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紅
[摘 要]加速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加速現代地方本科高校教育體系發展和建設必然趨勢,為地方本科高校改革成為應用技術型的大學,構筑應用型的師資團隊有力手段。憑借推進市場主導,行業組織與政府主導這三類校企合作的模式,堅持教育鏈與產業鏈互相協調,構筑校企合作的利益共同整體,是具有深遠意義與戰略性意義的。基于此,本文以江蘇省為例,從校企合作模式下韓語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思路,成效,現存問題與思考等幾個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希望憑借校企合作這股東風,推動江蘇乃至全國應用技術型地方本科高校韓語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可以合理有效運行下去。
[關鍵詞]應用技術型;本科高校韓語專業;實訓基地;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 2015) 08- 0030- 02
doi:10. 3969/j.issn.1671-5918.2015.08-015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韓語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思路
(一)校企合作共建校內實訓基地
對于一般的高職院校來說,其自身的經濟實力限制了其構建實訓基地的想法,但是通過和企業進行合作的方法,構建出“韓語交互平臺”式的韓語專業實訓教學基地,就能夠將這一問題進行完美的解決。令校企合作的高校辦學理念得到最為完美的體現。對于企業來說,其能夠參與到“韓語交互平臺”的構建與實際運作中,將學生與企業之間的差距消除,制造“零距離”接觸,這樣一來,學生不但能夠參與到企業的運行過程當中去,而且也完成了老師指導下的一些企業項目。
(二)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
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一個相對來說較為科學系統地校外實訓基地,對人才開發以及應用來說,具備著一定的實際價值,比如可以采用和實訓機構相互合作的方式,遵循自愿原則,選取優秀學生到實訓單位展開一定時間的封閉式實訓,通過企業化的管理模式,對軟件項目開發、團隊合作的整個流程進行針對性的培養。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韓語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成效
(一)專業內涵建設成效
結合校企合作共同構建江蘇本科高校韓語專業實訓基地,激發校企專業共建活力。江蘇多個高校韓語專業先后構筑校級特色的專業試點,校級人才的培養模式下創新型實驗基地試點等大批突破性,有價值內涵建設可喜成果。同一時間,學生憑借實訓環節,加強實踐能力培養,進一步提升學生韓語語法及口語能力,為學生參加各個類型比較收獲喜人成績打下了夯實基礎。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推動其專業知識提升,學生的整體實力提升導致其就業的競爭力有所提升,從兩千零八年開始,江蘇省各高校韓語專業畢業學生就業率普遍達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二)專業師資建設成效
結合校企合作,有助韓語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韓語專業教師具備較好教學經驗與專業知識,但因為和企業溝通交流比較少,因此缺少實踐鍛煉。憑借校企合作實訓基地構筑,強化教師和企業一線相關人員聯系和溝通,熟悉企業運作流程,了解行業最新技術,明確進一步學習方向,進一步提升實際操作的能力與產學研發研究合作能力,從而有助提升韓語專業雙師型教師培養。
三、應用技術型地方本科高校韓語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存在問題
(一)師資力量弱,專業化不強
目前高等教育中有的老師是半路出家中年教師,有的還沒有接受過正規與系統相關知識的教育,對于行政與管理經驗掌握的幾乎是微乎其微,前沿知識又十分缺失,這種現象在江蘇的高等教育院校中也比較常見。教育部規定國家高校師生的比例應當是一比十八。但是,現如今國家高校師生的平均比例卻為一比二十一,東部地方師生的比例更是有一比二十五這么高,這在某種程度上表現出了高校的師資力量總量嚴重缺失。據統計,高校平均專業教師的數量還有增長的速度要比校平均學生數量還有增長速度要低出許多。該問題對于高等教育里面表現的更是突出。除此以外,國家還有許許多多高等專科院校當中專業教師辦公條件出現問題:辦公場所的空間相對狹窄,設施還不是很齊全。
(二)教學模式不完善
應用技術型地方本科高校韓語專業實訓基地教學模式單一是國家江蘇高等教育發展遲緩的又一因素,現如今許許多多的江蘇高校的專業教師沿襲傳統教學方法,還是灌輸模式為主體,從事課堂教學,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死板。學習情境創設方面顯得比較幼稚,交流互動的模式不是很常見,有部分教師只知道單一填鴨式的強行灌輸教學方法,學生融入角色當中需要漫長的時間,學習內容掌握對于他們來說也是很困難的事情,課堂氛圍顯得過于僵化。老師單調死板的進行教學,學生學習的也很被動,教和學積極性和熱情都調動不起來,更談不上對教和學創造性進行激發了。如果長時間這樣發展下去,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就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偏差,書本知識和行業相差的比較懸殊,針對實踐應用的開拓與創新能力就會比較低。
(三)學習與實踐無法有效結合
高等教育應用性非常強,結合外國先進經驗,教育認為是有兩種導向的,也就是學術導向與實踐導向。以學生就業還有人才培養兩方面構成的金字塔,不難發現學術研究只在生產生活當中占一小部分,絕大部分選擇去相關部門亦或是企業當中進行就業,所以教育當中要將實踐導向作為主體,對業與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用到的專項人才進行培養。
四、校企合作模式下完善韓語專業實訓基地的思考
(一)強化校企合作力度,構成常態,不止于形式
目前校企合作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中還是有一定問題存在的,主要為企業沒有全程加入到教學當中,而且沒有為學生加入到企業真實項目制作當中提供便利條件,進一步導致實訓基地建設有些內容過分看重形式。結合該問題,要找到合適學校,企業利益融合之處,充分調動各自優勢與特點,憑借政府部門協調優勢,讓企業校企合作當中能夠當中可以得到政府有關政策扶持,充分調動企業主動性與積極性。
(二)對校企合作模式進行創新,增進彼此間信任
本科院校和企業彼此針對于校企合作認識,可能有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分,還有局部意識和全局意識矛盾存在,多數企業與學校間缺少足夠信任。因此學校應當不斷對校企合作模式進行創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面對市場對人才進行培養,結合市場構筑專業,讓學生綜合素質同企業有機融合。通過這種方式才可以贏得企業,社會支持及信任,校企合作方能真正向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三)加強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師資團隊總體建設
應用型地方本科高校辦學的指導思想與人才的培養規格方面同傳統學術大學是有區別的,同其它職業技術學校也是有所區別的,達到高校教育職業性與學術性相融合,不可以完全效仿高職高專的現有師資建設評價標準。所以,普通地方本科高校想要轉變成應用技術型院校,培養素質高能力強應用人才,務必對將來師資團隊建設提出一些新構想。換句話說,應用師資團隊應當遵照量化控制科學,專兼職的比例要科學合理,吸納大批專業優秀人才,雙師型老師作為主體與科學分類的評價建設思路。應用技術型高校同學術研究高校在師資分類方面是有所差別的,應用技術大學教師類型有實踐型,教學型,教育實踐型與服務型這四類。
(四)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不斷拓展更多優質校內外的實訓基地
學校和企業間構筑健全政策規定,明確學校與企業雙方培養人才方面職業素養,實踐能力責任與權利;構筑校企合作協調機制,打個比方校企合作辦公室,擔負企業和學校間分工及合作,協調企業的實訓,實習和生產間關系,制訂雙向兼顧實訓,實習與生產計劃。
結語
通過上文進行分析后可以發現,雖然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比專科要差一些,但是有諸多其他開展專科教育院校仍然在做專升本的努力。提升辦學層次,為高校的校領導與專業教師創造出了名譽方面的滿足感,從人才培養適銷對路要求看來,它的結果是導致教育資源不必要的浪費,形成了大產業,小學科,小專業尷尬的局面,所以,合理地進行應用技術型地方本科高校韓語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才能夠培養出大量社會適用型的韓語人才,不僅是對學生個人來說,還是對企業或者是現狀而言,都是一個十分具有潛在價值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王慶,顧炳余,李宜華,楊新月.院校結合加強護理專業實訓基地建設[J].中華護理教育,2010(3):123 - 124.
[2]蔡敬文.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探討[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112 - 115.
[3]李麗嬌,辛志杰.關于高職電力技術類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0(1):138 -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