎來更多的海外游客。秦皇島應抓住俄羅斯、韓國、日本及歐美游客來秦旅游的大好時機開發秦皇島入境旅游新線路,提升秦皇島國際旅游地位,吸引更多國外游客來秦旅游,不但可以促進秦皇島市經濟的發展,也可以對對外交流做出一定貢獻,使秦皇島市進一步向國際化城市靠攏。
(3)加強旅游行業人員服務意識,狠抓旅游從業人員隊伍建設,提升一線旅游從業人員的內在素養和精神風貌。深入開展導游員星級評定工作,推動按星計酬的薪酬制度,建立導游員誠信檔案,通過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以點帶面,加強導游員動態管理,對違規違紀導游員在導游年審中予以相應處罰,情節嚴重的予以吊銷導游證,凈化導游隊伍。利用高校資源,對旅游從業人員及窗口人員進行外語培訓,讓他們提供規范的服務。
(4)規范旅游景點安全防護設施建設,明確收費標準和服務項目。近年來我市已經出臺了許多旅游相關規章,如《旅游咨詢服務中心服務規范》、《海水浴場救生服務規范》、《飯店婚慶婚宴服務規范》、《滑沙服務標準》等,初步建立起完善的標準化管理體系,但是旅游事故和欺客、宰客問題仍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我市旅游事業的發展。為進一步鞏固旅游資源,開拓旅游市場,今后要將休療單位、餐飲企業、商場、出租車等各涉旅行業全部納入標準化旅游管理范疇,實現由行業管理向目的地管理的轉變。
(5)整合資源,突出特色,運用產業集群的概念發展現代旅游業。我市正在重點打造六個各具特色的休閑旅游產業聚集區,以聚集區建設帶動旅游業轉型升級和集約化發展,推進旅游發展方式由粗放經營向聚集發展轉變。目前,秦皇島昌黎干紅葡萄酒產業聚集區管委會已掛牌成立,聚集區規劃總面積162平方公里,包括昌黎、盧龍、撫寧三個葡萄酒產業園,囊括了葡萄種植、葡萄酒釀造、葡萄酒文化休閑旅游等核心功能,建成后將形成完整的葡萄酒文化產業集群。葡萄酒文化旅游逐漸成為秦皇島旅游業新的增長極,并為秦皇島吸引了更多國內外游客。
(6)注重人文關懷,加大資金投入,提升休閑旅游基礎設施水平。為了解決資金瓶頸,我市嘗試運用多元化經營模式,吸納社會力量投入旅游設施建設和管理,將人文關懷融入景觀帶,以完善食、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為重點,以保護生態改善環境為宗旨,以方便居民旅游休閑、健身和農民致富增收為目的,構建具有我市特色的鄉村生態綠色體系。同時,努力構建符合國際慣例的城市公共標識系統,為游客提供舒適、便捷的服務體系。
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和城市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許多旅游城市開始著手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城市,吸引更多的國外游客,提升旅游競爭力。為了更好地推進秦皇島旅游興市戰略實施,加快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秦皇島應加快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旅游線路開發,休閑度假高端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加強旅游業人員隊伍建設,提升秦皇島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常衛鋒.開封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路徑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03).
[2] 陳志明.秦皇島市旅游興市戰略實施[J].商場現代化,2015(03).
[3] 吉炳偉.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N].河南日報,2014-11.
[4] 史云.秦皇島文化旅游競爭力提升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0(12).
中圖分類號:F5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7(b)-130-03
基金項目:①秦皇島市科技局項目“基于旅游興市戰略實施下的秦皇島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研究”成果(201502A330)。
作者簡介:王文娜,河北省秦皇島市人,英美語言文學碩士,講師,現供職于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