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翠萍
摘 要:隨著新一輪教育與考試的改革,必將會把語文的教學和考試占分比放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但是,多年來教育的側重與思路,使得語文的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而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人心,這些問題也隨著時間的積累而突顯出來。文章嘗試對中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影響中學語文教學效果的具體因素進行分析,探討提升中學語文教學效果的對策。
關鍵詞:中學語文 教學 影響因素 對策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c)-0186-01
中學語文的教學,有其特殊的方面,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語文教學效果提升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其對于中學生全面發展方面,更體現在能夠確保學生形成更加良好的人文素質。語文教學本身承擔的職責,也從客觀上要求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
1 影響中學語文教學效果的具體因素
中學語文的教學,有一些具體的影響因素,會導致其效果不佳,找到并分析存在的這些因素,對解決影響中學語文教學效果的具體問題很重要。
1.1 傳統的考試與教學觀念對語文教學效果的影響
在我們的傳統考試和學生的一貫理念中,似乎英語或者是數學,可以通過不斷地背誦、練習、歸納、總結,讓成績在短時間內有一個很明顯的進步,但是語文的學習似乎就不是那樣。我們的傳統思維中,首先,語文的學習樂趣不是很多,其次,我們大多都認為最大的語文在生活中,似乎不用上課或者是做更多的練習也會讓語文的成績有很大的提高。
1.2 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也影響了語文的教學效果
很多中學生對于目前的中學語文課程普遍興趣不高。興趣不高意味著中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內心是有抵制心理。而造成中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因素主要有這兩個:首先,只是以考試為目的的簡單的學習,而沒有真正深入去學習語文中的豐富內涵,這是很重要的方面。其次,在于教學方法層面,既有的語文學科的教學方法違背了語文學科的屬性以及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單方面的灌輸性的教學方法難以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不高成了語文教學質量不高的最重要方面。
1.3 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方面,影響語文的教學效果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良好的師資隊伍是能夠帶來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的。所以,語文教師本身的知識儲備與教學能力建設也是至關重要的。目前,中學的語文老師,在知識儲備與教學方法上都有很大的欠缺,這種欠缺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語文教師的知識儲備方面不足,這些知識包括專業素質、知識的廣度、與人順暢溝通的能力以及人文素養等,那些看似不重要的專業外的知識,可能就是決定教師教學水平的很重要的因素。可以明確地說,一名語文教師,他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人文素養等將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成長和性格的養成,而這些素質的缺失,可能會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其次,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的層次也會影響到學生的語文學習,很多中學語文老師沒有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這也會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
1.4 教學的硬件條件,同樣影響著語文教學效果
無論是任何形式的教學,良好的教學條件,都是一堂成功教學所必不可少的。目前,一些中學的教學環境方面還是很欠缺的,而這種欠缺,不僅僅是表現在教學的硬件層面上,更體現在軟件層面上。比如,在硬件條件方面,很多學校的多媒體配備還是沒有到位,即使國內有的條件好一點的中學,雖然配備了多媒體的教學條件,但是在利用率上還是很低的。在軟件層面,多媒體的教學缺少教學的具體內容,而是簡單地將課本上的知識投影到多媒體上。
2 中學語文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策略
結合現在中學語文在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結合中學的實際情況,要想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學語文教學的效果,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著手。
2.1 改善語文教學的長期觀念
從今年開始,北京的高考將把語文的占分比提升,而英語的分數則降低。而前一段時間在電視上舉行的漢字聽寫大賽也使得大眾受到了一次漢語學習的洗禮,確實是很多人反映有的字會說,但是下筆就不知道怎么寫了。借著國家教育方面對高考的改革東風,大眾學習語文漢字的熱潮,切實可行地推進中學語文的教學,從學生學習語文從初中階段起,讓他們從思想上對語文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這對于他們以后的語文學習以及在語文方面的進步,都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2 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的語文學習,應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讓學生從語文的學習中體會到生活,從生活中體會到語文的學習。語文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第一,教學內容層面進行拓展。目前語文課本上的教學內容一方面比較少,知識的拓展性不夠,另一方面,現在語文的課本中的內容脫離實際,生活化較差,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教學內容的拓展,通過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第二,在教學方法上通過更多興趣性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老師可以采用游戲、演講、提問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在各種趣味教學中提升學習的積極性。第三,應更加積極地去營造學習的特殊環境。
2.3 整體提升語文教師教學的綜合能力
首先應深入地研究語文課本的教學思路與教學目標等,還要在平時以及節假日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來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與教學能力。具體提升的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在教育環境不斷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對于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探索,如果只是通過教師自身的經驗去摸索,一方面容易走彎路,另一方面也耽誤了寶貴的時間。第二,還應建立高效、科學的考核機制,通過制定完善的課堂教學效果評判指標體系,并配置相應的獎罰措施。
2.4 扎實推進語文教學的信息化改革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化與信息化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發展趨勢。中學語文教學條件改善的重點也應放在信息化方面,對于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信息化的改革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 結語
中學語文的教學效果的提升意義重大。這關系著一代又一代國人的教育。當然,這種改革更需要社會全方位各方面的努力,這包括我們的政府行政機構不斷去完善相關的教育考核等制度,學校的教學設施設備的提升,教師的教學方式與方法的革新,以及學生們在不斷的熏陶下形成的對語文學習的濃厚的興趣與強大的動力,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方面。相信通過各方面的努力,中學語文的教學效果會不斷的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筱南,江文莉.中學語文教學設計與案例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2] 王世堪.中學語文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曹志平.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案例選評[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4] 余映潮.中學語文教學主張[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