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松
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大連管理處
ETC車道系統技術要點及常見故障分析
李雪松
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大連管理處
國家正在大力推行智能交通建設,到2015年底全國將基本實現高速公路ETC聯網收費,ETC車道的使用率將大大提高,本文在闡述ETC車道系統技術要點的基礎上,對ETC車道系統常見故障進行分析,為日常管理維護工作提供參考。
ETC;技術要點;故障分析
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于2011年起,在遼寧省高速公路收費站逐步啟用,這項技術不僅提高收費站的通行能力,而且能夠節約能源,減少噪音和廢氣排放,得到越來越多司機的認可。了解ETC車道系統的技術要點,對其常見故障進行分析處理,是做好ETC系統管理維護工作的重要保證。
不停車收費是多種高新技術的完美結合,微波通信技術、車牌識別技術、傳感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通信、網絡技術等都在該系統中得到運用。自動收費只是ETC系統最基本的功能,在確保自動收費的同時提高車輛的通行時速、提高單位時間內的過車能力、解決跟車問題、提高過車的連續性是系統的關鍵指標。
從技術上看,ETC車道系統有如下要點:
1、邏輯設計的合理性
普通的人工收費車道系統利用船島來控制車輛通過的秩序,車輛交易順序執行,不會出現兩臺以上車輛數據交叉的情況。而ETC系統則需要根據動態信號組合來判斷車輛通過車道的實際情況,是單車還是多車,是前進、后退還是搶道等。在這么復雜的情況下,車道控制軟件邏輯設計的合理性直接決定車道系統的運行效果。
2、完成交易的時效性
與人工收費車道只考慮功能不太考慮交易完成時間不同,ETC車道時要考慮車輛通過完成交易的全部用時,只有在3秒鐘內完成RSU與OBU之間的多次數據交換、費率計算、黑名單核對等一系列的復雜流程,才能真正實現不停車收費。
3、數據處理的復雜性
RSU采用的是微波通信技術,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和不可控制性,而ETC交易是基于RSU和OBU之間數據多次的交換進行的,所以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出現丟失數據或收到丟失過數據的情況。在ETC車道中,由于電子標簽靈敏度和微波通信覆蓋區域范圍的差異,有多輛車同時處于通信區內時,當前一輛車不能正常交易而后一車正常交易的情況下,就會出現前車被放行后車被攔截的情況,也就是“跟車干擾”的問題,這樣數據處理的復雜性也就成倍增長。
4、控制系統的穩定性
因為ETC車道收費亭無人值守,所以對控制系統穩定性的要求比其它人工收費系統要高很多。人工車道收費人員遇到問題,可以及時重啟計算機恢復或是報維護人員維修,對收費業務影響不大,但ETC系統發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是不容易及時發現的,若系統長時間的穩定性得不到保證,那必然會影響車輛通行。
從2011年至今,高速公路大連管理處所轄收費站共建設ETC車道51條,結合實際運行情況,會遇到一些異常情況,這就需要專業維護人員在了解ETC技術要點的基礎上,對故障及其原因分析如下:
1、非ETC車輛進入車道,壓住入車線圈,系統無反應,計算機顯示無變化,費額顯示器無變化,無聲光報警。
故障分析:
(1)檢查車輛是否安裝電子標簽(OBU),如果沒有,則引導車輛走人工車道,觀察計算機屏幕右下角時鐘,如停走,則可能是車道計算機死機。
(2)檢查車檢器故障指示燈是否亮起,或者車檢器是否松動,重新插拔車檢器,按復位鍵。
2、安裝電子標簽并正確插卡的車輛駛入ETC車道,費額顯示器顯示正常交易,通行燈由紅色變為綠色,但欄桿未抬起。
故障分析:
(1)首先判斷是否為欄桿機故障,重啟欄桿機電源后,用一塊鐵板壓住落桿線圈再拿開,如欄桿落下則證明欄桿機無故障。
(2)有可能是檢測正常交易前,車檢器突然有信號反饋到工控機,程序收到輸入信號后產生隊列,判斷前面還有排隊車輛,所以交易成功但不抬桿。需要檢查車檢器或線圈。
3、ETC車道在無車輛駛入的情況下,突然無故報警。
故障分析:
(1)之前有無卡車輛誤闖,隊列一直未清理,車道程序每隔幾分鐘就自動檢查隊列,長時間存在隊列,所以報警提示。
(2)沒有車的情況下,車檢器接收到激活線圈反饋的信號,需要檢查線圈和車檢器。
4、連續多次有安裝電子標簽(OBU)、并正確插卡的車輛駛入車道,壓到入車線圈之后報警,費顯顯示“無標簽車輛”,倒車之后還是顯示“無標簽車輛”。
故障分析:
考慮為天線故障或是PSAM卡損壞。首先關閉天線電源,稍后啟動,然后重新啟動車道程序,如問題仍然存在,則考慮要更換PSAM卡。
5、安裝電子標簽(OBU)、并正確插卡的車輛駛入車道,車道提示交易失敗,顯示交易超時。
故障分析:
可能與多種情況有關:(1)較厚的車膜阻擋了天線信號的接收。(2)車輛通過速度過快。(3)由于特殊天氣和其他干擾原因,天線信號差。(4)車道工控機配置低,程序響應速度慢。致天線信號差。
6、兩臺車同時駛入天線接收區域,欄桿抬起沒有正常交易前一臺車通過,欄桿落下時砸到正常交易的后一輛車,ETC車道出現砸車事件。
故障分析:
前一臺車可能是無電子標簽或電子標簽不能讀取車輛,它進入車道后沒有掃描到OBU,入車線圈沒有及時將信號發送到系統,沒有產生非正常交易隊列,隨后一輛正常交易車輛進入入車線圈,在系統中增加正常交易隊列,交易成功,這時欄桿抬起,前車通過,后車與前車距離較近,欄桿落下時砸到后車。這種砸車事件在ETC車道使用過程中較常見,需要檢查入車線圈、車檢器、IO板。
要保證高速公路ETC系統的正常運行,這就需要維護人員克服各種困難,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總結,這樣才能快速地排除故障。
[1]溫炳.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ETC)及其應用.《陜西交通科技》,2003(10)。
[2]劉勇.不停車收費簡介.《公路交通技術》,2005(3)。
[3]黃支偉.淺析高速公路ETC不停車收費系統.《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5)
李雪松(1981-),女,遼寧營口人,本科,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大連管理處,研究方向:交通機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