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勝權
摘 要:文章通過對大學生黨員的“培優選樹”工作的界定,闡述了該項工作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國夢”的現實需要,也是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需求等三個方面的意義;進而,從不同的類別、類型和時間上對大學生黨員的“培優選樹”工作內容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從“培”、“選”、“樹”三個方面具體論述了大學生黨員“培優選樹”工作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大學生 黨員 培優選樹 中國夢
中圖分類號:D2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c)-0163-02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大學生黨員應具備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本質特征。因此,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國家未來建設和發展的現實需要,是加強學生黨員自身建設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時期,實現“中國夢”的必然選擇。大學生黨員的“培優選樹”工作,是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探尋“中國夢”的實踐中,針對思想政治上要求先進的大學生黨員,進行高標準,嚴要求的培養,并采取科學、規范和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實現優中選優,結合選拔對象和選拔單位的實際情況,在廣大師生中樹立典型和標桿,以引領青年學子樹立正氣,在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積聚正能量。
1 大學生黨員“培優選樹”工作的意義
1.1 大學生黨員“培優選樹”工作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任務。在這個總任務之下,又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 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要求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此,有學者提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發揮全體社會成員的力量,尤其“要抓住黨員干部和青年大學生這兩個重要群體, 樹立堅持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榜樣和模范”,發揮黨員干部群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來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大學生黨員的培優選樹工作,內容直接涉及到三個倡導中的第三個層次,對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敬業、誠信和友善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2 大學生黨員“培優選樹”工作是實現“中國夢”的現實需要
在高等教育中,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也要完成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進而引導廣大學生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而發奮學習、不懈奮斗。這要求廣大青年學子要深刻領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深刻領會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深刻領會實現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中國夢”需要他們堅定理想信念,勵志刻苦學習,積極投身實踐。這一目標的實現,首先需要在學生精英群體中得到貫徹落實。大學生黨員的“培優選樹”工作正是將大學生中的優秀分子的個人追求與“中國夢”相結合的良好載體,也是引導青年學生的“青春夢”的優秀平臺,因此這項工作是實現“中國夢”的現實需要。
1.3 大學生黨員“培優選樹”工作是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需要
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侯泉林在《我國現代大學制度的回顧與思考》中提到高等教育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中指出,高等教育受到社會風氣的沖擊,高等教育同質化和平頭化的現象值得關注。目前大學生在理想信念、學習心態、交往行為、就業觀念等方面的確也出現了很多需要給予高度重視和關注的問題。生活在他們身邊的學生黨員作為他們的同伴,對他們的影響可謂舉足輕重。大學生黨員作為先進分子,本應該能夠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但,現實情況并非如此。大學生的確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大學黨員也是今后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健康成長,需要能夠引領他們前行的正能量。大學生黨員的“培優選樹”工作從過程到結果都能起到這樣的效果。
2 大學生黨員“培優選樹”工作的內容
大學生黨員的“培優選樹”工作,內容豐富,涉及到大學生的方方面面,整體上可以從類別、類型和實施的時間上做如下劃分。
2.1 從類別上分為“先進黨支部、標兵黨小組和優秀共產黨員”三個層次
(1) “培優選樹”工作,第一個類別是集體,即針對某個綜合表現非常優秀的黨支部進行。對學生黨支部黨員發展、黨員培養、黨員教育和黨員服務等諸多方面的情況設置指標,實行招標制的限額重點培養,再進行多方考核、評定和選拔,最后進行表彰及宣講先進事跡。通過對先進集體的“培優選樹”,進一步增強大學生黨員的集體榮譽感,對先進事跡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增強集體的正能量。
(2)“培優選樹”工作的第二個類別是團隊,即針對黨小組進行。對黨小組在與大學生成長密切相關的思想修養、科研創業、學習實踐及廣大師生的認可度等方面進行考核。這一類別的考核可以覆蓋全體黨小組,按照設置指標的綜合評分從高到低進行評定,擇優進行表彰。通過對黨小組的“培優選樹”工作,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3)“培優選樹”工作的第三個類別是個人,即表現優秀的黨員。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對在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大學生黨員的“培優選樹”工作要本著“優而卓”的原則,即黨員在獲得普遍認可和好評的情況下,著重表揚在某方面有突出特長或者起到了較大引領作用的黨員。也就是要讓崇尚個性的當代大學生在健康成長的各個方面都能找到學習的榜樣,學生黨員都能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2.2 從類型上要確保“全覆蓋、全方位、全認同”三個全
上述內容,需要有量化可操作的衡量指標進行測評,以便廣大學生黨員可以參照學習,也有助于“培優選樹”工作的科學開展。其中,黨性修養既要包含對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成果的要求,也要體現黨員或者黨小組在關鍵時刻的表現以及平時日常生活學習中為廣大師生員工服務的情況;思想品德要包含黨員或者黨小組團隊遵紀守法的情況,也要包括廣大師生員工的認同度和綜合素質測評的優秀率;學業成就主要是針對不同專業的國家級、省部級、市校級等不同級別的獎勵和學習效果;科研創新要包含項目研究和論文發表以及結合專業的理論、技術、實踐上的創新并獲得認同的情況;服務實踐既包含學生黨員或者黨組織在校內的服務工作,更要對他們走上社會主動實踐的情況進行考察;創業就業要包含他們在校學習期間的就業工作,還可以包含他們畢業后的創業情況。
2.3 從時間上分,要針對學習中、就業時、畢業后三個階段
“培優選樹”工作在時間上,也要順應高等教育的規律,在大學生成長的不同階段開展相對應的工作。整體而言,我們在他們學習過程中要加強黨性修養、思想品德、學習研討、科研創新、服務實踐等方面的引領,并且針對專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同學歷層次進行不同重點的“培優選樹”工作。在畢業學期則主要強調服務實踐和創業就業工作的成效。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現在網絡媒體,尤其是QQ、飛信、微博、微信等的發展,雖然畢業后他們的組織關系不在學校,大學生黨員在畢業后依然會在黨支部和黨小組中間發揮著很大的作用,他們的行為表現也會給在校大學生中起著“隱形”的示范作用,通過校友會等的渠道,發揮他們在畢業后的“余熱”值得關注和嘗試。
3 大學生黨員“培優選樹”工作的方法
大學生黨員的“培優選樹”工作的意義重大,內容豐富,因此在對優秀黨員的“培”、“選”、“樹”三個階段也需要科學、合理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工作的效果。
3.1 “培”的方法:全面培養、注重個性、發揮優勢
“培”是第一個階段,指對大學生黨員的培養。這一階段要注重全面培養,要結合當前黨員發展的程序,嚴格每一個環節的培養,讓學生黨員在理論學習、服務實踐中真正獲得成長,進而實現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目標。在將優秀的學生吸納進黨組織的過程中要注意尊重他們的個性,在保證他們堅定共產主義信仰,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同時,要充分尊重他們個人的追求,并引導他們將個人的理想和“中國夢”進行充分結合;第三個方面是要引導大學生黨員在培養個性的基礎上發揮優勢,鼓勵他們在追求人生理想的過程中踐行青春夢,做“中國夢”的實踐者和中堅力量。“培”的階段既要做到高標準嚴要求全面覆蓋,也要做到兼顧重點,使“培”的過程就讓更多的大學生受益。
3.2 “選”的方法:個人自薦、群眾投票、部門推薦、組織考察
“選”是第二階段的工作,是在“培”的基礎上實行的。這一階段的工作既要保證科學性、嚴謹性,又要兼顧到當代大學生的活潑性和趣味性。可以采取個人自薦、群眾投票、部門推薦、組織考察的方式相結合。在“培優選樹”工作方案中要明確各個階段的自薦條件、投票的規則和方式、推薦的程序、推薦的比例以及推薦人的情況說明。最后經過校黨委相關職能部門進行綜合考察,予以確認,確保推薦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和黨務工作特有的嚴肅性。個人自薦環節在符合要求的情況下,要充分動員,盡可能擴大參與面,在群眾投票環節盡可能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比如采用主題網站、微博墻、微信等網絡工具方法,盡可能擴大廣大師生尤其是大學生的積極性,確保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就能接受到教育,在“選”的過程中就能實現“樹”的效果。在部門推薦環節要結合個人自薦和群眾投票的結果,還要綜合考慮推薦對象的特點和優勢,確保推薦對象有“樹”的意義。組織考察環節最終確保按照比例推薦的人選能夠完全符合“嚴苛”的標準,并能起到非常好的引領示范作用。
3.3 “樹”的方法:報告巡講、參觀學習、學習討論、事跡匯編
“樹”是最后一階段的工作,要在前面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對優秀學生黨員、黨小組或者黨支部的先進事跡和典型做法加以推廣,讓他們在盡可能廣泛的范圍內產生積極的作用。這一階段常見的做法是將先進分子組成宣講團,在不同的場合開展報告巡講,直接宣傳典型經驗和先進做法,通過宣講和互動能夠對大學生帶來直接的震撼效果。第二種做法是組織普通同學向先進集體參觀學習。這種做法適宜先進團隊和集體。一方面有利于參觀方的學習和借鑒,另一方面,讓樹立的先進集體在介紹經驗的同時對自身的情況進行再總結和提煉,有利于他們對好的做法進行凝練和升華。學習討論法,是針對學習情況開展綜合的學習討論,可以是組織學習方交流學習心得,也可以是組織先進集體和個人暢談自己在“培優選樹”過程中的收獲。最后,可以將前面三個環節的情況進行圖文并茂的總結,甚至是采集相關的影音資料進一步加強宣傳。
參考文獻
[1] 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11:104.
[2] 王永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目標指向和實現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