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政強(渭南師范學院教育與公共管理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
大學生職業生涯自我規劃調查與研究
——以渭南師范學院為例
趙政強
(渭南師范學院教育與公共管理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
摘 要: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對于擇業就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通過調查與研究,了解大學生生涯自我規劃的意義,幫助他們制定切合自身的職業發展目標。
關鍵詞:職業發展;職業規劃;職業目標
目前,在短短的時間內,在我國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將得到改善,作為一個大學生,如何發揮主觀能動性,改變不利局面,找到一條出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對學校說,應該加強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工作,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獲取職業信息和就業動態,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提高學校的就業率。本文通過調查學校各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發現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的特點、職業生涯規劃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面臨的困難,同時反映在這一領域的缺陷,并提出了針對這種情況的一些建議,探討了大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
(1)職業生涯。“生涯”一詞《辭源》和《辭海》中給出的解釋是生計和生活。一般的職業生涯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人的生命體驗,工作職責,二是各種教育和培訓工作的驗收;三是與職業經歷相關中的個人生活。筆者認為,職業生涯是一系列的專業和個人的選擇,為了實現理想,為了做這些工作,做好了一切的準備,包括知識,技能,思想,身體和心理的準備經驗。
(2)職業生涯規劃。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有些人定義的組織和個人的角度,有從社會環境和個人條件定義兩個方面,規劃是實現目標的手段的主要內容,方式。雖然每個定義職業生涯規劃的表達是不同的,但是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的朋友,了解自己的性格,興趣,技能,價值觀,智力,情商;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專業素質的要求,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及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對自己的職業方向的最終選擇的基礎上,確定職業目標,,制定發展路線和行動措施。它可以概括為,職業生涯規劃是基于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分析,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并制定實現目標的行動計劃,包括時間規劃,項目規劃,規劃工作。大學階段是個體職業生涯的準備期,大學生要做好規劃,充實自己,以免浪費自己的生命。
根據渭南師范學院學生的調查,64%的大學生有沒有計劃畢業后的職業,33%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卻很模糊,,只有3%的大學生明確的知道自己畢業后做什么。
(1)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視和認識的矛盾。本校學生在職業生涯的規劃上,98%的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重要,但有職業生涯規劃的人數只有85%。有一部分人沒有職業生涯規劃,也不去尋求幫助,認為沒必要找專業人士做指導。說明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存在局限,不能正確看待職業生涯規劃。
式中,fCENTER為VCO中心頻率,LPKG為內部封裝電感,CNOM為內部封裝電容。通過查找數據手冊獲得RF1的LPKG與CNOM分別為2.0 nH,4.3 pF;RF2的LPKG與CNOM分別為2.3 nH,4.3 pF。
(2)職業生涯規劃的盲目性。職業生涯規劃的必備知識不足,規劃缺乏技術支撐,導致職業生涯規劃的盲目性,這是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的主要障礙。學生普遍存在對自己、對專業、對職業的了解不夠,不知道自己適合何種職業,不清楚如何進行規劃的問題,缺乏達到目標的手段。尤其是公管和教育學專業的學生對專業和職業的信息掌握情況較差。全院67%的學生不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造成職業生涯規劃科學性不足。
(1)學校方面的措施。學校首先應該加強學生的認識,使學生不僅要重視職業生涯的規劃,還要制定具體可操作的規劃。另外開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的課程,為學生介紹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其次,建立職業生涯規劃輔導中心,配置專業的專職輔導人員,提供一對一的供咨詢服務。再次,建立職業信息網絡平臺,提供各種職業的信息,包括各種職業的工作內容、應具備的素質、發展前景、薪金、如何做準備、目前的需求量,還要提供本院所設專業的相關信息,使學生盡可能的了解本專業。最后,發揮心理學專業的優勢,開展各種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幫助學生在活動中認識自己,發展能力,發現自己的職業興趣,選擇合適的職業。
人們常說,當老師是辛勞的,塑造靈魂的工作是偉大的。紅燭的燃燒是短暫的,可她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心卻是永恒的。教師的工作之所以偉大,不僅僅在于他傳授給我們科學文化知識,更在于給我們樹立了做人的典范。我衷心希望我們的問候和祝福能撫平老師臉上的皺紋,拭去老師雙鬢的微霜,讓老師那智慧的雙眸永放光芒!
(4)擇業標準合理,擇業單位較為單一。學生最看重職業的發展前景,其次是待遇和愛好,擇業標準合理。69%的學生選擇就業,只有11%的學生愿意創業和私人的工作,越來越多的學生在低年級學生的自我就業。
猶他州聯合市政電力系統公司(UAMPS)正計劃在愛達荷國家實驗室使用紐斯凱爾小堆建設美國首座小堆電廠,預計該電廠將由12座小堆組成,將在21世紀20年代中期投運。
(3)規劃的時間跨度基本合理,但沒有及早規劃,執行力不強。本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時間跨度多是1—3年,我認為這是較為合理的,當然有些學生想得多、看得遠職業生涯規劃達到了10年。有很多學生三四大規劃,它會晚一點,然后邊找工作,考慮自己的職業興趣,因為缺乏準備的專業,選擇工作的范圍是非常有限的。
(2)學生自身的策略。首先,要有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確定職業方向,選擇職業目標,要認真對待大學生活,在大學充實自己,發展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學習觀。正確認識職業生涯規劃,及時尋求專業人士、家長或老師朋友的幫助。其次,儲備豐厚的知識。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打造深厚的專業功底,掌握現代信息技術,能夠利用互聯網迅速獲取信息。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知識與規劃技巧,科學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還要了解社會,熟悉專業,做到結合自身優勢和興趣愛好確定職業方向,依據能力確定職業目標。再次,有目的的參加社會實踐,積累相關經驗。學生要根據自己的職業定位有目的的參加實踐鍛煉,儲備人力資源和工作經驗。
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實現是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社會、家庭以及學生的共同參與。
“多向互動、動態生成”的詞匯課堂也可以通過改善師生之間的合作交往形式來實現。而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互動性對話。筆者深入課堂調查的結果表明“失真性” 互動是制約目前獨立學院英語詞匯課堂動態生成的一個重要因素。要克服這一現象,就要把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師生對話落到實處,真正的對話始于平等、基于差異、重于關懷、成于創新。如以下案例。
最后,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修正目標,做到職業生涯規劃的動態管理。還要注意提高自身修養,提升個人魅力。
(3)家庭方面。正確引導子女,不要一手包辦,給子女自我生長的空間。多與子女交流,提供一些參考建議和意見,尊重子女的選擇。
(4)社會方面。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和實習崗位,將專業知識特長發揮出來,做到學以致用。加強與學校的聯系,創造公平、公正的就業環境。政府加大在資金和研究方面的支持,并且推廣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將職業生涯規劃發展教育貫穿整個教育階段。
參考文獻:
[1]陳莉,白冰.職業生涯規劃及其對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性[J].東方企業文化 教育產業,2012(01).
[2]張文勇,馬樹強主編.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02).
項目:《大學生創新項目》 編號:11xk093