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煜
[摘要] 2013年秋,入學不久的某大一新生在網絡游戲期間被犯罪分子詐騙資金達上萬元。被騙后,沉迷網絡游戲和經濟損失給他帶來了雙重壓力,使得他情緒一度低迷,無心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筆者以自身的學生工作親歷,在事件發生后及時聯系家長,為其進行心理疏導,做好各項工作。最后,在科學和細致的工作帶領下,該同學終于走出了陰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正常學習中去。
[關鍵詞]網絡詐騙;大學新生;輔導員工作案例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 2015) 08- 0026- 02
doi:10. 3969/j.issn.1671-5918. 2015. 08-013
[本刊網址]http://www.hbxh.net
一、案例情況介紹
2013級新生入學之后,為使新生能盡快轉變角色適應大學生活,學院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和方案。在生活類講座方面,尤為注重人身和財產安全的說明,并通過助班大力宣傳這方面的注意事項。當一切已經做得夠細致的時候,一個電話打破了筆者之前所努力構建的“馬其諾防線”。12月初,13級新生阿華清晨打來電話稱,懷疑自己在前一天晚上被詐騙了,并且數額比較大。在簡單的談話過后發現事情比較嚴重,筆者當即來到他的宿舍并查看QQ聊天記錄,認識到這是一件十分典型的網絡詐騙案。
(一)緣起網絡游戲,失于網絡游戲。來到大學之后,阿華同學便放松了起來,認為大學像其他人描述的一般“無限自由”,隨時可以干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很快迷上了一款當下十分流行的某網絡游戲。由于該款游戲是網絡付費游戲,他在一次支付數百元時,網頁彈框提示支付密碼錯誤,資金被凍結,需向另一賬號充款一千多元變為高級會員以解凍。在“官方客服”對話框的誘導下,為了“贖出”之前的資金,阿華先后共向該客服提供的不同賬號匯入達上萬元之多。還在苦苦等待“客服人員”承諾第二天中午會把資金返回來的阿華,早上起床才隱約意識到自己有可能被騙了,這才把電話打給了筆者。
(二)輕信詐騙分子,幻想騙子承諾。之后,筆者來到阿華宿舍通過查看QQ聊天記錄、與他的室友了解情況后很容易斷定是一起網絡詐騙事件。這個時候,騙子又發來一條消息催促阿華再另行支付一萬元,理由是銀行發現其資金流向過于頻繁,需支付更高金額資金以便解凍原來的資金。討回資金心切的阿華又開始對騙子有了信心,想要匯款過去。經過幾番詢問,騙子開始不耐煩,說掌握阿華的身份信息,拋出了不匯款就報警等非常荒謬的說法。阿華在威逼利誘下思想開始劇烈動搖,準備匯款給對方。情急之下,同學只好報警,向民警說明了情況,在警察的勸說之下,阿華才打消繼續匯款的念頭。
(三)家境殷實,手頭寬裕。阿華家住城市,經濟條件優越,是家中甚至是大家族中的獨子,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除了父母、姐姐的支持之外,家族中的長輩也是對其出手大方,因此阿華的手中就會有大量資金供自己支配。進入了大學,離開了父母來到了另外一座城市,將父母多年來嚴格的管教全都拋之腦后,開始肆無忌憚地干自己“喜歡的事情”,接觸網絡游戲。
(四)沿襲高中時代固有的生活模式,與同學相處不融洽。據同學反映,他在班級的表現一般,學習上不是十分上心,生活上對人缺乏基本的禮貌、自理能力一般,對集體的事情幾乎不關心,沒有參加任何學生干部的競選,也沒有參加社團協會的想法。除了以上的情況之外,有時在班級集體活動討論中發表跟大家意見相左的言論。室友反映,自制能力較差常常表現出凡事漫不經心的樣子,平時回到宿舍的最大愛好就是玩網絡游戲,幾乎不去自習。
二、案例分析
阿華被詐騙大量金錢這一案例,表面上是一件典型的網絡詐騙事件,其實是有其自身,家庭和網絡環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交織在一起所發生的。分析發生該事件的因素如下:
(一)生活條件十分優越,家庭環境對他的影響很深。集全家族寵愛于一身,沒有經受過苦難和挫折,適應環境能力差,自制力、獨立性都比較差。對社會缺乏基本的認識,分辨真偽的能力較差。
(二)高中時期一直處于被看管學習的狀態,對應試教育的學習模式既厭倦又適應,很難轉變角色,適應大學主動式學習模式。
(三)母親溺愛的同時又管理嚴格,大包大攬、硬性規定他的發展道路,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她的監控之下。阿華一旦離開了母親來到大學,突然發現自己變得自由了,不再有人時時刻刻看管著自己了,將之前的壓力全都傾瀉出去,喜歡干什么就干什么也許是他最想干的事情。如此,接觸網游便“順理成章”了。
(四)與老師同學的交流比較少,對他們信任度不夠,而將目光轉向網絡,在網絡游戲中找到成就感。
三、案例解決的思路及過程
(一)在宿舍蹲守,及時報警。在事件的最初處理階段,筆者始終堅持著不能再讓他的財產有其他損失的原則,并盡力促使他從這次陰影中走出來的行動準則。在筆者和助班師兄、宿舍同學勸說后他仍半信半疑的情況下,先是帶他來到學校保衛處請相關老師幫助他,而后直接來到公安機關報警并請警察幫忙。整個過程中,筆者盡可能地同阿華待在一起,防止他在精神高度緊張的時候失控。
(二)深入宿舍與班級,了解情況。及時找到其所在班級助班師兄師姐,寢室室友,班級主要學生干部,班主任、主要任課教師了解情況,據大家反應阿華主要表現如下:
1.性格比較內向,很少主動與他人交流,也很少與同學融合成一個集體,對班級上的事情不關心;
2.自制能力比較差,玩游戲時間較長,幾乎不去自習室,但不曠課;
3.課下很少去自主學習,課上表現一般,從不主動發言;
4.與他人溝通喜歡通過網絡;
5.待人接物不夠有禮貌,不注意別人的感受。 (三)及時聯系家長,讓家長給予更多關心和干預。事情發生后迅速同家長取得了聯系,當天家住隔壁市的父母便一行五人驅車趕到了學校。阿華的母親是一位十分善談、善交際并且能力較強的女性,通過交談了解到,她對阿華大學之前的各項事情管理相當嚴格,他是一個很乖的孩子。平日里尊重長輩和老師,有幾個固定的好朋友,就是膽子比較小。在平時阿華很少接觸游戲,更別說是大型網絡游戲了。筆者向阿華的父母通報了阿華自入學以來的各種表現,并要求他們盡可能地多去關心、愛護他,給予阿華更多的鼓勵支持,讓他盡快從陰影中走出來。
(四)針對角色轉變和網絡游戲問題進行輔導。這樣做的目的是盡快使阿華轉變角色,適應大學生活,能夠很好地融入集體生活中來。主要問題是他可以從中吸取教訓,更正缺點,走出陰影。平日注意他的行為,經常打電話詢問近況,并在晚間的時候去他宿舍查看他有沒有在玩網絡游戲。經常性的向他推薦一些好的書籍,讓他在書籍中找尋方向。針對事后心理輔導,7天中每天筆者都會在QQ上給他留言一段話,或名人名言,或自己推心置腹的經驗,鼓勵他。同他談話的內容大都圍繞怎樣合理利用時間,建議他將有限的時間投入到學習和社會實踐中去,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和充實。
(五)發動助班、寢室室友、班主任、任課教師等共同進行幫助,筆者同其班主任聯合制定了針對促使他上進的方案。
1.給阿華所在寢室舍友、助班師兄師姐,主要班干部通報他在受騙后的基本狀況,說明他的特殊情況,希望大家能他適當的關愛。
2.將他的情況告知主要授課教師,多注意他上課的表現,并及時交流。
3.安排班級主要班干部,密切注意其心理與近期的學習和生活上的表現,尤其是室友注意他玩游戲的情況,并及時通報。
4.不定期的找他談心、與他發短信、在網上給他留言,讓他時刻感受到筆者對他的關注。
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個學期過后,他有了較為明顯的變化:
1.網絡游戲幾乎不再去玩;
2.主動學習性增強,待人接物的禮貌性增長了,并與班級同學關系融洽;學習成績明顯提高,同學反映良好;
3.對同學和老師深懷感謝之心,對生活充滿信心。
4.父母反映回家之后懂事了很多。 在所有老師、同學和家長的努力下,阿華逐漸走出了陰影,正信心滿滿的迎接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四、啟示與思考
(一)永遠對自己學生抱有希望,不輕言放棄一個學生。輔導學生的過程中,會發現學生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錯誤,千萬不能因此在心理給學生直接判定為“壞”。筆者一直認為,經過一段時間可以把一個孩子從“好”轉變為“壞”,那么經過細心的教育,我們也必然可以再用同樣或者更多時間將其從“壞”轉變為“好”。教育公平的人文關懷也要求教師對學生要一視同仁,不然教育公平不但得不到彰顯,還會破壞師生間的信任。
(二)針對有“問題”的同學,盡量能與家長溝通,雙方共同努力,才會事半功倍。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老師,家庭對學生的影響也是一輩子的,所以重視家庭教育和家長教育顯然十分重要。事實告訴我們,幫助學生改正缺點、錯誤的教育過程中是會反復的,這時跟家長達成共識,一方“唱紅臉”,一方“唱黑臉”,兩個方面通過不同方法同時“施壓”,又不失溫情、鼓勵和關懷的因素,往往可以達到預期效果。
(三)對于新生來講,促使其盡快轉變角色,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到有意義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去,是解決一些常見問題的根本方法。假使新生入學之后能很快進入角色,找到了自己想要學習的事物,想要鍛煉的能力,充實了時間,就很難去關注其他與之背道而馳的東西。因此,新生入學教育這一環節相當重要。
參考文獻:
[1]馮剛.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全面提升與工作技能考核達標指導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馮剛.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理論與務實[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沈威,范偉杰.高校學生工作案例分析的方法與技巧[J].高校輔導員,2014(3).
[4]楊寧,范玉芳,尹兵.耐心細致,對癥下藥,深入的做好高校輔導員工作——高校學生工作案例分析[J].才智,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