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量,吳汪青,陳 榮(浙江多譜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杭州310030)
新疆哈密地區石材加工企業職業病危害現狀分析
吳 量,吳汪青,陳 榮
(浙江多譜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杭州310030)
摘 要:哈密石材資源極為豐富,石材質地好、花色艷、品種多、儲量大,探明儲量6939.22萬m3,保有儲量5445萬m3,居全疆第一位。隨著西部大開發和援疆工作大風深入開展,哈密地區石材加工企業眾多。為了解哈密地區石材加工企業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現狀,加強企業級員工職業衛生意識,開展此項調查。
關鍵詞:石材加工;職業病危害;粉塵;噪聲
1.1 對象新疆哈密地區10家正常生產經營的石材加工企業
企業主要產品為花崗巖,生產過程中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粉塵、噪聲。
1.2 方法現場調查及查閱資料,對現場作業環境進行檢測
調查內容包括企業的基本情況、生產工藝、職業病防護設施、個人防護用品、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廠區警示標識等。
1.3 檢測依據
檢測方案及標準: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測定,采用焦磷酸質量法;粉塵濃度檢測采用濾膜質量法;我國職業衛生標準中對矽塵和有些粉塵按粉塵中的游離二氧化硅含量規定各自的接觸限值[1]。噪聲強度檢測按照《作業場所噪聲測量規范》,采用等效連續A聲級進行評價。
2.1 基本情況
10家石材加工企業石材工藝流程主要為:料石→大切→磨光→切邊→成品。使用生產設備主要有:自動大切機、全自動磨光機、全自動/半自動切邊機等。
2.2 生產自動化水平
石材加工企業一般采用濕式作業,生產設備以敞開式、自動機械化設備為主。生產車間為聯合廠房,減少車間外揚塵的污染。
2.3 職業病防護設施及個人防護用品
該地區防塵措施主要是濕式作業,未設置局部除塵設施;防噪措施主要是設備隔離,未設置減震墊,消音器等降噪減振設施。工人個人防護用品除個別企業配發有效的防塵口罩、防護耳塞,多數企業發放紗布口罩,未配備防噪耳塞。
3.1 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測定
本地石材加工的料石主要都來源于本地區的采石場,在切割、磨光崗位在不同的企業分別采集積塵樣品的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在20%~50%之間,平均值25%。
3.2 空氣中粉塵濃度的檢測
檢測在大切、磨光、切邊崗位共采集粉塵樣品44組,檢測其工人操作位呼吸帶高度空氣中總塵粉塵濃度。粉塵濃度在0.76~25.27mg/m3,粉塵濃度平均值為8.10mg/m3;上述崗位的粉塵濃度均超過國家衛生標準。
3.3 噪聲強度的檢測
噪聲檢測在大切、磨光、切邊崗位共檢測44個作業點,噪聲強度值在92-108dB(A)之間。崗位的噪聲強度均超過國家衛生標準。
3.4 工人健康監護情況
調查的企業中,除個別企業在崗期間職業健康體檢率達到100%,其余企業體檢率平均在50-80%,體檢結果發現多名噪聲、粉塵危害作業職業禁忌證。同時企業的上崗前、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工作未開展,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未建立健全。
3.5 警示標識
根據現場調查,多數企業現場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未設置不明確、表面積塵嚴重,設置數量及內容不足?,F場未設置職業病危害告知欄。
從該行業的調查結果看,粉塵和噪聲作業崗位均存在潛在職業病隱患。石材加工行業粉塵危害主要在大切、切邊等崗位。作業大多數勞動者未能使用有效防塵口罩及防護耳塞。從體檢結果看,雖然在崗期間職業健康體檢率平均達到50-80%,但未開展上崗前及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體檢發現多名職業禁忌證未落實復查,且該行業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平均值大于10%,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很高,如果工人繼續在此環境中作業,最終可導致職業病矽肺發生。另外,長期接觸高強度噪聲不僅對聽覺器官有不同程度損傷 ,而且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都有影響[2]。
因此,加強該地區石材加工行業職業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培訓工作,全面落實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切實改善勞動條件,并合理配備個人防護用品,嚴格要求工人使用,切實保護農民工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GBZ 2-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S].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2:18.
[2] 陳榮生.安慶市工業企業噪聲危害現狀調查與分析[J].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02,(0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