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林業綠化提高森林覆蓋率,對國家生態恢復起到關鍵作用。而林政資源管理需要通過內部的強化措施來實現管理內容的落實。本文簡要說明了林業綠化生態建設的作用,闡述了林業綠化生態建設與林政資源管理的關系,提出林業綠化生態建設策略和加強林政資源管理策略。
關鍵詞:林業綠化;生態建設;林政資源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 S718.5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13.060
森林覆蓋率的高低不但是綠化環境好壞的標準,同時也標志著森林資源的多少。林業的生態恢復營林,在通過服務生態建設獲得經濟收益的同時,主要承擔起國家森林綠化生態建設的社會責任。加強林業綠化生態建設與林政資源管理,對實現生態恢復的林業改革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1林業綠化生態建設的作用
林業綠化生態建設無論對社會總體環境還是對林區局部小生境都表現出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提高綠化面積。主要表現見表1。從表1中數據可以得知,該縣的林業綠化生態建設成效顯著,綠化面積大大提高。其次,恢復生態環境。林業綠化生態建設后,林區內喬木、灌木、草類等形成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林內生物增多,生物鏈得到補充,人類的破壞作用被禁止,林區內得到有效的保護。
2林業綠化生態建設與林政資源管理的關系
林業綠化生態建設與林政資源管理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兩者不可分割,相互促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2.1林業綠化生態建設是林政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
林政資源管理主要將林木、林地、林權等與林場或林農有直接經濟關系的部分作為管理內容。而林業綠化生態建設只有在這三方面的相互配合下才能完成。
2.2林政資源管理為林業綠化生態建設保駕護航
林政資源管理需要通過人力、物力、財力及法律法規制度及其他相關護林防火等工作的科學管理與統一規劃,才能保證林業綠化生態建設的成功實施。
3林業綠化生態建設策略
3.1落實林業改革的目標
林業改革要求,今后林場營林要轉變收入的方式,從掘取林木資源為代價轉變為以服務生態恢復為主。這一林業改革的目標指明了林場的發展方向和總體規劃。因此,必須配合林業改革的要求,將林場營林目標以人工經濟生態型營林代替傳統的僅以追求經濟增長的營林。從而推動林場以生態恢復為已任,以綠化生態建設為營林目標進行科學營林、生態營林。
3.2結合林區實際巧妙運用營林技術
無論是國有林場還是私人林場,其實際環境條件如土壤、氣候、地理位置等各有特點。要進行綠化生態建設,就必須巧妙運用營林技術。將混交林作為主要的營林方式,更好地利用林內空間光、溫、氣等資源。同時,可以降低純林營林時病蟲害大發生帶來的營林風險,以多元化樹種營林來提高生態效益的同時,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科學進行撫育或不撫育。各地條件不同,撫育各有差別。如果自然條件較好,可以不撫育,也可以以割草撫育,更可以除草中耕撫育;最好不進行煉山。煉山弊大于利,容易迫害土壤結構,減少物種的多樣性,破壞林木原有小生境。目前,現代科學營林中已經不采用煉山營林;營林管理精細化。生態營林需要考慮到生態恢復。那么營林中就要加強對生態的保護,除了選擇優良樹種和做好肥水的科學管控外,對病蟲害的防治上要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為主,以化學藥品防治為輔。這一原則能夠更好地促進小生境的快速恢復,減少藥物的毒害作用,加快綠化生態建設的步伐。
3.3對林木資源的更新換代進行科學規劃
林區綠化生態建設中,在進行樹種和林木資源的更新換代時,需要提前做好科學規劃,按照更新采伐的數額限制,定時定點地對林木資源進行采伐操作。這種采伐有時需要提前進行,來增加林木的透光率,從而促進其他林木的健康快速生長。有時是為了將病株去掉,更好地保護健康植株。還有的是因為營林中采用的是速生樹種,到了一定的年限必須進行更新與補種,才能更好地利用林地的有效土地。補種時,要做好防病蟲前期工作,將待種地的雜草、蟲卵葉、蛹等病源進行徹底清理,以免產生新苗病蟲害危害,降低生態營林效益,阻礙綠化生態建設的步伐。
3.4加強護林防火工作
護林防火是綠化生態建設必不可少的營林工作之一。生態建設以生態恢復為目標,那么就要加強護林防火工作,才能有效保護綠化生態建設成果,才能給全國人民一個滿意的生態恢復答卷。因此,除了加強日常巡視外,還要建立瞭望臺,配套林業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應急事件的及時發現,快速反應,從而確保綠化生態建設目標的順利實現。
4加強林政資源管理策略
4.1構建專業化管理隊伍
現代林政資源管理雖然仍為林木管理、林地管理和林權管理等內容,但其意義完全超越了以往。隨著林業改革的不斷推進,現加上經濟的快速發展,林區流動人員的不斷變化,使得林政資源管理內容更繁重、更精細,管理手段更堅決和更公平。而這些改變的社會責任是傳統林政管理隊伍無法承擔的。因此,建立起一支和林業建設匹配的管理團隊十分必要。可以通過培訓、講座及進修等方式,對目前專業人員進行培訓,使之能夠從專業化管理角度加強造林、護林、用林的科學性和技術性,從而更好地進行專業化的政策宣傳、專業化的保護資源、專業化的技術推廣等,更好地促進綠化生態建設的進行。
4.2林業法規的快速健全
目前,我國現有的林業法規對于綠化生態建設方面的規范相對較少,而且林政資源管理的快速發展使原來的法律法規逐漸呈現出不全面性。例如濕地保護與林權管理等這些問題并未在法律上得到保護。因此,一旦出現發展矛盾,找不到相應的法律支持,從而給林政資源管理帶來困難。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對林業生產存在的法律漏洞進行跟蹤走訪調查并進行統計,從而促進相關法律更快完善,為林政管理提供充足的法律基礎和保障。
4.3林政資源管理新技術新裝備的配套
新技術、新裝備一直是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是促進現有技術升華到先進水平的直接動力。因此,林政資源管理同樣需要將先進的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引入到日常管理工作當中,同時加強高端儀器的采購并在實際中進行應用。在提高辦公效率的同時,迅速提高管理水平,使得林政資源管理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綠化生態建設。
5結語
林業綠化生態建設與林政資源管理兩者不可分割的關系決定著林場生態營林的成效,也決定著現代林業的發展。因此,在今后實際工作中必須加強林業綠化生態建設,豐富物種多樣性,同時做好林政資源管理,制定好規劃,完善林業管理制度建設,更好地推進深化林業改革的進程。
參考文獻
[1] 覃武全,賢麗麗.現代林業綠化生態建設與林政資源管理方向探析[J].吉林農業,2014,(09):60-61.
[2] 張永昌,張友昔.現代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政資源管理[J].現代園藝,2014,(11):165.
[3] 王才旺,白錦賢.內蒙古森林資源林政管理成效顯著[J].中國林業,2004,(6):14.
[4] 黃軍,陸柳春.探討現代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政資源管理[J].現代園藝,2014,(6):13-15.
[5] 趙寶義,白麗秋,朱曉軍.從科爾沁區森林資源現狀分析林業生態建設[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2008,(6):13-15.
[6]向會娟,曹明宏.森林生態效益價值的評估計量[J].安徽農業科學,2005,(11).
作者簡介:蘇沖,本科學歷,武宣縣林業局,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木采伐許可證的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