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
重慶市清華中學校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何勇
重慶市清華中學校
隨著初中現代化數學教學的條件,和學生各個方面的條件改變,學生的求學方式,求學能力也各具特色。初中數學新的教學觀關注的不僅是科學知識的教授,而且還應重視初中數學學科學習活動的全過程。注重讓學生在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領略數學中的美妙與魅力,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使中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構建應該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及應用。
初中數學;高效率;課程;學生
多年以來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強調知識的教授,讓學生被動式的去學習。然而在面向現在初中教學的條件,學生學習方式興趣的條件下,教師要改變初中數學的教育觀。在初中數學教授課堂中,教師要始終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初中數學課程的教授不僅僅要重視數學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數學技能的訓練,著眼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經歷從生活走向數學的過程,使得數學內容和平常生活聯系,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及學習興趣,在數學中獲得知識的認知,將數學知識又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這樣學生才能順利地把握數學定義、定理及規律,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課堂才能更加活躍,效率也會更高。
現在初中數學的教授過程,仍然有許多教師為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做好一切準備,安排好所有的教學程序,喜歡自己一手去操辦課堂,在整個數學教授過程中根本無須學生更多的去思考。在《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模仿記憶,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應該是親自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及在同學之間進行合作交流”。新的教學觀所要重視的不僅僅只有學習的結果,更加關注的是數學學習活動的整個過程。作為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初中數學教材為依據,以教學目標為指導,努力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活動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學過程本身就是教與學相互作用的一個過程,如果教師一味地去操作教學過程,這樣就會使的初中生在學習過程處于被動地位,不利于他們的身心發展。
1.寓教于樂的教學
在平時的數學學習中,教師可以采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加入相對應的數學游戲,創辦數學活動,讓學生可以勞逸結合,這樣不僅可以在學習中娛樂的教學和學習,還可以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學習并不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而是一件有趣味的事。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習內容,采用活動分組的辦法,將班級中的學習成績好一點的和學習成績差一點的、性格內向與性格外向的男生和女生互相搭配,目的就是為了讓全班形成互幫互助,實現交流合作。在活動過程中針對教師的要求及問題,不同的組可以采取搶答的方式,搶答成功者就會得到相應的分數,在游戲活動進行到最后,由教師累計分數,得分最高的小組會獲得教師的獎勵。這樣做既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時展開交流合作,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共同提高的效果,同時,還可以在全班同學之間形成一種積極合作、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全班教師學生一起去學習、討論,探究,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的學習效率。
2.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的學生在剛開始學習數學的時候有著很大的學習興趣,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數學的學習興趣就逐漸消失了,甚至對初中數學產生懼怕厭惡的情愫。教師教授的知識要能夠很快被學生吸收,必須要在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極大興趣的時候。許多初中數學原本可以生動教授的內容,以一種“填鴨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灌溉。這樣是很難激發學生興趣的。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在向學生講授知識的過程中多考慮考慮自己講授的方式方法是否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數學的有些知識雖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也并非天外來物,無法觸摸。在教學實踐中,只要教師充分地挖掘數學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內在聯系,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常識,由實際生活引申到具體的數學內容,從而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初中的數學教授過程,教師可以通過直觀教學法,將數學課本中比較抽象的知識聯系到淺顯形象的具體事物中來幫助學生理解,這樣可以使學生一看就明白,一聽就懂。教師還可以創建一個相對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去教授數學知識,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去激發他們的興趣,啟迪他們的思維。
3.多元化教學目標的建立
對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教學目標是極其重要的。教師不能只為了教學目標而去教授數學課本的知識,學生更加不能為了學習而學習。教學目標具有評價教學質量,導向教學內容,激勵學生學習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習的效果,更加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初中數學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理解課本中的知識,還要關注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過程。所以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將課本知識、教師的教授方法、及學生的態度價值緊密結合起來,擬定合適的教學任務及目標。除此之外,教師所要選擇的教學方法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能力、及思維習慣,還要兼顧到教學的時間、教學設備條件。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同時還要依據教學的組織形式、時間、設備條件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由于初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還不是特別集中,在一節課中如果僅僅運用一種教學方法的話,很容易會使學生產生疲憊和倦怠,此外,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時刻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課堂變得豐富、有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才能夠很快被學生吸收。因此,教師應該綜合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避免學生這種情況的產生,還可以很好的調動的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初中數學的知識,高效率的學習。
[1]馬小為,初中數學應用開放題演練[M],西安,未來出版社, 2001,153-157.
[2]任志鴻,新課程標準優秀教案[M],海南,南方出版社,2003, 46-49.
[3]蔣成禹,教師案例集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7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