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炳德
【內容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快速實施,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傳統意義上機械記憶的歷史課堂已經不能滿足教學改革的需求,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歷史知識,建立個性化的歷史知識體系已經成為主流。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提問,對于學生的思維有著明顯的調動作用。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觀察歷史現象,分析歷史知識,掌握歷史真相,有利于歷史教學活動的創新。
【關鍵詞】高中歷史 ?課堂提問 ?有效性 ?方法 ?能力
前言
正如火如荼開展的教育改革活動,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加以肯定,并提出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教育目標。要實現這一教學改革目標,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針對學科內容,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提問,是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用好課堂提問,會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也會讓課堂教學效果得以優化。
一、把握好課堂提問的度
首先,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提問的密度。高中歷史課堂一般為四十五分鐘,保障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需要教師關注提問的頻率。在教學中,教師不能為了提問而提問,隨便提出幾個無關痛癢的問題。也不能為了提高提問有效性,一直在提高。歷史課堂中的提問應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從教學內容出發,經過有效設計,適量地提出問題。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師需要對高中歷史課本內容進行全面分析,讓問題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高于課本又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像在講解有關于洋務運動的知識時,教師要圍繞洋務運動的目的、內容與原因、主要人物及評價、我國軍事、教育發展等內容進行問題的設計。只有這樣,才能讓課堂問題有利于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其次,教師要把握好問題的難度。只有難度適中的問題,才有利于學生歷史思維的形成與發展。課堂問題,是為學生服務的。能夠讓學生提高的問題才是有效的課堂問題,教師要利用課堂問題讓學生處于探索者的位置,讓學生通過思考有所收獲。如果課堂問題過于簡單,學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會讓學生養成惰性思維。如果問題太難,學生費盡心思也找不到答案,會影響課堂教學活動的繼續。而“對不對”這樣的問題,過于籠統,有故弄玄虛之意。貼近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才是有利于學生歷史學習能力提高的問題。
最后,教師要關注課堂問題設計的梯度。具有梯度的問題,也就是具有層次性的問題,更能夠滿足高中學生的歷史學習需求。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歷史認知水平的發展與心理狀態的變化,對問題進行從易到難的設計,促進學生一步一步地深入到學習中去。同樣在講解洋務運動的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出“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是什么?”這一問題,讓學困生來回答,讓學生都具有思考問題與回答問題的權利,促進學生融入到課堂中來。
二、把握好課堂提問時機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只有掌握正確的時機,才能讓課堂提問的作用發揮出來。在學生思路清晰的情況下提出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更加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課堂提問作用的發揮,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提問的。對于教師來講,最佳的課堂提問時機就是學生想要知道還沒有知道,想要表達卻不能表達的時候。
比如在講解有關于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知識時,如果教師在課堂中直接問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對我國的啟示,會讓提問顯得過于唐突,也會讓學生不知所措。教師要講究課堂知識傳授的水到渠成,先引導學生總結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再分析其曲折發展的原因,了解本質,在學生思考其對于現代社會的意義時,提出問題,有利于課堂提問“正中靶心”。
三、把握好課堂提問趣味性
所有的教育教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礎。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要考慮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只有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他們才具有更加明確的學習目標。趣味化的問題,往往能夠促進學生思考,讓學生成為歷史知識的主動學習者,高喊“我要學”。
比如在講解有關于孫中山的辛亥革命的,教師提問“辛亥革命的影響有哪些?”會讓學生覺得過于功利化,目的性太強的問題,往往影響學生的思考積極性。教師如果提出“你們覺得辛亥革命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有人說成功,有人說失敗,這是為什么呢?”這樣的問題,促進思維矛盾的激化,會讓問題的趣味上升,吸引學生討論與思考,讓課堂提問服務于教學質量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提問,對于教學工作的進步與學生的個人成長都十分重要。響應教學改革的號召,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有利于課堂提問意義的突出。保證歷史課堂提問的質量,會讓歷史教學質量提升,更能讓學生的歷史學習思維開放化。關注課堂提問,豐富課堂提問方式,是提高歷史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絕佳選擇。
【參考文獻】
[1] 王亞明. 如何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 才智,2011.16:136-137.
[2] 鄭伯華. 略談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6:115.
[3] 王蓉. 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有關歷史教學的課堂提問[J].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10:120、122.
[4] 李雙. 如何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 才智,2013.15:19.
[5] 胡常海. 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新探[J]. 教學研究,2010.05:85-89.
[6] 律冬順.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 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0.S1:134-135.
(作者單位:河北省南皮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