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茵 施植裕
摘 要: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民族旅游的靈魂,民族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型旅游。深入民眾的生活,才有可能了解和感悟到當地的民族文化環境,才有可能咀嚼體會當地人民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識,才能實現追求文化差異或文化認同,實現審美與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才能滿足一種高層次的文化需求。如今民族文化旅游已成為現代旅游的一大潮流,民族文化能提供豐富的旅游資源,開發民族文化旅游資源能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而民族文化旅游商品也在以民族文化為旅游吸引物占據著旅游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民族文化 旅游商品 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c)-0239-01
民族文化旅游商品是指在開發旅游商品的基礎上,保持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以當地最前沿、最自然、最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資源進行概括、提煉后作為旅游商品的組成部分,同時將旅游資源和關鍵要素轉化到旅游文化產品設計上來。
1 突顯民族地域性
民族即代表地域性,尋找各地特定的旅游資源必定是設計中著力強調的原則之一,旅游紀念品的地域設計中關鍵的一點是抓住典型,例如人文和地理的特點,最能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它是一個地方能對游客產生心理情緒的欲望,從自然地理上面,有幾大地域特點。
一是地理地貌,許多旅游圣地都以特色的地貌為旅游資源,例如湖南的張家界的砂巖地貌便是一種獨特的石柱地貌景觀,通過地質活動外力的作用,形成了石英砂巖標新立異的石柱,具有極高的旅游觀光價值和科研價值。廣西桂林是以喀斯特(巖溶)地貌為主,因其成因不同,設計時應該考慮突出此類特征。
二是水體,水體資源主要是指具有觀賞價值的海洋、江河,例如海南的著名海景“天涯海角”,桂林的“漓江風光”,都是地域特點的表征物。
三是生物,不同地域環境有著迥異的生物特征,如桂林的沿江搖曳的鳳尾竹、河南多姿的國花牡丹、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等等。
四是氣候,氣候既是自然旅游資源的影響因素也是特色的旅游資源,東北的冰雪世界每年吸引數以幾十萬計的游客。
五是宗教文化,宗教作為各地特殊的社會文化體系,作為特色旅游資源成為經典的文化特色,例如藏族的藏區文化、九華山的佛教文化等。
六是社會風情,當地人們的風情風俗是吸引各地游客前來游覽的重要因素,例如云南瀘沽湖的“走婚”。
2 反映民俗民風
旅游商品的開發設計的內核是看其除了地域性特征以外還是否帶有民族文化的韻味,在設計中可以通過幾個特征來表現。
一是有民族信仰,各民族在發展過程中都傳承著各地的文化,有著自己的信仰,例如壯族崇尚鳳鳥,先由太陽崇拜起始,而后演化為鳳圖騰的崇拜,苗族崇拜牛等等。
二是民族的節日,作為特色民族文化,盛大的民族節日是反映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如傣族的潑水節、回族的開齋節、侗族搶花炮的花炮節、藏族的轉山會等等都具有民族文化的象征意義。
三是民族建筑,各民族居住的地理環境不同,民居風格也不盡相同,如桂北的三江風雨橋、鼓樓,湘西鳳凰的吊腳樓等等,都體現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
四是民族服飾,獨特的織造工藝造就了各地迥異的民族服飾,如苗族的蠟染、侗族的紫色侗布頭巾、藏族的藏袍和華美的頭飾。總之,在了解當地生活和傳統習俗中加以藝術的創造,讓旅游觀光者除了欣賞美妙風光以外,還能珍藏和紀念有價值的民族特色商品,這對旅游業是有著極高現實意義的。
3 文化產品的趣味設計
當前旅游市場中,能夠滿足于游客在購物環節里真正具有藝術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商品是大家尋覓的對象。
旅游商品設計品種的定位應當是由裝飾的趣味以及輕松的內容形式決定的,桂林的遇龍河漂流一直是來桂林旅游的國內外游客推崇的旅游項目,漂流過程中用水槍互相打水仗是許多游客青睞的能夠拉近彼此間距離的一種有趣的方式,只是水槍的粗陋值得旅游商品設計者考量,還可增加何種功能。商品的互動性和趣味追求是年輕人群易于接受的,小小的手機鏈和變化的鑰匙扣,或者個性的蓋章本都會使時尚“玩機一族”流連忘返。
文化產業的投入將會改變一個市場的慣性,2013年由臺北故宮博物院在一年期間合作開發的商家達92家,共同開發了近600項新品,在某知名社交網站上由粉絲團貼出的一款以康熙朱批的“朕知道了”紙質膠一經售出便受到網友們的追捧,產品上市期間從2013年7月到第二年3月間,共計銷售了兩千多萬元。這不僅給臺灣的創意產業做了最佳詮釋,也彰顯了臺灣最珍貴的“腦礦”價值。同時在2013年間由北京故宮博物院主辦的“紫禁城杯”故宮文化產品創意設計大賽正式在故宮博物院啟動,這是一項面向全球設計師招標的比賽,據有關專家透露,在2012年間故宮博物院的文化產品收入是1.5億元。故宮博物院開發的故宮特色文化產品種類,包括貴金屬制品、絲織品、玉器、琺瑯、茶具、生活T恤、紙質圖書等各有5000余種類型。
在產品種類中,由故宮太和殿屋頂的屋脊走獸形態提煉研發出來的的瑞獸系列鉛筆,和由宮廷人物形象研發的朝服娃娃、大婚娃娃等人物玩偶,也受到青少年游客群體的青睞。“豐富設計形式,體現趣味追求”這樣的設計原則會給民族旅游商品設計者如何創造人們所喜愛的旅游產品以啟示。
4 產品材料多元環保
今天的物料已經向生態化和可回收性靠攏,游客在選擇旅游紀念品的同時除了兼顧體現當地特色之外,對材料和質感所帶來的欣賞樂趣也越來越重視。自2010年上海對于旅游紀念品的流行趨勢預測報告顯示,環保,低碳將成為旅游紀念品設計開發的實踐環節,如何逐步減少自然材料的資源消耗,創新設計和科技的手段是今后旅游紀念品的開發趨勢,例如杭州西湖龍井的包裝便采取了牛皮紙材料和雙蜂巢形狀,最大程度的對環保包裝進行設計。桂林的竹制工藝品也向創意方向發展,特別是竹編產品,在過去是一種生活的工具手段,現在經過材料的更迭,用陶瓷為內心,用竹材在外表進行編織成為瓷胎竹編制品,當環保成為時代的世界性話題時,生活和生產都必須考慮可持續發展理念,竹制品設計便是在此基礎上具有原創和環保結合的產品。
5 結語
旅游商品也叫旅游紀念品,是一種特殊的具有紀念價值的產品,也是旅游者為旅游做準備或者在旅行途中購買的有型物品。旅游商品也是旅游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以獨特的方式體現旅游景點人文自然景觀的歷史文化。
參考文獻
[1] 帥立功.旅游紀念品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李雅日.桂北民間特色工藝美術資源調查研究[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 邢寶學,李亮.戰略性支柱產業視角下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策略研究[J].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10.30(4):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