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萍
【內容摘要】朗讀是學習英語的重要學習途徑。“小班化”教育是實施朗讀教學,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的最好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音標教學,語音語調教學,注重聽力訓練,豐富朗讀教學途徑,注重培養朗讀習慣。
【關鍵詞】小班化 ?音標 ?詞匯 ?多元化 ?游戲 ?基本功 ?習慣
目前,很多學生在朗讀上有困難,我們教師應著手幫助學生走出“啞巴英語”的學習困境。因此,強化朗讀訓練,充分發揮朗讀對英語水平的正遷移作用,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成為我們教師應著手解決的問題。“小班化”教育是實施朗讀教學,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的最好的方法。在朗讀教學中,首先不能忽略的就是語音教學。
一﹑注重音標教學
音標是用來拼讀單詞的工具,音標本身不是目標要求,但學習和掌握音標,對拼讀記憶單詞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如何教好音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1.利用詞匯教學音標
學習音標的目的是為了掌握正確的發音方法和技巧,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正確地拼讀﹑記憶單詞。因此,只學習記錄讀音的符號是不起作用的,關鍵是領悟一些字母﹑字母組合與讀音之間的聯系,而要掌握一些讀音規則,必須從已學的詞匯出發,利用這些詞匯﹑總結發音規則,再利用這些發音規則,學習新的詞匯。
2.游戲教學
在英語音標教學中,利用一些游戲能夠增強趣味性,幫助學生鞏固學到的知識。如:“成群結對”。教師先發給部分學生元音卡片,請他們站到教室前面,剩余同學發單詞卡。讓教室前面的學生出示音標卡,手持單詞卡的同學判斷自己手里的單詞含有哪個讀音就站到相應同學的后面。戰隊隊伍的同學得一分,站錯隊伍的同學不得分,以組統計,得分最多的那組獲勝。
二﹑注重語音語調教學
語音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具有一定的語音知識和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語音﹑語調的練習,使學生獲得英語語音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和朗讀技巧。
要想講一口流利的英語,首先要跟讀,然后進行大量的操練。這就要求學生在聽的時候一定要全神貫注,默默跟讀,然后大聲地朗讀,教師在學生朗讀的時候要進行指導糾錯。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應該盡量提供學生朗讀的機會。同時,教師的口語也相當重要,學生會模仿教師的讀音,所以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口語能力。
三﹑注重聽力訓練
朗讀能力和口語水平息息相關,而口語水平和聽力水平又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想朗讀能力有所提升,聽力訓練不容忽視。
1.加強基本功的訓練
學習一門語言,首先應掌握好它的發音,只有發音正確,才能聽懂別人或被別人聽懂。有的學生習慣獨立的讀單詞,對連讀,弱讀,失爆,省音等沒有重視,加上平時讀書較少,所以語感很差,對所聽到的東西反應遲鈍,所以要加強基本功訓練。
2.重視聽力訓練
要想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在平時的聽力練習中,材料不宜太難。其實,學生在做聽力練習的時候,每做對一道題目,聽懂一篇文章,就會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學生也有了繼續聽下去的勇氣;相反,如果學生聽不懂材料,就會很緊張,失去繼續聽下去的信心。
除了聽力素材的選用外,教師對學生的聽力訓練方法也要講究策略。在做聽力時,要指導學生:第一遍,要聽懂文章,抓住文章大意;第二遍,爭取聽出文章的主題句;第三遍,力求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如遇到聽不懂的句子,可把磁帶倒回讓學生再聽一遍,直到學生能聽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四﹑豐富朗讀教學途徑
朗讀教學途徑多種多樣,游戲就是課堂教學中一種有效的輔助手段,既增加趣味性,又能培養聽說能力。在游戲中說英語,用英語來完成游戲,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興趣和能力。
興趣其實是最好的老師,想要學生能夠開口大聲地朗讀,培養他們的興趣是最好的辦法。只有給予學生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學生才愿意參與,這樣學生才有可能在不斷的練習和使用中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
五﹑培養學生朗讀習慣
由于聽力理解的出發點是詞匯的辯識,因此,要提高聽力理解能力就必須能夠準確地讀出相當數量的英語單詞,在此基礎上才是語句、段落的朗讀。朗讀語句,段落不僅要求讀音正確,而且語句的語音,語調要正確。當然,朗讀時要引導那些發音不太規范的學生跟著錄音讀,糾正他們因方言影響英語讀音的因素。對于一些朗朗上口的,段落或文章則要求學生背誦或表演。這樣經過大量的反復朗讀,才能領會語句之間的內在聯系。
朗讀是學習語言知識必須掌握的一種基本技能。正確有效、聲情并茂的朗讀,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各種朗讀中感受英語的語音、語調和節奏,使學生的聽覺能力和思維能力在朗讀中得到培養,更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使學生想讀、愛讀,進而愛說、愛學。想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夠大膽地、有興趣地朗讀,還需要教師和學生長期的努力。學生需要不斷地操練,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才能使學生的朗讀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 胡春洞.《英語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Har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Longman, 1999.
[3] 許恩美.《新英語教學法》,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濱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