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惠蓉
甘肅省華亭縣皇甫學校
巧設引言激發興趣
袁惠蓉
甘肅省華亭縣皇甫學校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經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它是獲得知識,開闊眼界,調動思維活動的巨大動力。”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就會心情愉快、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生對所學學科興趣越濃厚,其學業成績一般就會越理想。生物學本身就與大自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只要加以引導定會使學生對這門自然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新課這一環節,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試想如果每節課都以枯燥地翻開課本照本宣科開始,同學們必然會感到乏味無趣,尤其是在新課改的大潮流下,巧妙地設計引言對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顯得更加重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對每堂課的開場白應該認真仔細推敲,從而為傳授新知識掃清心理障礙。不同的內容應設計不同的導言,本文將結合我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提出幾種導入新課的方法以供參考。
引言;興趣;導入新課;激發思維
沉悶凝滯的課堂氣氛是學生學習的墳墓,因此先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學習的興趣不失為一種導入新課的妙招。生物學創設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有創設音樂情境、畫面情境、語言情境、想象情境、模擬情境,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地選擇某種情境導入新課,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講述《昆蟲的生殖和發育》一節時是這樣創設情境的:首先播放古典名曲《梁祝》,配以多媒體畫面展示蝴蝶紛飛的圖像,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學們一個個沉浸在蝴蝶的翩翩起舞和小提琴音的余音繞梁中。接著向大家拋出問題:“蝴蝶從出生就是這么美麗嗎?除了蝴蝶之外,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動物是昆蟲?它們和蝴蝶生長發育的過程一樣嗎?”課堂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很自然的導入了新課。
問題是啟動學生思維活動的“閥門”,沒有問題,就不可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不可能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因此,我在導入新課時經常設計一些富有趣味性、啟發性、創見性的問題,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思維。例如我在講解《激素調節》一節時,就用了“創設問題導入新課法”:先問大家“你們讀過童話《格列佛游記》嗎?(讀過),奇幻童話《格列佛游記》曾令成千上萬的小讀者神魂顛倒,對遙遠的大人國和小人國充滿遐思,事實上,這樣的國家是不存在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比一般人高大得多的巨人和比一般人矮小得多的侏儒的確存在,你們想知道人長得高與矮與什么有關嗎?(想)學完今天的《激素調節》你們就明白其中的奧妙啦。”學生們個個興致勃勃,翻開課本開始了新一輪的學習旅程。
有些知識本來比較枯燥,但是如果與某一個新聞故事或社會熱點有關的話,往往能引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一節導入新課時,我給同學們講了震驚一時的發生在大學校園內馬加爵事件,質疑“馬加爵殺人的動機是什么?他雖然具有強壯的身體,但是心靈扭曲,那么他健康嗎?”從而引入新課,課堂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同學們都紛紛舉手發表自己對健康的認識。
一段優美的古詩詞,再配以古樸典雅的音樂,可以使學生在充滿詩情畫意的浪漫樂聲中,品味大自然的美麗,領略生命的精彩和來之不易,從而將學生帶進新知識的大門。例如在《鳥的生殖和發育》一節的新課導入時,我播放了配樂詩《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出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學生在欣賞了配樂詩后,我問大家:“詩中描寫了鳥的哪些繁殖行為呢?”同學們紛紛熱烈交流詩句中有關鳥類的繁殖行為,交流之后,我并沒有馬上給出對錯,說道:“讓我們帶著這些‘模糊和未知’再一次走進鳥兒的世界,科學地探討鳥的生殖和發育好不好?”這時學生們都興奮起來了,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新課的學習。
數字最有說服力,最能打動學生。利用數字資料導入新課,會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設計《安全用藥》一節引言時,我先向學生展示資料:“據統計,我國每年5000多萬病人中,至少有250萬人入院治療與藥物不良反應有關,其中50萬人是嚴重不良反應,因此致死的人數每年約有19.2萬人,比傳染病致死的人數還要高出數倍。據調查,我國1000萬聾啞人中,60%-80%是由于不合理用藥造成的,可見安全用藥是非常重要的。”同學們個個目瞪口呆,一系列觸目驚心的數據顯示用藥不當是潛伏在身邊的隱形殺手,必須要認真學習其中的門道,這樣很自然地過渡到了新的章節。
當然導入新課的方法比較多,除上述以外,還有風俗民情導入法、溫故知新導入法、俗語實例導入法、小品故事導入法等等,各種方法互相配合互相交融,從每堂課的第一分鐘就緊緊吸引學生們的興趣,激發他們對生物學的求知欲,培養他們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這也恰好迎合了新課改的教學宗旨,教得生動活潑、激情滿滿,學得興味不衰、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