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云南省德宏職業學院
議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誤區與解決辦法
張斌
云南省德宏職業學院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輔助工具進入課堂,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師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因而受到師生的普遍歡迎。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實踐中存在一定的誤區,本文通過初步進行分析探索,結合自身體會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誤區;解決辦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從廣義上講,是指計算機和投影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包括在教學、科研、管理中的運用;一般意義上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則是指教師將計算機作為教學輔助工具,為師生提供一種新學習的環境和方式,是教師通過與計算機、投影儀等設備和學生交互對話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形式。目前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已經能很好地把教師的語言表達、板書圖象等視聽技術集成處理后,轉換變成數學信號在多媒體設備上進行存儲、加工、編輯、檢索等,操作簡單而方便。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改變師生固有的教學思維習慣和學習方式,也給教學改革帶來勃勃生機??梢哉f,多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輔助工具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使抽象變生動,使難理解的、難以語言描述的理論變得容易理解學習,便于教師操作。同時能較好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但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實際運用中存在很多誤區,為此,筆者就這些誤區做一些初步的分析探索,結合自身運用的體會提出有一些相應的解決辦法。
1.1 教學主體與輔助教學的關系混淆
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完成的一個復雜的雙向交流的活動過程,是要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的互動過程,也就是說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必須在師生共同參與下才能實現。在實際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一方面教師往往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表現,及時調整自己的思路和情感,因材施教,而是用重復播放課件,讓學生的機械的看,于是課件變成了教師的簡單電子講稿,于是教師扮演了講稿放映操作員的角色,那學生也就自然成了電子講稿看客的角色。這樣的教學,教師和學生雙方就缺少必要情感溝通交流,“教”與“學”嚴重脫節,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與被作為輔助教學工具的多媒體牽著走,教學的“主體”與“輔助”關系嚴重混淆。教學不僅僅是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教師還應在主動掌控課堂氣氛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學習時能夠自控情緒變化,點燃思辨創新的火花,成為教學意義上的真正“主體”。不能僅僅只依靠教學方法和現代化多媒體的教學工具,應有賴于教師的主導作用,牽引學生,這樣學生才會獲得真實教學的效果和提高學習效率。如果單純地讓電子課件主宰了課堂,師生情感交流就會被冷冰冰的設備所取代,這也違背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初衷。另一方面,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教學工具,一定要從學科教學需要和實際效果出發,進行系統、科學的整體設計,才能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但有的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為了圖方便而放棄傳統教學手段,甚至干脆丟掉粉筆和黑板,一律機械刻板地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有的教師在自己制作教學課件時忽略了教學目標,單純追求直觀和好看,忘記了學生積極參與創造能力的主體作用,甚至有一部分教師的課件都是預先下載或直接采用教材配套光盤的。這樣的教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少,很容易形成一種被動接受滿堂“人和機灌”的課堂教學誤區。
1.2 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不當
多媒體課件在制作過繁、運用過頻或演示不當都可能造成喧賓奪主、嘩眾取寵,即浪費時間和精力,又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在教學中,多媒體設備如處于無專業人員監控維護或運用保養不到位,就會造成教學的中斷或教學秩序混亂,從而影響到整個教學效果。
1.3 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掌控能力
多數教師認為多媒體雖然是高科技產品,可人為操控,無論什么授課對象、內容、類型和教學環境,一律都可使用。但課件的制作是固定的,在教學操作過程中難以變動。而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交流,往往是無法預計的,是靈活多變的,這就要求教師具備對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掌控能力,而這種掌控能力又是多變的。
1.4 多媒體輔助教學模擬代替學生動手實驗
在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如化學、生物、醫學等,教師在考慮經費和操作方便等因素,會用多媒體虛擬技術來模擬代替學生的動手實驗操作。這樣就忽略了實驗實踐教學對學生思維、操作、分析、觀察能力的鍛煉培養。因此,不能因濫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而削弱或代替實驗實踐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具有形象、生動、靈活等優點,但它并不能完全代替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所以在教學中,適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把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發揮各自的長處,相輔相成,恰到好處,真正使多媒體的技術與師生的融洽和諧相處,從而達到預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
2.1 轉變觀念,提高教師教學掌控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全面貫徹“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教學中心”的教育理念。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有著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無法替代的優勢。對于排斥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教師,必須及時轉變觀念,認真學習,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針對不同的授課對象、授課內容、授課類型和授課環境要求等精心設計、規劃教學課件,突破教材重點難點,增大教學信息來源,擴展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2.2 適時運用,強化學生學習思維能力
多媒體輔助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具有優化課程結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效率等優勢,但也往往存在只強調學生一味地“看”而弱化了讓學生去“想”和“做”,扼殺了學生創造能力,不利于因材施教,也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要合理地適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原理,使用多變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使教學過程富有創造力和特色。在教學中,還要防止教學被電子課件牽著走,防止原有的教師的個人魅力、富有情趣的講解和投入的情感等教學風格被電子程序毀滅。師生間的良好互動溝通對學生心理產生的積極效應,頁是任何現代的多媒體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教師要切忌在整個教學過程都在重復地操縱多媒體設備,否則即影響教師能動性的發揮,也影響整體教學效果,最終也就喪失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初衷。
2.3 擺正關系,正確認識多媒體教學的輔助地位
在教學中,首先要明確教師、學生、多媒體三者的關系,即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多媒體是教學輔助工具。教師要放棄在傳統教學所扮演著知識“講述者”、信息“傳授者”、教學活動“領導者”的角色,放棄把自己置于教學中心位置的權威性,不再讓學生圍著教師轉。目前社會正處在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學生獲取知識信息也不再以傳統教學模式即教師為唯一的渠道,所以教師只有理性認識和擺正位置,才能起到教學中“主導”作用,提高教學效果。事實上,教師在教學中就是一個和學生相互學習成長的過程,即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即學、學即教的過程。所以教師扮演的就是在教學活動中設計者、導學者、合作者、評價者、“競爭”者的主導作用角色。所以多媒體輔助教學必須遵循教學規律,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的開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探索性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我認為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不能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宰,更不能代替課堂教學過程,只能作為教學輔助工具,是課堂教學的必要、有效的補充。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能輕松地樂于接受知識。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合理地運用多媒體預先設計的教學課件,通過圖文并茂、情景交融、動靜結合的感官刺激,創設符合教學的情與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實施審美教育,多媒體輔助教學圖像、聲音、色彩結合,讓語言文字的描述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讓靜態的美轉變成動態的美,打破了教室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加大了美的信息速度和含量,激發了學生的情感意識,提高了學生欣賞水平和審美能力,創造一個嶄新的審美時空。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理論文字信息轉化為形象的、具體的視頻,從而使學生準確把握教材的內涵,理解其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達到理解知識的目的。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傳遞量,通過教師的提取、整合,系統性的揭示給學生,得到最新最全面的聯系實際且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大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這樣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教材,擴展了學生知識面,擴充了信息傳遞量?,F代多媒體技術賦予了教學手段的多樣性,雖然在實際運用中尚存在這樣那樣的誤區,但它作為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進入課堂,只有充分利用其優勢,克服不利因素,走出誤區,在不影響正常教學工作的前提下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